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无还的歇后语上一句
1、油江口听起来总是一个小地方,不适合把荆州的治所放在这里,刘备便改油江口为公安,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此地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但公安毕竟太小了,刘备想自己这个州牧手里至少也得有一个郡吧,他决定亲自去面见孙权,当面提出把南郡的其它地区也让给他。
2、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3、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4、三国已经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我们平时使用的一些谚语歇后语都是出自三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话可不是大人吓唬孩子玩的,它实际上是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的,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少年人容易冲动,看了水浒都去打家劫舍就不好了,而老年人应该“知天命”,再玩弄奸诈权术已经不适合了。三国故事里,类似这样的谚语歇后语数之不清,您知道多少呢?
5、半夜吃黄瓜——无知头尾,意思是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6、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7、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8、俄死自己——恨死隔离,广东话中,“恨”应该为“幸”,同音。有“以……为幸”的意思,也表示很让人羡慕,很羡慕等。
9、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10、用权、用谋、用战甚至偷袭,凡是可以得到荆州,孙权可以都去尝试,所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就成了孙权用谋毁灭刘备人设的前沿阵地,以此争取百姓的支持,可是也确实看出了孙权的不厚道。无奈“君王之道,霸者行迹”。
11、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12、大八佬个长衫——有至系,意思是有就算了,不求那么完美,呵呵。
13、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14、赤疆大姐——费氏,意思是懒得,没必要那样做。
15、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6、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7、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8、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19、另一派意见以鲁肃为代表,认为应该答应刘备的请求。《汉晋春秋》记载,鲁肃建议把南郡的江北部分让给刘备,理由是给曹操树个对手,给自己添个盟友,这才是上计(多操之敌,而自为树d,让之上也)。
20、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21、事情说到到此,可以说刘备与孙权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借与不借之说,只存在一个协议,甚至可以说孙权在借刘备的地盘。
22、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23、刘公个狗——早早吠都好训,训即睡觉,本来有一个目字边,打不出来。
24、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25、解放军吹D打——咪都无咪(意思是什么额都没有)。阳江人把唢呐,号叫做D打。
26、诸葛亮借东风 ———— 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27、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28、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9、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
30、1阳江人个鱼仔——几臭都系新鲜,阳江人把鱼叫做“新鲜”,不管死了多久都叫做“新鲜”,除非是腌过的鱼才叫做咸鱼。
3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32、二叔公捉鳝——跟手来蛇(就来到啦),意思是(坏事)立马就到了
33、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猪八戒初进高老庄——装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