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经典语录及解释
1、(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2、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3、(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
4、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孔子论语经典语录及解释)。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歉,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才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8、(译文)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1、因此乃孔子所亲身体会之一种实际人生,不是一纯思想,或纯理论。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论语》
13、(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14、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15、(君子容易服侍而很难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不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按照才干去任命。小人很难服侍而容易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也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全面要求,百般挑剔。)
16、(博览群书而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释义: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钱穆的《论语新解》,不止一位学者批评过这部书迂腐。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批判地继承与吸收。看惯了今人的批判,再看钱老的文章,反倒觉得难能可贵。倘若读书一味批判前人,而无恭敬之心,恐怕读了也对人生没有裨益,反倒长了一肚子脾气,那真如古人所言:入宝山而空回,可惜呀!”
2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释义: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23、文言版《说文解字》:论,议也。从言,仑声。
24、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25、(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现在用来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26、“言思忠,事思敬”是从为人处世上说的。要想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就要会说话,会办事。孔子教导我们,要重承诺,言出必行;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具备敬业精神。前文孔子回答子贡问政时说:“民无信不立。”这恐怕是对诚信重要作用的最好诠释了。往大里说,信誉缺失可以使国家覆灭;往小里说,信誉缺失可以导致他人的不信任。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再一点是要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有分工的不同。因此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满怀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如果对自己的工作牢骚满腹,没有热情,没有积极性,是干不出什么名堂的。
27、译文: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28、(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指出仁者必须直言正色,要诚实。仁,绝非外在的华丽,矫揉造作只能是伪善,那种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2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3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1、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32、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3、(人以安居于仁德之地为好。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仁德之地,怎能算作明智呢?)
3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3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