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62句集锦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62句集锦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1、(11)[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第170页。

2、(1)曹诗图:《孟德斯鸠并非地理环境决定论者——重读〈论法的精神〉》,《科学学研究》,2000年第4期。

3、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4、JaredDiamond,Collapse

5、政治文化形成的最主要基础是自然与社会基础.

6、(28)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3期。(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将地理环境的作用归纳为三种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生理特征的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的心理特征的关系,自然条件与法律和国家政体的关系。《论法的精神》中所包含的任何学说,都不如第14章提出的关于气候对人类影响的学说那样引人注目,孟德斯鸠的精髓就是气候理论。总之,在他看来,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土壤和居住地域的大小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格、道德和精神面貌以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伏尔泰(F.M.Voltaire)疑孟德斯鸠的观点。伏尔泰认为:孟德斯鸠不能解释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在同一国家里,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意大利从古罗马到今天,气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古罗马到今天,意大利经历过多么复杂的经济和政治演变。

8、    自由是人的天性,但真正的自由并不是任意胡来。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由此可见,自由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9、    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应该建立在自由、平等和财产的基础上。自由和平等都是人的天赋权利,人是生而平等和自由的。然而这种平等只是抽象的天赋原则。他说“平等既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同时也是最荒诞不经的事”。所以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是合乎情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公正而且平等地保护他们的法律。

10、(16)林娅:《如何认识传统的地理环境学说》,《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2期。

11、中国主德重德,中国儒家政治文化讲求礼,也讲求法,把礼法关系定位为“德主刑辅”,儒家礼法合一的人治政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注重贤良.其注重礼法德刑的关系.强调礼为本、为体、为主,法为末、为用、为辅.

12、不得不说的是,戴蒙德的涉猎之广,所跨的学科领域之多,都是让人惊讶的。从老本行生物学、生理学,到后来发Nature的生态学,然后地理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等等,都在他的论述范围。他在新几内亚做的其实是鸟类生态,但是在对当地部落的观察中,对文明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3、    伏尔泰的社会政治学说也是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的。他把自然法看作人为法的基础和根据,认为自然法就蕴含在人性之中。他认为,确实存在着一些自然法则,它们是社会的永恒联系和根本的法律。因此,人为法越是接近自然法,社会就越是公正与和谐。就此而言,法律是自然的女儿。

14、(24)江立华、王寓凡:《空间变动与“老漂族”的社会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

15、制度空间可以被视为列斐伏尔口中的“空间的表象”,制度空间是被构想的空间,“这是在任何社会(或生产方式)中的统治的空间”,(26)它体现了统治群体所掌握的知识和意识形态的表象化作用及其介入并改变空间构造的实践影响。(27)换句话说,制度空间规制人的日常生活秩序。它包括正式制度,如宪法;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比如习惯法和各种在民间社会惯用的规定与习俗。中国城乡差别以及行政区划形成的空间差异,比较多的是在制度空间上的差异,比如高考录取分数线在不同省区划定上的不同。这与地理环境没有关系,是政策制定者介入空间的具体实践。

16、(12)皮家胜、罗雪贞:《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辩诬与正名》,《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2期。

17、同时,梁启超也意识到近代科技的普及正在将原有的地理环境逐步打破,看到了人为活动的巨大作用,这是与孟德斯鸠等西方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者有所区别的地方。

18、二是过去对抗自然的能力不强,人们靠天吃饭,所以都城通常要建在一个风调雨顺的地方,以对抗自然灾害,总不能让帝王住在一个需要年年搬家的地方吧?那样生活成本多高呀,也不安全。特别是南方是中国水系的下游,容易积水成灾。而纵观中国自然环境,北方的自然灾害要明显少于南方,有利于都城安全。。

19、虽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命运的影响的思想在科学上远不是新东西。希腊和罗马的著作家早就不止一次谈到过”但就它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而言,则与法国的孟德斯鸠和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有关。(5)毫无疑问,孟德斯鸠(1689~1755)被后人公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20、DavidLivingstone,TheSAGEHandbookofGeographicalKnowledge

21、麦金德地缘政治学说对世界的划分。图片来源:Arnopeters/wikipedia

22、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地理环境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社会变化起决定作用,是决定社会变化的根本因素。

23、不难看出,地理环境与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传统联系遮蔽了空间(space)的社会属性。历史决定论淹没了空间思维,而地理学的霸权消解了空间的社会性。在历史决定论和时间决定论占据主流话语的时代,空间长久缺席。事实上,空间的社会属性高于其自然属性。有些时候,空间甚至可以被视为人的心理效应与心理映射,如“境随心转”所隐喻的那样。

24、当然,随着地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学科各自在实证支持下发展,将两者粗浅而过于普遍地联系起来的早期地理决定论,逐渐失去了地位。政治的归政治,环境的归环境,社会的归社会,心理的归心理,地理仍然是因素之但其重要性被大大削弱、无法“决定”了。

25、这条线决定了西北一侧的省份没法均衡发展全省,只能优先发展重点城市,不然聚集效应都起不来,这条线决定了,在西北一侧炒房,最好先确定自己不是击鼓传花的末位(想想鄂尔多斯吧……),这条线决定了住在西北一侧,别胡思乱想什么包邮。地理位置决定了很多人为改变不了的事。

26、但这都是游戏的设定。真实的历史中,环境或者地理,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乃至可以决定历史走向吗?

