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经典小品集锦
1、2014年春晚开心麻花的小品《扶不扶》成了当年关注最高的语言类节目,沈腾和马丽合作,内容结合了当时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热点。沈腾被马丽饰演的老太太碰瓷,一系列误会解释之后终于获得清白。沈腾饰演的郝建妙语连珠,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正能量十足,获得了观众的赞誉。
2、天地无声、心胸宽广、谁家的事都是我的事、为百姓造福、为社会解忧、专门帮助你们这些个无权无势的弱智群体,(弱势群体)拿你的事当我的事,看谁都像我的儿女们。
3、陈佩斯,朱时茂代表作,凭借本部小品一炮而红,可以说开创了小品的先河。诙谐幽默的对话以及对人物的拿捏都十分到位,笑点十足,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春晚历史上第一部小品,标志着小品的诞生,意义非凡。(100个经典小品集锦)。
4、真的,有“相声大腕儿“说过:“我们宁可要不完善的新,也不要完善的旧“。这是糊涂,知者无畏,由打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这么多老先生把中国语言里边儿能够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摆在这儿了,你无论说什么笑话这里边儿能给你找出来,你用的是这个方法,你用的是这个方法,有现成儿的你不用,你非得抛开了,单凭你一个人你干的过一百多年这么多老前辈的智慧吗?你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好比说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但最起码你要知道什么叫炒勺,哪个叫漏勺。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他娘的谁敢吃呀!?!?……
5、这个作品中,最重要的笑料「薅社会主义羊毛」,它也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
6、没想到老婆从后边一把拉住我说:老公,那个肯定吃不得了,别捡。
7、麦宝心品其实是一个只卖网红爆款的新电商平台,卖的不只是产品,有颜值,有情怀,有故事,有担当,我们将不懈余力让麦宝心品打造成为大家的心里寄托和生活的精神食粮。
8、同事结婚,新娘最后将手捧花传递给伴娘之后,司仪让伴娘跳舞或唱歌,伴娘说今天穿裙子高跟鞋跳舞不方便,然后就听台下喊:那来个倒立!于是全场静了一秒钟后爆笑。。
9、为了控制体重,家里专门买了台电子秤,我每天都要称一称体重。
10、1999年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最火的一年,于是当年的春节晚会就出现了一种全新样式的小品,在主持人崔永元的牵扯下,赵本山和宋丹丹把该说和不该说的实话都抖了出来,包袱一个接一个。可惜的是,平时老练的主持人崔永元,在赵本山、宋丹丹光彩的映衬下,简直有点跟不上趟。
11、这是赵丽蓉第一次在春晚小品舞台上大放异彩,前一年的还没有取得如此的效应。这部小品中,侯耀文饰演的电视导演力图拍摄英雄母亲的正面形象,可赵大娘偏偏不买账,坚持一以贯之的质朴得语言和生活方式,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让人记忆犹新。
12、陈佩斯与朱时茂又一经典之作,“戏中戏”,讲述二人分别扮演主角与配角的故意,一正一邪,一文一武,戏中人物与现实简直无缝链接,完美!!!
13、和老婆在街边散步,我手上捏着一张已揉成一团的传单,
14、白云:黑土向你道歉,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你我还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我的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15、2016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只有7个,小品都不出彩,反倒是岳云鹏、孙越合作的相声《我忍不了》用反讽的方式讲述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现象,让人捧腹大笑又引人深思,两人是老搭档,一唱一和,逗得观众大笑不止。
16、妈呀!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拌娘了!
17、眼睛长的跟丸子似的,耳朵跟饺子似的,鼻子跟蒜似的,头发跟粉丝似的,胡子跟海带似的,豆皮的嘴唇,蚕豆的牙……
18、甲:你不是好人你不是好人你不是好人。乙:你再说十遍。
19、老年人:“我不能告诉你,我要是告诉你现在几点钟,你就会向我表示感谢。这样,话匣子一打开,就不容易收场了。再过一会儿,我们就会一道下飞机。在机场上,你又会请我进咖啡馆,我也会请你到我家去做客,我家里有一个小女儿,她长得很漂亮。于是你就会爱上了她,她也会爱上你,于是你们就会决定结婚。可是,你要知道,我决不会把女儿嫁给一个连手表都没有的穷光蛋。”
20、我考虑许久,暂且把这句话翻译为:“你是个屌丝二代,折腾够了没盼头就去找个富婆吧。”你们觉得对不对?
