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三十而立
1、(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
2、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经典名言很多,这里整理了60句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供大家阅读。
3、(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8、其次,四十岁的人,其父母年龄都大了,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0、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做到自强。其中自强是立身之本,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11、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12、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做到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13、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1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15、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16、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17、(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18、用不义手段取得的富贵,对我而言就像天上的浮云。
19、(释义)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译文: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22、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5、(释义)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2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2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2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30、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及所哺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31、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33、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3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3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38、10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0、(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4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2、(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43、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由名人名言网特别编辑
44、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5、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所学经业已有所建树;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即掌握事物的规律);六十岁时,可以不被任何假象所迷惑;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做事但却不越出规矩。”
46、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47、答: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
48、(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50、(释义)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51、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52、翻译: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5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5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55、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5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5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58、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5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60、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61、“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6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4、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6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6、对自己,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孝顺父母、抚养子女责任。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