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佳句赏析感悟69句集锦

论语佳句赏析感悟69句集锦

论语佳句赏析感悟

1、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承天之佑的优秀品质,做一个不拘一格的人。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不逾矩。”

4、其次,我们在读《论语》的同时,还应该去读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学说,《论语》之所以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很重要的是它的开放性,因此,我们也应该接纳更多的思想。之后他讲述了孔子的出游,其中提到孔子所说的三个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分别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顺势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论语佳句赏析感悟)。

5、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论语名句读后感范文本学期老师组织我们读《论语》。学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老师一遍遍在课堂上讲解所谓何意,我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想不通这古人好好的话干嘛要说成这样,在我眼里,古人的经典文章一直是深奥难懂。

6、出自《论语》: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解释:透彻而深刻。明是明亮、清楚、明白、有见地的意思,作为人名寓意聪明睿智,也是男孩常用取名用字,和远字搭配成名字豁达大气,象征前程坦荡。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8、(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0、(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1、(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1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

13、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4、(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5、 往里走,先看到的是北湖广场。此时正是夏天,绿意盎然,所有植物都呈现出自己最美丽的一面,给参观北湖的人欣赏。荷花微微摆动,脸上泛起红晕;榕树打开它的绿色大伞,似乎想要得到坐在“伞”下的人们的赞赏;荷叶在脖子上带上一串“珍珠”项链,项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6、言内之意:我每日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信可靠?师之所传是否有学以致用?

17、苏仙文创生活馆 0735-2898186(苏仙北路市委旁)

18、(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20、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1、(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复到用先王之道规范自己,就是仁。如果国君有一天时间能做到“克己复礼”,整个天下就有希望回到仁的状态。能不能做到仁,是通过自己才能做到,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老师,克己复礼的条目是什么?”孔子说:“不符合礼的现象不要去看,不符合礼的声音不要去听,不符合礼的言辞不要去说,不符合礼的事情不要去做。”颜渊说:“老师,我颜回虽然思想不是很敏锐,你说的这些请让我勤奋去做好吧!”

22、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2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4、 往九思桥的左边看,随我们的视野来到阳光广场吧!它十分宽广,也十分安静。对啊,经过九种思考之后,大家都变成君子了!再回来说阳光广场吧!它使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心胸更宽广,因为它容得下五彩缤纷的花朵,花朵朝它微笑;它容得下绿油油的小草,小草向它跳舞;它容得下高耸入云的古树,古树给它讲故事……“孩子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们可要记住了!”

25、出自《论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解释:取自“其乐融融”、“其乐无穷”、“乐在其中”,一个名字能出自多个成语非常难得,“其乐无穷”指的是,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乐在其中”的含义跟“其乐无穷”类似,指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26、(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27、(译语)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28、(释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地尽礼尽哀,对祖先要诚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这样)民间的风习,就会归于淳厚了。

29、翻译: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30、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1、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32、翻译:颜渊问仁是什么。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33、言内之意: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34、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5、(译文)孔子说:“学过的知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7、(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8、翻译:君子讲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人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39、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40、翻译: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41、 穿过大门,跟我来到九思桥吧!九思桥的九个洞分别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和“见得思义”。九思桥将湖水分成两半,前面是美丽的喷泉。喷泉一会儿呈莲花状,一会儿像云朵一样轻柔,一会儿出现一颗颗爱心。动听的音乐与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结合,给喷泉增添了一番风味。九思桥后面是一片小湖。小湖像一片明镜,它看见凉亭里小朋友在嬉戏,脸上布满微笑;它看见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翅膀上裹着阳光;它看见柳树梳理着长发,长发在风中飘动。小湖上还有一座白色雕像。玉石做的莲花上有一位拿着水晶瓶的女子,这就是观音菩萨。她似乎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君子,一定要牢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理。

42、“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自央视十套《讲述》栏目组的张烨导演说,“我引用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来表达我和女儿参加孔子学堂分享会的喜悦之情。”正在读书的女儿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平时的默默无闻勤奋学习,到厚积薄发考出好成绩,终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43、赏析:孔子曾经对子夏说:“你应当成为君子一样的儒生,而不要做小人式的儒生。”

44、(译语)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6、八中文创生活馆 0730-8666917(岳阳楼区白杨坡路403号外国语学校斜对面)

47、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48、翻译: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49、(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50、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52、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53、翻译:孔子说:“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不与他交谈,这是失掉了人;不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与他交谈了,这是失掉了语言。明智的人即不失掉人,也不失掉语言。”

54、翻译: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5、赏析:礼仪的作用,是以和为贵。先王传下的大道,都是以“礼以和”为最好的,做事情无论大小都遵从。这句话言简意赅的说出了礼是普遍的规范。

5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7、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为子女的疾病担忧,子女少生病也算是孝了)

58、(译语)精致的学问可以不断切磋,不断琢磨,这是没有止境的。

59、子日:“君子不器”。(《为政第二》)这句话是说君子不像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的用途);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的人格的人,而非凡夫俗子。君子应当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它可以统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60、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6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2、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63、承,奉也。受也。——《说文》格,木长貌。——《说文》

64、感悟:人活于世,要追求真理,对知识的探究有敬畏虔诚之心,这样才可以得道,也不枉活于世。

65、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66、除此之外,她认为“人”做自己就好:安于当下,就做好当下的事,他就在当下快乐,他不惧未来,可以休息一下,再继续前行,这就是幸福的方法。

67、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的人,基本不可能犯上作乱。当然,亦会有例外,比如‘间谍’。国内最早的描述应该是:谍,军中反间也。主要有足够的动机,有可能是反规则的.。毕竟古代是社会观,与现代的世界观,所包含的复杂性是不可并提,扯远了。。。

68、赏析:我自己拥有车马,和华美的裘衣,愿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