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出炉
1、家长们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复,学校早日复课,尽快让“神兽归笼”。“神兽”便成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
2、别总拿自己饱经风霜的脸说事,美得不突出,丑得不别致的。
3、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d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双循环”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出炉)。
4、神兽、直播带货。这两个流行语则是从侧面反映了今年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今年因疫情留在家中上网课跟家长斗智斗勇的孩子们就像神兽一样。今年因疫情的影响,很多实体店、农产品等都滞销卖不出去,直播带货不仅对这一批滞销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把它们销售出去,而且也带动了我国GDP的增长。
5、又称“内卷化”,本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6、 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线上展示、导购、销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是“新一代电子商务模式”。 新冠病毒肆虐期间,“直播带货”有效解决了实体店顾客大幅减少、库存积压商品滞销的问题,一批“大流量”带货主播实现了惊人的销售业绩,吸引了众多行业采用这种模式。据媒体报道,疫情严重的美国日前也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直播带货”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在“直播带货”火爆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隐忧,如违规宣传,数据造假,假冒伪劣产品不时出现,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等。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7、“凡尔赛文学”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这部作品细致刻画了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浮华奢靡,网友以“凡尔赛”借指高档、奢华的生活。11月初,一个网友在微博上用“平实”的文字记录她的“高贵”生活,引来网友吐槽。“凡学”因此而爆红,网上掀起了一场“凡尔赛文学”创作大赛。
8、我羡慕有些情侣吵架,女生猛地把男的推开,而男的二话不说接着就把女的拽到自己的怀里。
9、各种各样的事件事物反映在语言表达上,使得了二零二零年新概念与新词汇样貌繁多。但十大流行语还集中在抗疫关键里,经济恢复与复工等人们共同集中焦点。(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出炉)。
10、新冠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积极投入到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在d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恢复。
11、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现在的“凡学”,多数不再是炫耀,仅是一种调侃。
12、9月22日,一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条自拍的短视频,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 这个视频引来大量关注与模仿,“打工人”随即引爆网络。在流传中,“打工人”适用范围扩大,指称对象多元化,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
13、但是因为疫情孩子在家有些调皮捣蛋,很多家长都跟他们斗智斗勇,笑称他们神兽。希望赶紧开学将其送回学校。除此之外,直播带货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而直播带货也解决了因为疫情很多库存积压的问题。在我国十五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双循环也进入了网络热词。
14、我希望有个人陪我从短发齐耳到长发齐腰,从校服到婚纱。
15、最早出自星爷的电影《破坏之王》,辣位张的像黎明的仁兄说滴。结果被网友无限放大。。
16、这次推出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中有不少是与娱乐圈艺人相关的,毕竟娱乐明星总是走在网络时代最前沿。圈内的经纪公司、各种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会借助网络的作用,在很短时间内把一些艺人打造成为当红流量明星,像王一博、虞书欣、孟美岐、刘雨昕、蔡徐坤和赵小棠等,这些都是爱豆出身,他们通过演一部电视剧、录一档竞演节目就爆红于网络。另外还有一些艺人也曾因作品而再度翻红。
17、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用“飒”来形容她们,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
18、一夜之间,凡尔赛文学火爆网络。这种典出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以平静淡泊的口吻,“不经意”地炫富、秀恩爱的网络文体,在亿万网友的围观、调侃、嘲讽和解构之下,引发了又一场网络狂欢。
19、逆行,指反着众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寻常路;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2020年,“逆行者”成为对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称呼。
20、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线上展示、导购、销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是“新一代电子商务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大批带货主播实现了惊人的销售业绩,吸引了众多行业采用这种模式。
21、中国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生动展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从清底摸排“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精准救治重症患者,“一人一案、专人专护”;从广大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科研工作者研机析理、奋力攻关;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争分夺秒、不舍昼夜,到基层d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生命重于泰山”的价值理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彰显。作为全国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武汉总体治愈率达到94%,重症患者治愈率超过89%。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正是这样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22、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专业人士指出,发展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呼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
23、据媒体报道,疫情严重的美国日前也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直播带货”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在“直播带货”火爆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隐忧,如违规宣传,数据造假,假冒伪劣产品不时出现,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等。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24、从现在起,守护心里那个人,珍惜身边所有人。
25、初中老师说你们高中老师会讲到的,高中老师说你们初中的时候老师应该讲过。
26、出处:也是醉了的出处可以追朔到金庸《笑傲江湖》。小说中爱开玩笑的令狐冲曾这样讽刺别人的谄媚: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谄媚样,可就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但是之后被一帮90后所热衷,游戏LOL受到当下很多90后的追捧,大意是我服了,使用语境原是在游戏当中遇到猪一样队友时不好直说,只好说一句我也是醉了,蕴含嘲讽之意,主要是一种对无语、郁闷情绪的表达方式。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无法理解、无力吐槽换用
27、如果有个人能让你忘记过去,那TA很可能就是你的未来。
28、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
29、无论家长还是孩子,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有既定轨道。这场疫情让生活不得不脱轨运行,脱轨运行的这段时间内,如果你和孩子制造了更多“惊喜”而非“惊吓”,恭喜你,你一定是位出色的家长。如果你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也没什么过于懊恼,最多只能说明你是一位普通的家长罢了。“小神兽们”总要在不同的笼子里活动,只不过笼子空间的大小,决定了他们对不同笼子的留恋程度。
30、我不喜欢回忆,可你偏偏只留下了一大堆回忆给我。
31、最早是一位网友准备说爸爸怎么怎么样。然后不小心打成了宝宝怎么怎么样,然后瞬间走红流行起来了,宝宝要睡觉了,宝宝不开心啦,等等。
32、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双循环”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
33、逆行者、飒、后浪。这三个流行语都跟今年的疫情有关,反应了在疫情期间的医护、医疗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不畏艰险、坚守岗位的崇高品质。
34、今年高考,陕西商洛市一22岁女孩被美6所名校录取,并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一事,成为热议的话题。该姑娘还自我调侃人丑就要多读书,引发众多人感慨。于是不但人丑就要多读书,举一反N人丑就要多干活,人丑就要多劳动等等。
35、经常看视频直播的应该很了解带节奏一词。没错了,因缺思厅就是用来形容该类人滴!
