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哭周瑜一段唱
1、 吕 杰(烟台) 范雅琳(烟台)
2、2(经典老秦腔)《状元媒》柴郡主在深宫笑容满面
3、1(秦腔老视频)《火焰驹》黄璋听说离家满门被抄心想悔婚退亲
4、○谁是三国武功第二人?(2017-06-25)
5、“现在对抗曹操,非常契合我的心意。不知军队有多少人呢?”
6、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弹琴歇后语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是神一样的人物,巧用天时呼风唤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于一身的文人身边理应配一把琴与之身份相合,这把琴诸葛亮也有,并且因之衍生出一则歇后语,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
7、然而,历史上的周瑜其实心胸宽阔,绝非频频“怒气填胸,坠于马下”之人。程普曾打过一个比方:和周公瑾交往,就像畅饮美酒,不知不觉醉了——而程老将军因年长功高,与周瑜的关系一度并不融洽。毛泽东主席就曾风趣地说:“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在重资历尤重军功的年代,周瑜的威望来自实战、源于实绩。不过,按照罗贯中演绎的故事,他在接触诸葛亮之初,就感到此人“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那么,周瑜的用兵谋略是否不如诸葛亮?
8、 孙克重(昌邑) 董连军(烟台)
9、另外,为了吴蜀两国的联盟,诸葛亮必须对对方的高级军事将领的死亡表示哀悼。
10、2(秦腔老视频)《花园卖水》肖玉玲周毓华王萍
11、(秦腔老视频)任小蕾、王小平《桃园借水》全折(97录像)
12、20(秦腔老视频)刘棣华《西安事变》1992年陕西春晚
13、慈禧太后“驾崩”后出殡,从正阳门走,出朝阳门,按圣旨之意,全朝官吏,全城的百姓泣泪相送。瞧着慈禧皇太后的灵车一到,当时哭声一片,哭嚎之声震天,男女老幼,文臣武将一律跪在路边放声大哭,比着哭,比着悲,比着装难过。哭声一浪高过一浪。灵车一过,雨过天晴,原来所有的人都是干嚎,像唱歌、像唱戏、像作游戏。都作假,谁也不以假为耻,据说全皇城哭丧的只有一个人是真悲、真痛、真哭,此人就是太监李莲英。慈禧皇太后没有白疼他,李莲英差点哭死过去。
14、(秦腔老视频)李君梅、张保华、刘蕊《三上轿》
15、○没有人这么解剖三国!(2017-05-27)
16、北宋是靠阴谋诡计夺取后周的政权,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历史上为赵匡胤记下宫廷政变的一章。其实赵匡胤的“老领导”,“先主子”,周世宗郭威比赵匡胤早九年就亲自导演过一出宫廷兵变,来不及黄袍加身,就用黄色的军旗当龙袍披在身上,包括赵匡胤在内的军官们皆伏于地,三呼万岁,拥戴郭威篡夺后汉当皇帝。这一切都是郭威精心策划,苦心安排的,郭威的皇帝梦终于圆了,但郭威却放声大哭,哭得声嘶力竭,哭得泪如雨下,哭得山呼海啸,哭得石头也会掉下泪来。
17、与之相反,当时的周瑜灸手可热,已是曹操、刘备的心腹大患。赤壁之战后,曹操专门让蒋干前往劝降——非小说中的战前。周瑜与他直抒胸意:大丈夫活在世上,遇到知已般的君主,表面是君臣关系,内心结骨肉情谊,言听计从,同对祸福,假此苏秦、张仪重生,能够转移他的心意吗?!出于忌惮,曹操、刘备均使阴招从中挑拨。刘备曾对孙权说:周公瑾文韬武略,是万人之中的英杰,我看他器量宏大,恐怕不会长久做别人的臣子。曹操也致函孙权,称赤壁之战军中遇到疫病,故主动烧船撤退,使得周瑜获得一场虚名。可以说,周瑜此时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连曹操、刘备都想方设法用不入流的伎俩挖角、栽赃。如日中天的他,应该不会忌妒声名要小得多的诸葛亮。
18、1(秦腔老视频)《三滴血》错认双胞胎引起的误会
19、孙彦军十岁丧父,刚成年又丧母,自小孤苦,曾在油田当工人,后考入艺术剧院演话剧,也曾触电荧幕。
20、 亚 夫(荣成) 王运兴(福山)
21、○三国射技谁最高?鲁肃是好手,更想不到蜀臣数他善射(2018-01-15)
22、中国历史上乃至今日世界,有哭父哭母的,哭兄哭弟的,哭情哭义的,哭死哭伤的,哭兴哭亡的,哭古哭今的,没见过拒绝当皇帝,为不当那个皇帝就哭天哭地,大哭真哭,哭昏哭晕的,北宋皇帝宋钦宗赵桓是也。
23、1(秦腔老视频)《卖妙郎》我的儿赶考不回来选段张新侠
24、 朱胜田(莱阳) 王洪玲(昌乐)
25、为何这么说?我们不妨先回顾那著名的“三分天下”之计。面对着三顾茅庐的刘备,在分析曹操得天时、“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得地利、“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之后,诸葛亮话锋一转,将目光锁定了荆州、益州,认为两地主人平庸、暗弱,可以乘机图取;假如跨有荆、益两州,那么凭借天然险阻据守,西面结交戎族,南面安抚夷越,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形势有变,就令一员上将从荆州向宛县、洛阳进军,再由刘备亲率益州的兵众东出汉川,天下百姓怎会不箪食壶浆前来迎接?!“诚如是,则霸兴可成,汉室可兴矣。”
26、青海高原下雪,演员面涂五色赤膊上阵;云南瘴疠之地,朝夕云遮雾罩还得放烟;无锡多雨,沙滩干旱,高山缺氧......
27、以诸葛亮之卓绝,想必也不会忌妒周瑜,却不免忌惮。因为在刘备立足未稳、羽翼未丰之际,遭遇这么一股来自同盟方的强大遏制力量,将极其要命——周瑜的策略也许并不最有利于抗曹,但他一定让孙吴更具扩张力。如果假以天年,周瑜很可能对三分天下的大格局产生强烈冲击,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悲情或许来得更早。历史有着必然性,也无时不取决于偶然性。“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的长叹,又何尝不可演化为“既生亮,何生瑜”的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