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巴金最经典的十首短诗(摘抄好句48句)

巴金最经典的十首短诗(摘抄好句48句)

巴金最经典的十首短诗

1、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巴金最经典的十首短诗)。

2、唐代诗人中被称为“小李社”的是 ( 李商隐和杜牧 )。   

3、  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讲出来让大家了解你。倘使意见相同,那就在一起作进一步的研究;倘使意见不同,就进行认真讨论,探求一个是非。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4、8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巴金

5、《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

6、以现存九千三百多首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为罕见的诗人是( 陆游 )   

7、我不是奢侈家,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我穿着自己的围裙,在自己的黑暗的工厂里做自己的工作。

8、据崔豹《古今注》记载,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葫芦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

9、24“所谓的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巴金

10、2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麽就讲什麽;自己怎麽想就怎麽说这就是说真话。————巴金

11、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

12、任志宏、董卿、孙道临等名家朗诵朱自清散文合集

13、感受狂野西部的神秘脉动,追寻故乡热土的前世今生

14、(慢骑士推荐语)我一直觉得,《随想录》是巴金最为重要的作品,它不仅使得晚年的巴金完成了最终的救赎和超越,而且具有更深刻的文学史和思想史意义。《随想录》收录了巴金1978—1986年间陆续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后在文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统计,该社在1986—2006年这20年间出版的《随想录》的总印数相当于同时期的《鲁迅全集》总印数。《随想录》不仅印量惊人,而且还是我国新时期文学作品中版本数量众多的图书之中文版本以香港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三联书店和作家社为主要出版者。此外,该书还出版过英、法、德、日、韩等外文版。)

15、    巴金研究专家周立民说:“就《随想录》而言,这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与庞大体制抗争、寻找自我的宣言,是他心灵煎熬、挣扎又寻求突围的记录,是一位孤独的老人寻求理解和自我救赎的心灵独白,它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它不宜于被概括、总结,而更需要被阅读,只有沉浸在具体的文字中,作者的情感、思绪,乃至灵魂呼号才会被我们真切地感受。”是的,面对罹患病症的社会现实,我们需要不断重读与感受那些葆有良知的经典,并且要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力与行动力。就像卡尔维诺在谈论经典时所说的那样,“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16、人最怕的不是掉进深渊,而是掉进后被抛起再掉进去。——巴金

17、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

18、“古诗文网”说,该诗为杨氏往建康赴任途中所作,这个“新市”就在浙江省德清县东北,处于临安(杭州)与江苏建康(南京)之间。理由大致是其认定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二月,即杨万里赴江东转运副使任时。这种说法既没有提供依据,也没有任何具体解释,仅仅是依据《宋史》所述杨万里的履历来推测的。据悉,杨万里就任江东转运副使是绍熙元年(1190年),而在绍熙三年五月开始屡上辞呈,也基本不理职事了,并于是年秋获准。也就是说,绍熙三年十二月,杨万里早已从转运副使任上卸任归乡了。且不不论这首到底是否为绍熙三年所作,即使时间推测对了,其具体地点也是不好说的。毕竟,杭州到南京之间的距离有数百里,这样说也未免太过于模糊了……换句话说,小学语文教材中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即其一)当是杨万里归于江西之后所作。(3)

19、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20、说真话,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镜子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好看不好看,我倒不在乎。使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巴金

21、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22、我的心跟别人的心挨在起,别人笑,我也快乐,别人哭,我心里也难过。我在这人间看见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可是我又看见更多的爱。我好象在书里面听到了感激和满足的笑声。我的心常常暖和得像在春天样,活着究竟是件美丽的事。

23、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24、*本篇最初连续发表于一九八○年十月十二日香港《大公报·大公园》

25、笔者认为,这两个时间之表述均不正确。大家都知道,杨万里《诚斋集》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由其长子杨长孺正式编定,于端平初年(1234)由门人罗茂良校刊,其中9部诗集部分杨万里生前就已基本编定,且是按他仕宦生涯以及闲居隐退地而命名,每卷内各诗大致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元代文人官员方回说:“杨诚斋诗一官一集,每一集必一变。”(5)依循此脉络,我们可以考证出该诗的题写时间。

26、  没想到,张充和朗声笑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

2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屡次 )   

28、资讯|微平台上新“菜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9、9“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用来来维持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必须为别人花费它们,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道德,无私就是生命的花。”————巴金

