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孔子论语中的名言67句集锦

孔子论语中的名言67句集锦

孔子论语中的名言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论语》

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3、出自《论语·为政》。通晓就是通晓,不懂得就是不懂得,这便是智慧。不懂装懂就是无知,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应当虚怀若谷。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6、圣贤作伴,经典浸润。国学经典里蕴含的高尚价值理念,少时熟读,必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人处世的准则,进而成为他们精神生命的主脉。

7、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希望大家不要说这是真的,也不要说这是假的,因为真假给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要关心的是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考据是真是假,那是专家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儿。这个故事不管是真还是假,对我们都非常管用。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我有很多的朋友听了我讲这个故事以后变得很开心,碰到我就给我说,以前我看遇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里想那个“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对任何人,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个“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的人,讲话的声音越大,说的更直接些,凡是声音最大的人,往往是最不懂的人,如果真的懂,讲话的声音干嘛要那么大呢?

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默学到心里,学习时,不会感到厌烦;教人学习时,不会感到疲倦,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对他的缺点我有的一定要加以改正。”

11、译文: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悬崖峭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

12、(释义)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论语中的名言)。

14、译文: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15、(释义)孔子说:“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

16、(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20、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2、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这句话说的是立志的重要,没有志向的人,永远都是庸庸碌碌,不会有任何作为。

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4、《中国儿童共享的经典丛书:三字经+弟子规》

25、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26、(译)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27、(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29、(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3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连信誉都没有,还可以干什么呢?

3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33、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34、译文: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35、(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6、当你懒惰时,他告诉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约·凯恩斯(美)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 ——培根(英)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

38、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3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4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41、释意: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4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43、出自《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4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45、(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4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4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 孔子说:“君子是看重道义,小人只看重私利。”

4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5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52、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3、邮箱:ww13525567667@126 .com

54、(释义)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5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6、(释义)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7、(译)孔子说:“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58、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9、(原)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60、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仁义的人不会担忧愁虑,真正的勇士不会害怕。”

61、(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62、(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63、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64、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65、-- 莎士比亚 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 --萧伯纳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6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