拔苗助长文言文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与主观愿望相反。"揠苗助长"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其子趋而往视之”的意思: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
3、(注):寡:少;舍:放下,不管;耘:耕种;徒:白白地。
4、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5、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6、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7、 大家好,和杨老师一起学文言文从今天开始正式开播了。今天的文言文是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请同学们听后思考并做一下后边的阅读题,这样日积月累你会收获颇丰。(拔苗助长文言文)。
8、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9、下面,我们通过一篇古文——《揠苗助长》,来体验一下视觉笔记强大的图像化记忆效果!
10、⑶趋:快步走。往:去。槁:草木干枯,枯萎。
11、古代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就自行将禾苗拔高了,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12、宋国有个人嫌自己的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干完活后)他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真是筋疲力尽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急忙跑到地里去看苗,却看到禾苗都枯死了。
13、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14、有的版本中,将“悯”、“芒芒然”写作“闵”、“茫茫然”。请以当地语文教材为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采用前者。
15、(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16、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17、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8、注释: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19、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0、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古文译文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21、亲爱的小朋友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吧!
22、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时间和坚持的力量
23、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24、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5、基本含义:……的人/事/情况等。翻译时,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者”指的是人、物或其他含义。
26、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2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通:悯)
28、宋人有悯(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
29、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30、③听完故事后,你有什启发呢?怎样才能让禾苗又快又健康的成长呢?
3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32、他儿子听说后急忙跑到地里看,然而禾苗都枯萎了。
33、⑴闵:同“悯”,担忧。长:生长,成长。揠:拔。芒芒然:疲惫的样子。
34、●请解释文中的“其、之、者”分别代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