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孝
1、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2、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5、中医认为,决定人寿命长短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吃和运动,而是心情。人品好,内能安心,外能收获人间温情,如何不会心情好呢?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其唱得好,必定让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伴随和唱。孔子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所提倡的“与人同乐”的思想,对现在的很多人都有着很深的启迪作用。
8、我们鼎力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9、1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0、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1、(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2、所以孔子教导弟子的:“入则孝,出则敬,谨慎而亲仁,泛爱众,学有余力,则志于文。”对治的,正是这种病。
1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译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5、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16、(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17、(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9、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21、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2、(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24、(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8、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29、(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30、一个人对待兄弟姐妹尚且不能和睦交好,谁能相信他会对朋友真诚友好呢?这样的人又如何交下真心的、有益的朋友呢?
3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2、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3、(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3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3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36、(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37、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8、(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39、(释义)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40、(译文)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41、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42、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4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4、《尚书》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子之道,从来得到世人赞赏。
45、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46、(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4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48、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4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50、(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5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53、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54、(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5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5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57、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出处)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