27、正确地阐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地理学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应用。毫无疑问,主宰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是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而不能上升为主导的或决定性的因素。

28、地理环境决定论逻辑的非严密之处之一是它并没有明确它所指的“地理环境”的界限。

29、梁启超在各方面对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做了分析的尝试。

30、无独有偶,在上世纪90年代,另外一个学者横空出世,那就是贾尔德·戴蒙德和他的新地理决定论。这个生物学、生态学出身的理科生,却在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将环境和历史发展结合了起来,并回答了著名的“亚力之问”(Yali’sQuestion):为什么西方文明船坚炮利,最后得以统治世界?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的地方就没有这个机会?

31、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诸多学者对斯大林式的反对地理环境决定以及地理环境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产生了诸多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主要集中在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本身的评析和理解,以及对代表人物的地理环境论观点的评析,并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是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一是支持地理环境决定论,其中主张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不存在决定关系的占大多数,但却普遍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生产力、社会存在,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例如有研究认为地理环境决定论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原则的区别,但两者共同之处是都认为物质因素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14)有研究指出孟德斯鸠论述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起着决定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总的来说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特别是无限扩大地理环境的影响,忽视生产方式的作用是错误的。(15)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生产、社会存在起着决定作用,只是其与社会制度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16)有研究认同地理环境决定中间环节,并通过中间环节影响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非直接的。(17)有研究强调地理环境最初通过改变人类行为方式、身体、灵魂、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影响人类,抓住地理环境社会化及身体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之间的“桥梁”作用,可以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决定论所隐含的价值和意义。(18)在一个流变的地理环境里,人是由自然环境以及人们自己的活动所决定的。

32、统治国家的决定因素也应当有所不同:北方民族依靠权力,南方民族依靠宗教,中部民族依靠正义与公平。18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系于气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的观点。

33、国人一次次地大规模从线的东面迁往西面,然而,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时,有人发现,用户们依然从东北到云南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边界,一如1935年中央大学教授书桌上人口分布图的模样。这条线如今被称为“胡焕庸线”。在2009年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它仅次于“珠峰测量”,名列次席。

34、希波克拉底说,“在炎热的低地,通风差、热气旺盛,这些人身材矮小健壮,体液也不均衡……天生缺乏勇气,也不勤劳。而在贫瘠的、干旱、有四季的地方,人们身材健壮高大,也更有激情,自信以及自律。”(OnAirs,Water,Places)支持这种思路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学者也不少,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修昔底德曾将土地和地理位置纳入历史进程,而亚里士多德则用此为希腊人的高尚品性辩护,其中许多都来自于希波克拉底。

35、作为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国家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的时刻,梁启超所做的这一研究与他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紧密结合,带有浓厚的近代中国的特色,在吸收西方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又为本国发展事业直接服务。

36、(20)夏玉珍、姜利标:《社会学中的时空概念与类型范畴——评吉登斯的时空概念与类型》,《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7、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米海洛夫斯基的争论中,普列汉诺夫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人与地理环境的思想体系。他认为来自自然界的力量,也就是地理环境,给予了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智慧。譬如悬崖村村民进村出村的藤梯,便是村民所处地理环境与村民生活智慧匹配的交通工具。地理环境也给予了人类驯化动物、种植植物、冶炼金属等的生产能力。地理环境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是通过生产力间接影响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在普列汉诺夫看来,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是生产力,不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虽然不能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却能够影响社会经济制度主要特点的形成。(10)在承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下,他认为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影响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一个依生产力发展而变化的变量。他指出:“社会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出乎寻常地变化多端的。人的生产力在它的发展中每进一步,这个关系就变化一次。因此,地理环境对社会人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中产生不同的结果。”(11)

38、    共和政体的性质是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它的原则是“品德”;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君主拥有最高权力,不过他依据法律来行使权利,它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性质是个人依据意愿和爱好来治理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39、中国古代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思想亦不在少数,《管子》《礼记》《周礼》的有关记载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如何看待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一种态度,而“天人合一”的思想代表着东方思想家在人类社会早期对人地关系的深入思考。

