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初中
1、(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2、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又害了。”
3、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孔子语录初中)。
5、”(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6、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语录初中)。
8、(翻译)孔子说:“做官如果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求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所爱好的事业。”
9、孔子说:“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10、(孔子语录)有教无类。--出自:孔子《论语》
11、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论语》
1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8、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9、(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1、”(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2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翻译)子贡问孔子说:“ 孔文字(死后)凭什么被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25、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26、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7、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8、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9、”(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2、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34、(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35、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3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7、Keepwhatyousayandcarryoutwhatyoudo.
38、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3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0、(译文)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41、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4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3、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44、(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5、”(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46、”(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47、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孔子《论语》
50、TheKwanTsuisexpressiveofenjoymentwithoutbeinglicentious,andofgriefwithoutbeinghurtfullyexcessive.
5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5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3、(翻译)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音乐的欣赏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54、(翻译)孔子说:“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