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唯美诗句六字
1、隔腐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雪的唯美诗句六字)。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4、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5、1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
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7、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
8、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 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沈约《昭君辞》
11、(鉴赏)燕山一带降雪,成片的雪花如竹席般大小,飘飘洒洒,随风扬落,撒满轩辕台。诗句运用奇特的比喻,高度的艺术夸张,形象地描绘出北方冬季大雪纷飞,气候严寒,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鲁迅先生在谈到夸张时曾引此诗,说用语虽有夸张而不失其真,因北方确实雪大的缘故。
12、(鉴赏)上次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这两句诗是感叹相聚太短,离别太长,每次分手后总要经过许久才能再见。
13、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4、轻烟小雪孤山路,折賸梅花寄一枝。——宋·刘克庄《别敖器之》
15、风花雪夜 风花雪月 风霜雨雪 各人自扫门 各人自扫门 鸿泥雪爪 鸿爪雪泥 含霜履雪
16、1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唐·杜甫)
1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8、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19、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20、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21、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22、雅合霜容洁,非同雪体轻。空怜一掬水,珍重此时情。--《荐冰》作者:鲍溶
23、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24、1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
25、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祖咏)
26、虽然不是夜晚,可是大江、高山都披着银辉,好象是明亮的月光千里普照,天地没有半点私心,使千家万户都变成了如玉似银的一片白色。这两句诗写雪后的景象。构思得很巧妙,前一句以白昼比喻雪夜,但写得很婉转,展露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层次:看到白色先疑是月,又想到不是夜晚,然后得知是雪(当然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如此)。后一句更奇特,看到白雪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于是联想到天地的“无私”来,其实天地并不是人,哪里有“私”与“无私”的道德观念?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显露。这两句写雪立意高,写法也很高明。
2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28、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张衡《四愁诗》
29、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0、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
31、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善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32、10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别诗二首?其一》
33、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34、压雪求油 粤犬吠雪 迎风冒雪 以汤沃雪 照萤映雪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35、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36、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作者:李郢
3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鉴赏)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39、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0、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41、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42、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乌鹊南飞风露寒。--《忆王孙》作者:蔡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