40、在贫困溯源上,我们很难简单地将悬崖村及其村民的贫困归因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利,或者归因于其在社会空间上与现代社会的脱嵌。悬崖村村民在200余年的时间里,其日常生活的交往局限在与外界交流的藤梯,并形成与其落后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小生态,生活在这个社会小生态的人们与现代社会不仅在时间上缺场(落后),在空间上也是缺场的(贫困)。长久的时空分离和断裂,使悬崖村村民既难融入现代化,更难参与现代化。即使政府投入扶贫资金修建好钢梯,替换下藤梯,方便悬崖村村民和村外面的人进出,但是短时间内,这“钢梯”也难以有效助力较长时间处于前现代社会的悬崖村村民与现代社会的多维度空间接轨而快速脱贫。

41、综上可见,地理环境决定论争论的核心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实质、内涵及范畴,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互动过程与互动方式。

42、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

43、(9)尹以明:《评辛普尔〈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科学》,1986年第1期。

44、嘛,这也暗合了《文明》系列游戏的真意:地理固然重要,但玩家是文明的创造者,能够改变文明进程的,其实是玩家自己。当然,你要有修改器我也拦不住啰。

45、以国家贫困标准和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来看,悬崖村及其村民是十分贫困的。显而易见的是,其贫困与其所处地理环境极其不利有关。问题是:除地理环境因素外,有无其他更为复杂的因素使其长期贫困?本文尝试以悬崖村为切入点,以地理学和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空间(space)维度解析彝族深度贫困的原因。

46、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JeanBodin)认为,气候会影响国民性格和对外政策。高纬度的北部地区和温和的气候为建立以法律和正义为基础的政治体系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同南部气候条件相比,北部地区和山区更有助于形成较为严明的政治纪律,而且南部的气候不能激发主动性。他指出行星对地球上居民有深刻影响,住在世界南方的人受土星的影响,过着宗教修心的生活。住在北方的人受火星的影响,变得好战,善于运用机械装置。住在中部的人受到木星的影响,能在法律的统治下过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理解历史的方法》一书中,系统发展了关于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观点。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东方各民族居于优势地位,接着是以地中海沿海国家,继而是北欧各国的崛起。这一切都来自于地理条件的差异。他的观点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建立地理环境决定论提供了重要基础。

47、他认为,文明必最早生出于地理条件优越之地。中国东南方山水纵横,地形崎岖破碎,交通困难;西北方干燥苦寒,难以生存,故而中华民族生于中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易于安居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中庸的易于融合其他民族的独特民族性格。

48、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地区,是成都和扬州。唐代成都印刷品已有“西川印子”的专称,当时就流传于日本。

49、这些地理特征和人类社会各种特征的联系,受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学理论“启发”之后,更被拓展成了人类适应自然的因果论,甚至进一步为各国的殖民运动和种族主义进行合理化解释——比如,炎热地区的人(特别是非洲黑人)天生就缺乏理智,那么将寒冷地区的智慧带过去、统治他们,就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50、这些思想家的影响可谓深远,也因为这样,不同人群所在的地理环境,演变成了最早的“地图炮”,例如罗马人严肃,希腊人无忧无虑,非洲人狡猾阴险……等等。

51、    在他看来,国家并不是由契约而是由暴力产生的。

52、如果你是《文明》系列的忠实玩家,那这样的感叹你一定不陌生。

53、四是封建社会的帝王迷信,看哪个朝代建立都城的时间短,就认为这个地方不吉利,为了能千秋万代尽量避免这些地方。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臣下箴言,说之前历史上定都南京的朝代没有长久的、不吉利,所以老朱让太子带领一班人重新寻找,可惜朱标早逝,迁都的事就暂时放下了。

54、诚如贾雷德·戴蒙德所言,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并不是什么新的观念。

55、从社会学出发研究人地关系,从地理空间转向社会空间,首先要承认地理空间或地理环境具有多维性,而非单一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土壤等)维度,或者说具体地理位置——地点(place)的维度。

56、支持者们认为人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此论的代表人物有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法国的孟德斯鸠,德国的黑格尔和拉采尔。

57、(29)王卓、张伍呷:《凉山彝族婚姻制度的松动与走向研究——兼析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58、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

59、所以,欧亚社会能够得以发展,是抓住了宏大的地域给予的优势机会,而不是欧洲或者亚洲人天生比美洲或者非洲土著要强。文明就像这样滚雪球,一个优势接着另一个优势,层层放大,最终炼出了钢铁,驾驭了枪炮,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60、作为中国的本土学者,梁启超为引出救国救民之道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民族性格做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中华民族生长于平原之上,缺乏突兀、极端之地形,故形成中庸包容之性格;中国河流多为东西流向,南北易形成较大分异;处于半封闭空间之中,在轻视外来者的同时国家意识单薄。

61、和麦金德一样,戴蒙德也搬出了地图,不过他的论述是,亚欧大陆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大陆形状和地形走向,成为了先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明发展的第一步需要靠农业,农业发展的基础就是驯化合适的物种,亚欧大陆一些地方的气候和地形,为早期的农业提供了基础;而亚欧大陆的地理面积之广、物种多样性之丰富,毫无疑问是农业快速进步的关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