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网络流行语研究(摘抄好句77句)

网络流行语研究(摘抄好句77句)

网络流行语研究

1、▶ Google首席科学家称2029年人类开始实现永生不死!

2、标新立异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

3、贾平凹曾在《当代》写作课里,提到过什么是好的语言?

4、解释:在一点都不饿的状态下,总想吃点什么,仅仅是因为嘴巴很寂寞。

5、二是调查新媒体言语社区中群域交际的态度与行为,维护新媒体交际的秩序以期形成良好的网络言语生态,如挖掘网络语言冲突、语言暴力等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与类型,并进一步给出语言层面的调剂策略等,促进新媒体领域语言和谐,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6、语意模糊网络语言给网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不懂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了解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或电脑初学者,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

7、解释:形容男主是个粗男人,总惹女人生气,不懂女人的心。

8、  当政治价值成为社会认可的本位价值后,其另一种表现形式——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流行语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蔓延。最明显的表现是“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这样的话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9、当我们在网上留言说「我站XXX」的时候,其实已经放弃了选择和思考的能力。

10、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的新的人际交流的方式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流行语言。这些网络流行语被带入校园进行微改而在校内流行,形成了“校园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对社会热点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再加上手机的普及使他们能够获取及时的社会热点信息,大学生成为对社会热点反映最积极的群体,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关注校园网络流行语,从校园网络流行语入手,将其与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开辟传播热点问题的新途径。

11、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首先,提高了大学生政治关注度。由于网络流行语的时尚娱乐性、传播迅速性等特征,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从而促使他们关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政治事件,增强其政治认识度。其次,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当代大学生民主参与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通过中学时代的政治教育,树立了一定的民主观,提高参与其中的主动性。

12、▶  不要再打听了,21家知名顶尖的风投公司都在这里了!

13、解释:爱在网络上“抬杠”并以此为主要消遣娱乐方式的人。

14、约翰·菲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介绍了各种大众抵抗体制的方法,主要通过“外置”和“拼贴”两种方式。这种抵抗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反抗,大众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生产者并从中获得抵抗的快感与意义。

15、解释:心情好就在线,心情不好就不在线,反正不最后露面之前你就是无法得知他到底在不在线。

16、解释:心态积极向上,行动宛如废人。间歇性踌躇满志,为自己立flag,但由于持续性享乐,所以永远做不到。

17、你最常用的不在里面?没关系。微博发布的“2018年最热流行语”榜单中,还包括“冲鸭”、“凉凉”、“沙雕”、“走花路”、“diss”、“大猪蹄子”、“彩虹屁”、“转发这个杨超越”等等。

18、在网民的热情参与和集体智慧中,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网络流行语从最初只在小众文化群体中传播逐渐延伸至大众文化群体并衍生出许多大众文化的特征。

19、  韩国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新造词或者流行语,或出于电视剧,或出自于电视综艺节目。2015年最热的新造词流行语是“脑性男”,综艺节目《大脑性感时代—问题的男人》,让这个词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脑性男”的意思是“大脑性感的男性”,即智商很高并且大脑思路清晰的男性。韩国美妆时尚节目较多,在节目中介绍产品的时候会用“这真是我‘人生的……’”这样的表达,其意思是至今为止人生中最好的。“人生”后面加上词,例如人生照片、人生美食等,可以表示在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物。

20、不论是贴吧、天涯、豆瓣、知乎、微博,你会发现这种简单到令人发指的二元思维拥有广阔的市场与良好的群众基础。

21、解释:指一件东西不管多贵,在告诉父母的时候,一律低价。手办玩具九块鞋子包包贵的从来不买。

22、语言与人、社会不可分割,网络流行语也是如此。不容否认,目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差距,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否相关,与转型期人们的社会心态是一种什么关系,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与现实社会表达机制和话语权的分配有多大相关度,这些还需要运用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怎样促进表达渠道畅通和社会走向公平公正,减少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功能,从而发挥积极功能,有效治理虚拟社会,这些都亟待研究。

23、换句话说,当网络用语入侵现实生活时,它恰好破坏了语言的真诚度。

24、网络流行语在调侃、戏谑的外表下隐藏着对不公正与权威的反讽与抵抗。比如,“这届XX不行”、“还有这种操作”、“真香”等等。

25、一种夹杂在我们周遭生活里的荒谬,这种荒谬在互联网世界中被无限放大。

26、▶  (鉴赏)大师镜头下的黑白世界!(111张值得收藏的艺术之作)

27、网络风云瞬息万变,网络上的新兴词语也是层出不穷。从08年初的“很黄很暴力”,到后来的“打酱油”“山寨版”;从最早的“雷”“囧”到“槑”“靐”“orz”;从“做人不要太CNN”到后来的“范跑跑”“俯卧撑”。这些由网络制造的流行语,有的是网络象形,有的是社会事件网络热炒后的产物,它构成了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28、网络流行语恰好纵容了人类在语言上的懒惰,它试图在促使人们走向语言的捷径,只能用「666」来表达千种万种的好。

