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成语四字成语小学
1、( )( )相争 ( )舟求剑
2、( )体投地 -( )毛不拔= ( )季如春(读书的成语四字成语小学)。
3、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4、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5、( )耳( )铃 亡( )补( )
6、惊( )之鸟 杯( )( )影
7、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8、《三国演义》 草船借( ) ( )战群( )
9、 无米之炊 顶天立地 十全十美 无可救药
10、光明( )落 ( )( )正正
11、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2、解释: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3、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4、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5、 无米之炊 顶天立地 十全十美 无可救药
16、贫士市瓜: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17、(示例):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18、眼高手低( ) 转危为安( )
19、《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20、15)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21、( )歌( )舞 ( )语花香
22、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23、一( )遮天 ( )( )相照
24、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25、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6、释义: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27、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8、 6)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29、镇定自( ) 化( )为( )
30、《三国演义》 草船借( ) ( )战群( )
31、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32、( )忆犹新 一( )之长
33、5)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34、读书三到(dúshūsāndào)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35、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36、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3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节约用电的广告语
38、著书立说一目十行读书三余坚苦卓绝以书为御韦编三绝书不尽言关于读书的句子: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39、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40、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41、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