30、一片朦胧的夕光衬着暗绿的楼影你从雾雨中显现带着浴后的红晕多少语言和往事都在微笑中消溶我们走进了夜海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31、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掠过你一丝笑影而去的,今朝你重见了,揉揉眼睛看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

32、我把你的誓言把爱刻在蜡烛上看它怎样被泪水淹没被心火烧完看那最后一念怎样灭绝怎样被风吹散

33、我虽然是个反战主义者,但是为自卫,为抵抗强权的战争,我却拥护,而且认为是必要的。

34、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35、18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d为人民工作一天。————巴金

36、已开的——凋残了;花儿静悄悄地过了她的一生。

37、  我一本一本地抄下去,还不曾抄完第九曲就离开了干校,因为萧珊在家中病危。……

38、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叫字泪不沾污你写给我的信面。

39、写作是种艰苦的劳动,必须要全心全意,把全部心血放到里面去。

40、  奇怪的是有些人总喜欢相信压力,甚至迷信压力会产生真言,甚至不断地用压力去寻求真话。的确有这样的人,而且为数不少。我在十年浩劫中遇到的所谓造反派,大部分都是这样。他们的办法可比满清官僚高明多了。所以回顾我这一生,在这十年中我讲假话最多。讲假话是我自己的羞耻,即使是在说谎成为风气的时候我自己也有错误,但是逼着人讲假话的造反派应该负的责任更大。我脑子里至今深深印着几张造反派的面孔,那个时期我看见它们就感到“生理上的厌恶”(我当时对我爱人萧珊讲过几次),今天回想起来还要发恶心。我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封建官僚气味?!他们装模作样,虚张声势,惟恐学得不像,其实他们早已青出于蓝!封建官僚还只是用压力、用体刑求真言,而他们却是用压力、用体刑推广假话。“造反派”用起刑来的确有所谓“造反精神”。不过我得讲一句公道话,那十年中间并没有人对我用过体刑,我不曾挨过一记耳光,或者让人踢过一脚,只是别人受刑受辱的事我看得太多,事后常常想起旁听县官审案的往事。但我早已不是六七岁小孩,而且每天给逼着讲假话,不断地受侮辱受折磨,哪里还能从容思索,“忆苦思甜”?!

41、@读者01:喜欢这套译文书!值得收藏,巴金的翻译非常流畅,不愧是大师!

42、本书终于得到亲属授权后,卞之琳之女青乔先生寄来一沓影印纸稿(台湾大雁书店,1989),上有卞之琳最后一次修改手迹,此次文本照其录入。她贴心地在所有有修改笔迹的页面之页脚,用红笔画上圆圈,种种细节,不由使人回想起从前质朴的年岁。

43、⊕ 柴静:一个国家应该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

44、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45、  近年来我在荧光屏上看到一些古装的地方戏,戏中常有县官审案,“大刑伺候”,不招就打,甚至使用酷刑。关于这个我也有个人的见闻。我六七岁时我父亲在广元县做县官,他在二堂审案,我有空就跑去“旁听”。我不站在显著的地方,他也不来干涉。他和戏里的官差不多,“犯人”不肯承认罪行,就喊“打”。有时一打“犯人”就招;有时打下去“犯人”大叫“冤枉”。板子分宽窄两种,称为“大板子”和“小板子”。此外父亲还用过一种刑罚,叫做“跪抬盒”,让“犯人”跪在抬盒里,膝下放一盘铁链,两手给拉直伸进两个平时放抬杆的洞里。这刑罚比打小板子厉害,“犯人”跪不到多久就杀猪似的叫起来。我不曾见父亲审过大案,因此他用刑不多。父亲就只做过两年县官,但这两年的经验使我终生厌恶体刑,不仅对体刑,对任何形式的压迫,都感到厌恶。古语说,屈打成招,酷刑之下有冤屈,那么压迫下面哪里会有真话?

46、  我不想多提十年的浩劫,但是在那段黑暗的时期中我们染上了不少的坏习惯,“不讲真话”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谁敢说这是“坏习惯”?!人们理直气壮地打着“维护真理”的招牌贩卖谎言。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在街上,在单位里,在会场内,人们全戴着假面具,我也一样。

47、①当时(1927--1928)我和哲学家住在沙多--吉里城,拉·封登中学食堂楼上两间邻接的屋子里,他每晚朗读陆游的诗。我听见他的“吟诵”,遇到自己喜欢的诗,就记在了心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