29、当流行语逐渐变为日常语言丧失其新奇性之后,很快就会被其他更具新意的词汇所代替,流行语的诞生、使用乃至消亡构成一个周期循环,在循环往复之中语言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与更新,也正式在这种往复中,文学语言才显示出其勃勃生机。

30、一边“伤不起”,一边“hold住”:高频生活锻炼网友神经

31、这毫无疑问是群众运动的部分吸引力之所寄,这种自由具有人所无法抗拒的魅力。

32、大学生向来是推行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锋,再加上各种媒体的交互作用使这个人群的思想空前活跃,当代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体现出较强的持续性,以及对事件本质的关注。

33、背后支撑这句话的,完全是情绪化的、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

34、解释:烧烤摊东北大姐的一句“来了,老弟”,让刚从健身房减肥回来的网友瞬间放弃抵抗。因为太魔性,大家把它称之为恶魔召唤。

35、网络流行语主要出现在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不具备教学意义,不引进教学领域。扩展资料:网络流行语有规范的部分,也有不规范,不健康的部分。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一些网络流行语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如“给力”“蛮拼的”等,都很接地气,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网络用语,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生造晦涩的词。

36、解释:指那些看剧一点都不介意被剧透,甚至要自己搜剧情介绍的人,必须时刻掌握控剧情发展,不允许任何情节出乎自己的意料。

37、好嗨哦,出自抖音“一姐”毛毛姐,表达了十分高兴,爽的心情。

38、指动不动就抬杠的人他们不论是非,不论对错,为否定而否定,什么都要跟你杠一下。

39、川大语言视界20考研总群:515760719

40、在优胜劣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能指从单一逐渐衍义成多元化表达,其所指范围从网络交流语言衍义成网络亚文化,从网络亚文化再衍义成“一般人”的文化。

41、无责任的、暴烈的言论不计其数,组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庞然大物,反噬我们的生活。

42、双方的对话早已丧失讨论下去的基础,剩下的唯有死循环的漫骂和攻击。

43、Skr:原指汽车轮胎摩擦的声音,后随着某流行歌手在综艺节目中的频繁使用而迅速走红,并被网友模仿传播。当遇到某些认可的事情时,会用skr表达佩服、赞扬之意。

44、解释:形容在短时间内就花掉客观财富,赚钱不多,但就莫名很敢花,花光又很丧的人。

45、流行语的本质特性是“流行”,因此流行性是流行语的本质属性。“流行”是针对“不流行”而言的,时间性是“流行”的第一个涵义。

46、第二组,YYDS、破防、绝绝子、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47、上文考察可知,“怼”从一个方言词演变为网络流行语,也凸显了汉语词汇演变的某些特点和趋势。偶然性从现代方言词到网络流行语的演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通常情况下,方言词在向网络流行词的演变过程中,总是会和一定的社会热点紧密相关,由于媒体在报道这些社会热点时为了博取关注,常常会使用一些特色方言词语,致使很多方言词语趁机搭上了社会热点的“顺风车”,凭借这些偶然的机遇迅速从方言词语演变为网络热词。时效性从方言词到网络流行词的演变离不开时效性。这些方言词语往往是短时间内在网络上窜红,与此同时一些社交网站紧跟潮流及时调整主页,利用这类词语的“新”来吸引更多关注,使得更多网友及时注意到这些方言词语,受“求同从优”的语用心理驱动,他们在日常交际时也会纷纷使用这些方言词语,于是这些方言词语就会在网上迅速传播,同时也会被他们广泛使用于现实生活中,此过程可戏称为“线上线下,强强联手”。

48、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去等级性等特征,并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特定的互动关系。这种特征和关系的存在,将直接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产生影响。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符号文化,类型各不相同,其生成原因也有差异。网络符号的空间系统特性、社会转型环境、网络社会群体作用、网络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网民的年龄结构、社会身份、社会心理、社会态度、文化结构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有着重要关联。如何以一种有社会学意义的方式对这些生成传播原因进行归类和概括,将这些原因放入一个可接受的框架中,是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方面。

49、▶  那些年曾经打动心扉的百首金曲(80版)(下)

50、新媒体领域的安全问题以信息安全与技术安全为核心,同时也包含着各类传信符号的使用安全,而语言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传信符号。陈章太曾提出“语言问题与语言安全关系密切,而语言安全与国家社会安全关系密切,值得关注与重视。

51、虽然这些都是对规范语言的突破,但比起全中国普通话使用的庞大范围和频率,网络毕竟是一个小范围,应该是竞争不过普通话的;另外,比如,说话时,是“神马”比较习惯,还是把“什么”最后那个“么”字发成轻声比较省事呢?其实,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什么”。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既然口语不会改变,那么这些方言流行语对正式的语言也产生不了冲击。

52、▶ 美女看过来,拍照再不用发愁了,教你几招时尚界永不过时的pose,太经典了!

