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名句及感悟79句集锦

论语名句及感悟79句集锦

论语名句及感悟

1、只有自律,才能自由做事,只有自律,才能提高自身品行。作为一名民革d员,首先要严守纪律。树立规矩意识,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勤于自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d纪。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5、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6、痛苦的时候,听一听孔子的智慧,它能给你带来希望与力量。

7、0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对待学习的时候,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11、从事医生职业的黄老师从家里带来了孩子曾经读过的《论语》,并分享了《论语》开篇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黄老师谦虚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说,学习要有觉悟,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在看小说,看电影、电视的时候,自己好像是角色参与者,以感受学习对象的有益方面,并领会和实践到生活中,这样的学习难道不是快乐的吗?在法院工作的晨诗老师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分享了平时为人处世要讲诚信的重要性。

12、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4、(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5、凡是油嘴滑舌,见风使舵,善于讨好取悦别人的人,一般都不是厚道之人,应该小心提防。

16、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7、出自《论语·子罕》。逝者,指过去的时间。如,像。斯,这,此指流去的河水。舍,停、弃。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滔滔不绝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而去了。

1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9、0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21、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感悟:这句话是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尊敬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感悟:这句话是说孔子说自己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22、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23、(译文)不能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怨恨自己不了解别人。

24、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26、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伺候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他们)

27、中国古代学童入私塾,学完《三字经》《百家姓》等蒙学之后,接着便是读《论语》,因为它容易上手,适于启蒙。现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读得最多、最易入手的也是《论语》。钱穆说:“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他概括出读《论语》的四条原则:其当注意于书中之人物、时代、行事,使书本有活气。其当注意于书中之分类、组织、系统,使书本有条理。其当注意于本书与同时及前后各时有关系之书籍,使书本有联络。其当注意于本书与当代切身切世有关系之事项,使书本有应用。他还说:“我劝人读《论语》,可以分散读,即一章一章地读;又可以跳着读,即先读自己懂得的,不懂的且放一旁。我们读《论语》,能读一章懂一章之义理,已很不差了。全部《论语》五百章,我们真懂得五十章,已足够受用。其实照我办法,只要真懂得五十章,其余四百五十章,也就迎刃而解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读《论语》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唐文治说:“《论语》的精蕴在君子教育……包括君子教育之纲领,后世读《论语》者,其皆躬行实践,勉为君子,慎勿堕落品行,流为小人。”

28、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9、 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30、(感悟)世间万物皆有规律,成长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31、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2、选自《论语·述而》(译文)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3、《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34、这里的“三”,意思是多次,不是具体数字。因为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很难察觉,所以一天要多次的反省自己。

35、(老师感悟)孔子出口成章。强调一个人不要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天长日久,自会了解,等你让人仰视之时,自会了解。但一个人应该时刻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如何和人好好相处。在自己了解别人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推销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

36、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38、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39、084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0、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41、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42、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4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44、筑牢基石,扎实开展组织建设。2020年,支部积极响应民革中央关于示范支部及d员之家的创建号召,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祖统工作、对口帮扶等活动,开展各类敬老爱老活动,传承民革优良传统。

45、从内圣外王的角度看,“仁”与“礼”对应,构成《论语》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一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二是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而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把这两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完整体系。“仁”是人的内在品性,人生价值的源头和根本,属于内圣;“礼”是以内在的“仁”为依据发用于人生修养的礼节、生活实践礼仪的和社会制度的礼制,属于外王。逻辑上仁与礼、内圣与外王分言,实质上则不能割裂、不能并列,二者的基本关系是仁主内而礼主外,仁为本而礼为用,仁为本而礼为末。本于“仁”,才可以“内圣”,才会有“外王”。“内圣”是“仁”所培育的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外王”则是“仁”在社会生活中现实发用的最高境界。二者皆以“仁”为原则和根基,即“仁”贯通于内圣与外王。

4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7、从事物联信息工作的陈永金先生分享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经典名句的学习感悟,分别从修身、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解读了《论语》带到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从事外贸工作的沈先生通过自己对“温故而知新”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了平时要不断总结,从失败的经历中回头思考,便可在工作中带来成长和收获。

48、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50、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51、结合民革的工作,我的感悟是要不断增强制度自信,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始终坚持中国共产d的领导,坚持多d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5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3、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54、脚踏实地提升自我,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大起来,比依靠任何人都要强。

5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6、(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57、在人生这一场长跑中,跑得太快容易后劲不足。

5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5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0、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6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3、从小到大,父母告诉我们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在校,老师教育我们努力学习,上名牌大学。

64、在当下社会,人们更青睐会来事的人,就是所谓的圆滑世故。谁也不得罪,处处讨好。

6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6、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67、集智聚力,高水平参政议政。支部注重提升建言献策质量,撰写各类提案、建议18件,其中10件获省、市、区优秀提案;关于“规范人脸识别”和“青少年脊椎健康”的提案内容被民革中央集体提案采用提交。

68、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69、(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

70、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7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72、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73、经典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只要你反复去读诵,去实践,就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74、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75、解释: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

76、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77、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7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