36、只因王一博曾多次写错字遭吐槽,不过他也很诚恳地向网友们道歉,但这位男生经常被拿来说事,还把他与“九漏鱼”挂钩一起。其实在这里要为王一博鸣不平,网络流行语“九漏鱼”不是特指某人,而是一个泛指,也有调侃甚至自嘲之意。
37、呵呵主要看你的理解。或许是人家单纯的笑,也不一定。
38、带我装逼带我飞是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比喻那个人很牛,想要跟着他混,和他在一起感觉整个人就很高大上,感觉就是自己装了逼以后的造型,带我飞就是很嗨的感觉。
39、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在墙上留下很多开锁的电话号码。
40、我们都忘记了彼此是谁,只记得曾经有个粉红色的裙子在天空飞。
41、日了狗是网络新词,原文为我今天真是日了狗。原创者为新浪ID:杨意同学,后因王思聪在微博上爆出一张和狗在床上的图片,并发博文:日了狗,而一时间迅速传播,意指由于某件事而导致心情极度郁闷。
42、《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一直将“弘扬社会正能量”当成核心标准。今年我们把宣传抗疫成就,歌颂抗疫先进,宣扬抗疫精神,以及弘扬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当成评选流行语的“中心思想”。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等等,就是在这一“中心思想”指导下评选出来的。
43、假如温柔放手,你是否懂得,走错了,可以再回头。
44、打工人、凡尔赛文学。今年很火的两个流行语打工人和凡尔赛文学。“打工人,打工魂,我们都是打工人。”打工人这个词已经涵盖所有劳动者,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是精英还是职工,我们都是打工人。而凡尔赛文学是一种低调的炫耀,以平实的话说出让人羡慕的经历。
45、除了以上网络用语入选2020年度流行语,还有“u1s1”、“九漏鱼”、“打工人”、“上海名媛”和“深藏blue”等语句入选年度网络用语。可95后帅气男星王一博却被cue到,有人留言评论称王一博是一个九漏鱼。“九漏鱼”是指九年义务的漏网之鱼,意思是说文化水平不高。可为什么有人会把这个网络标签贴给一个顶流男星?
46、这次推出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中有不少是与娱乐圈艺人相关的,毕竟娱乐明星总是走在网络时代最前沿。圈内的经纪公司、各种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会借助网络的作用,在很短时间内把一些艺人打造成为当红流量明星,像王一博、虞书欣、孟美岐、刘雨昕、蔡徐坤和赵小棠等,这些都是爱豆出身,他们通过演一部电视剧、录一档竞演节目就爆红于网络。另外还有一些艺人也曾因作品而再度翻红。
47、我们也要看到,“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也透露出“打工人”在沉重中的坚韧、在不甘中的奋斗、在平凡中的追求。比如,“老天爷不会辜负你每一滴汗水,它们都会体现在你老板的账户余额里。早安,打工人!”“打工人,与生活负隅顽抗,与老板据理力争,与客户百般耐心沟通,与周一的闹钟搏斗,顽强不屈的意志天地可鉴。”这些段子传递出,虽然人在打工,却不卑不亢,透露出一种自嘲式的坚韧,相比于佛系、丧文化,它带有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48、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d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下,“双循环”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
49、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20xx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推出寻找中国锦鲤转发抽奖活动,中奖者即为中国锦鲤,引发网友疯狂转发。锦鲤一词也因此走红,成为好运的象征,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0、我们倡导健康的语文生活,提倡规范的语文运用,一直坚持把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作为评选流行语的重要标准。今年入选的词条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直播带货”“双循环”“凡尔赛文学”都是新结构,“逆行者”“飒”“后浪”“神兽”等词流行的都是新的含义,“打工人”“内卷”在用法上都有所创新。
51、4月8日,中央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全国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52、有时候我会想,要是能在你长大了或者想要结婚的时候遇到你就好了。
53、本用以描写风声。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女性撑起了抗疫的大半边天。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巾帼不让须眉,女性是战疫前线的“最美风景线”。用“飒”来形容她们,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飒!”“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