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上
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经典名句上)。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5、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6、不要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去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多去了解别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7、大意: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8、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孟轲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经典名句上)。
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1、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12、这是孔子对心中的士所作的期待。勉励男儿要有志在天下的雄心,不可儿女情长、贪图安逸。
13、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孟子《孟子》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5、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
19、即使意见不同,君子也能与人和谐相处,不会剑拔弩张,必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小人喜欢结d营私,盲目追求一致,却很难与人相处。
20、(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21、(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22、(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23、(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2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