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铁杵成针(摘抄好句61句)

铁杵成针(摘抄好句61句)

铁杵成针

1、师:好,我们验证一下,他曾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谁?大声的说出他的名字。(铁杵成针)。

2、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慢工出细活,只要你能让我那闺女真正的爱上你,我想你们之间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的。

3、师引导:“过是溪”的“过”,谁能组词?(示例:路过、经过、跃过)

4、(反思:在理解课文后感悟人物形象,学生不能说出太白刻苦学习。他们觉得太白是一个知错能改、善学好问的孩子,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是对的。在创设情景后,学生才感受到他的“勤学刻苦”)   

5、mó针zhēn溪xī,在zài象xiàng耳ěr山下shānxià。

6、师:这是谁问谁了?他会问些什么呢?现在请同桌两人展开想象,补白画面,一会儿老师要请表现最好的两位同学上台表演呢!开始讨论吧!(铁杵成针)。

7、出自:唐·诸人《晋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8、④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的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9、尽管那种改变有些微乎其微,但所谓铁杵磨成针,他的努力渐渐收入古利特的眼里。

10、 有一天,李白在家里玩,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没事做,不如跟他们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11、①师引导:“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呐,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就这样,娓娓道来,谁来接着讲?

12、师:老师觉得你戴着小眼镜像博士一样,你先说。

13、韦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相信每个人都听过吧。它正是出自《铁杵成针》这篇古文,也是我奉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的话。

14、“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15、师:停,老师说的是铁杵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的书上有注释,铁杵是用来?走~

16、师:这么费时费力,这是谁在做的一件事情呀?同学们的问题都很多。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本去找一找想要的答案吧!打开课本77页。同学们,先来自由地朗读这篇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开始吧!自由朗读。

17、师:你能想到它变成针了,好,请坐。来,你说。

18、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逃学经过溪边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这做什么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仔细一想,觉得很惭愧,就向老奶奶行了个礼,从此发愤读书。

19、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20、师:一篇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

21、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闻名国内的大诗人!铁杵成针造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2、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死的能医活,活的能医死。

23、师:那这个字在我们今天这篇课文中读作什么呀?

24、李太白问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想把它磨成针。”

25、师:也可以借助老师给大家展示的这个句式。来,我先请这组同学。

26、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27、师: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好帮手,我们三位同学的答案各不相同,该怎么办?查字典,那今天带字典了吗?没有,那我今天必须要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了。今天晚上查字典,找你们的语文老师告诉我统一的答案。

28、④组词释义,感受句式。(课件出示:未成,弃去)

29、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30、既然现在睡意全无,干脆修炼起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1、梳理学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扩词法、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查资料。

32、程门立雪:意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其本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含褒义。

33、师:老师知道你已经想好了,就是有点紧张。你说说。

34、    感其意:什么样的意志?(坚持不懈)

35、这篇古文大意是:李白儿时无心学习,一次逃课到溪边,碰见正在磨铁杵的老妪。老妪的话令他很受触动,回去后发奋图强,坚持完成了学业,终成为名留青史的大诗人。

36、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37、李白受到老奶奶的启发,开始发愤读书,最后成为了诗仙,可见坚持不懈是多么重要。

38、⑥生交流后师小结:文中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内心感受,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行动。(感其意,还卒业)

39、“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40、但报复心理让他坚持了下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1、李白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 。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笑其出。老妪曰:“功到自然耳。”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译文: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42、  他也曾想放弃学业,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这是故事的起因,经过是?指名读。结果?齐读。

43、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44、生:好。老师听到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是如此洪亮,坐姿是如此标准。好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45、出示学习要求:大声读三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46、师:哦,那铁杵要变成针,这你是不是有很多的疑问呀?来谁说说,你心里有什么疑惑?

47、(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48、有了时间和忍耐,桑叶也能变织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9、③辩一辩:为什么不用同一个称呼?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预设: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

50、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勤奋苦读的车胤,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51、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52、生:铁杵这么粗,这么长,它是怎么能磨成针的?

5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节奏,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54、师:是的,孩子们,学习亦是如此。好,您现在来说一下,我们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所用到的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这篇文言文的步骤。第一步,我们去解释题目,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接下来呢?

55、生2:我想问这个铁杵要变成针需要磨多长时间?

56、师:那老师相信,你们今天一定会送给张老师一份惊喜,是不是?

57、生女:没关系,反正我死了,就给我女儿用。谢谢你呀,小朋友,你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58、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老妇人说: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李白十分惊讶于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59、⑥师述: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读了,收拾收拾东西离开象耳山。(课件出示句子)

60、师:声音要宏亮,好,老师也和大家的想法一样。我们朗读文言文的时候还要速度慢一些。那我们再来试着读一读。铁杵成针。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