53、形象传神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近距离交际效果。

54、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原来枯燥无味的阅读变得光彩动人。读者快餐化的阅读习惯使得文学语言越来越多的与图像相伴而生,而有些语言干脆本身就具有十分强烈的象形色彩,例如:“囧”像是一个人的表情,眉毛低垂,沮丧无奈。而“orz”更是以一副双手伏地下跪的姿态,省去了语言的过多描述。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市场上的畅销书籍总爱以大篇幅的插图穿插于文字当中。图像如此大规模的出现在文学语言中,以其鲜活生动的面貌成为当代文学语言发展的新趋势。

55、如果说,最近上了热搜的(2018中国年度汉字qiou)代表了我们”丧“的一面;那么挂在嘴边的”冲鸭、加油鸭“等流行语,就是我们燃着的小火苗!

5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上网的便利,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超强舆论磁场。微博、微信、贴吧、QQ等各种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得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

57、两个人在讲台前撕扯着对方的头发和衣服,好像偏要在此时此刻决出个胜负、拼个你死我活。

58、网络语言的幽默特点增强了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幽默感。

59、网络流行语(network buzzword)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60、“炽烈的恨意可以给空虚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

61、▶  你纠结的那些人生问题,我粗暴的扔给你答案!

62、  “全民造词现象的确是新世纪以后流行语的一大转型。”在唐正大看来,这些流行词的出现充分体现和发挥了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在语言文字创造过程中的智慧、才能、情感,它反映的更是一种具有个体自我参照性的集体情绪。

63、解释:一眼过去,看不到发际线。衍化热词门庭若市,指发际线后移导致脑门大的跟市场一样。

64、表示打击、碰撞,动作行为义,可使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例如:《货车发生车祸,逃逸途中冲撞警车连怼十余辆车》。(看看新闻,2018-02-12)表示互黑、拆台。常见于某些娱乐新闻或视频的标题中,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氛围,借此提高阅读量和收看量。例如:《孙艺洲〈三个院子〉大秀车技“戏精附体”与林更新互怼画面超搞笑》。(娱乐广播网,2018-02-13)在此“怼”字能迎合观众“找茬”心理,瞬间吸引读者目光。“怼”表“互黑”义时,能给人们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易被大众接受,于是就有了亲朋好友之间的“一言不合就开怼”,用“怼”描摹亲友间的斗嘴磨牙,既不伤和气,又能增加乐趣。

65、以前,我们表达欣赏会说「才华横溢」、「卓尔不群」,现在会说「老铁6666」、「给你99分,多1分怕你骄傲」;

66、报道称,《咬文嚼字》编辑部对以上流行语分别做出了解释。其中,“命运共同体”,即在相同条件下结成的命运攸关的集体,源自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全人类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同处于一个利益攸关的集体中,各国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一理念今年3月11日被写入中国宪法,同时也已成为一个全球“热词”。

67、基于全切分获取网络流行语方法研究Studyonpopularwordsandphrasesextractionofnetworkbasedonomni-segmentation

68、当「蓝瘦香菇」这类无聊的梗能火遍互联网的时候,你便已经知道,我们正经历着互联网史中最为荒谬而魔幻的时代。

69、新时代条件下新词汇的层出不穷,许多流行的词汇迅速蹿红网络,这既体现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也使得文学语言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把流行语纳入文学语言的研究范围,通过比照流行语与文学语言的相同以及不同之处,对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进行规范,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语言的自我突出性,互动性,含混性,图像性等新特点。

70、配套搭配:好嗨哦,感觉人生达到了巅峰,感觉人生达到了高潮……

71、解释:活着好累,不花点钱让自己开心一下感觉活不下去。花钱买点慰藉,靠着自己施舍自己的这么一点奖励坚强活下去。

72、网络时代,生活的频率一直走高,等到微博迸发无限活力的时候,移步换景的速度更是上冲到眼花缭乱的程度。网友们说“伤不起”,不是源于心灵太脆弱,因为那最初不过是一个学法语的帖子中的感叹,但它之所以唤起一片哀嚎,还是因为大家都感觉节奏快得有点喘不过气——这就好像跑步,急速冲刺,大概只能跑几百米,而缓缓行进,也许就能跑上几公里。

73、解释: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依旧追求peace&love的生活方式。发展到后期,表情包常是“我想开了、我自闭了..."

74、这便是你说的话能否表达你要说的内容,能否表达得生动,能否表达得好听。

75、一是考察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在媒介中的使用和变异情况,进而探讨汉语在新媒体语境下表达的合宜性、传意的准确性以及使用的规范化,将语言符号的滥用、误用、错用等情况析出并加以规范,保持汉语在各领域使用中的健康活力、文明与规范;

76、网络语言冲击着我们原本的语言表达,原本多元的语言文化。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