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不足为训的训48句集锦

不足为训的训48句集锦

不足为训的训

1、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d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

2、(9)这次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成分,故不足为训。

3、(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4、(         ):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5、运斤成风 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误用:你纵使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句中误为有力气。)

6、名正言顺 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误用: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应用“名副其实”。)

7、含英咀华:英:花,这里指精华。比喻欣赏、体味或领会诗文的精华。

8、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误用:这盘棋,让何山对王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轻而易举取胜。(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不足为训的训)。

9、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10、上行下效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11、():垂:接近,快要。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不足为训的训)。

12、为虎作伥 伥: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虎吃。比喻给坏人做帮凶。误用: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笔。(句中这帮家伙就是行凶作恶的坏人,不是帮凶。)

13、上行下效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14、(8)不少理论家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西方文学理论的大规模介入,这个时期的理论家仿佛丧失了民族传统,他们提出的理论观点不足为训。

15、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16、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7、(         ):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褒义词)

18、狗尾续貂 指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误用: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19、名不虚传 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误用: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这里该用“名副其实”。)

20、(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21、风起云涌   “风起云涌”常比喻多样力量或事物并起,发展迅速,声势浩大。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长江,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地歼灭了盘踞在江南的国民d军队。(可用“风卷残云”。)

22、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23、(         ):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24、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误用: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块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25、差强人意 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误用: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可改为“强人所难”。)

26、10披肝沥胆 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以赤心待人。误用:目前,全国公安系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拐”斗争,令犯罪分子披肝沥胆,闻风而逃。(句中应为“胆战心惊”。)

27、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多用作贬义。 

28、(10)后现代主义的这一切作法即使不是狂言梦呓,起码也是言过其实,实在不足为训,尽管后现代主义也包含某些警世之言乃至时代的.睿智。

29、A.家住通州的邢女士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的电动摩托撞倒,趴在地上,动弹不了。这时,一些素昧平生的好心人向她伸出了援手。

30、绝无仅有 形容极其少有。误用: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指教的,绝无仅有。(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31、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注意形容的对象)  

32、这其实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成语,毕竟我们一看见它基本上都能写出来拼音。对于一个第一次见到这个成语的人,八成会翻译成不足以去教训。

33、罄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34、否极泰来:否:坏运气。泰:好运气。坏运气到了尽头,好运气就会到来。

35、():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36、轩然大波   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误用:《江湖七侠传》《山东响马传》正是受到当时文化市场的有意推销而在市民阶层中掀起轩然大波。

3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38、首当其冲   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并非指冲在最前面。误用: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39、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0、义不容辞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误用: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是“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41、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42、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43、绝无仅有   形容极其少有。误用: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指教的,绝无仅有。(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44、(         ):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45、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46、10固执己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误用:如果你们坚持与人民为敌的政策,固执已见,制造事端,那么最后必然会被人民消灭。(句中可用“一意孤行”。)

47、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