21、说股市(改编张惠妹《听海》):听,海啸的声音,叹息着股民的伤心,却还不清醒。一定是我们,太拎不清。该逃不逃,该抛不抛,最后都被套进。
22、潘长江虽然称不上是偶像,正是因为他是大众笑星,凭着朴实、幽默的演技打动众人,出人意料地登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宝座。
23、潘长江不仅是个演、唱、跳、翻的好赏,在电影《明天我爱你》中的头片,片尾和插中《姑娘姑娘我爱你》都是他一人所录。
24、您好,这里是商业银行......你的公交卡显示异地消费八千元。
25、闺蜜是个韩剧迷,她老公是个球迷。某天晚上有球赛,他俩因为抢电视机遥控器打了起来。她一气之下找我哭诉,我问她:“电视遥控器最后归谁了?”她边哭边说:“老王。”我疑惑道:“这个老王是谁呀?我怎么没听说过。”她哭的声音更大了:“一个修电视机的……”
26、《我想有个家》是由张惠中执导,焦乃积、张超编剧,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该作品于1992年2月3日在《199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被首次表演。
27、拿扫帚不一定是清洁工,也可能是哈利.波特。
28、我们俩越来越老了,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以前论天儿现在论秒了,下一步我准备带她出去旅旅游,走一走比较大的城市,(崔:“好主意”。)去一趟铁岭。
29、我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气人,当初生你我就不该参与!
30、有一天,有个傻子穿的板板整整的衣服来到一家饭店坐下。服务员过来问:“先生,您吃饭?”傻子说:“那还用说?”“就你一个人?”“那还用说?”“喝二两?”“那还用说?”“来只烧鸡?”“那还用说?”服务员一看他打扮得不像个穷人,估计不会白吃白喝,所以赶忙拿鸡拿菜。啃完烧鸡喝完酒,服务员问:“您吃完了?”“那还用说?”“现在算帐?”“那还用说?”“请您付款。”“那还用说?”“那您倒是给钱哪?”“那还用说?”“你是不是没有钱?”“那还用说?”“你是个傻子吧?”“那还用说?”“滚”“那还用说?”一溜烟的就跑了......
31、李婶怎么是外人呢?她是我内人,老板才是外人。
32、走着走着,哎,前边儿出一问号儿,刘备一蹦“噔楞楞楞楞“,哎,出一蘑菇,把蘑菇吃了,刘备长个儿了.还往前走,又有一个,一问号儿,一碰,出一朵花儿,吃完花儿,刘备一抬手,“
33、这是病人与病人之间在探讨病情,你瞎掺和啥呀你!
34、《真假老师》由著名喜剧演员贾玲、张小斐表演,喜剧大咖出色发挥,效果非常好。贾玲的一举一动一眨眼一皱眉都非常有喜剧的味道,“开学交啥啊,焦头烂脑啊!”等梗观众也是一听便知深有体会,而且贾玲饰演的家政服务人员被抓壮丁假装是孩子家长,莫名让人想起《家有儿女》中刘星犯错之后请人假扮刘梅的桥段。
35、你白天可以把老公当小工使,晚上可不要把小工当老公使。
36、《同桌的你》是赵本山春晚的“最后一秀”,同样是他和小沈阳、王小利等知名弟子合作的小品。小品里,王小利和李琳是小学同学,王小利暗恋李琳,但是没有在一起,多年后王小利带着儿子小沈阳拜访李琳一家,带去一封信,由于王小利文化有限,信中内容词不达意让人啼笑皆非,表达含糊极易引发误会,李琳老公赵本山就被信所误导,但《同桌的你》有趣的是,每一个误会,都是一个段子,让观众忍不住大笑。
37、某人生长在富贵之家,花钱买了个五品官,但不知民间疾苦。一年冬天,他外出巡视。见一乞丐站在寒风中发抖。他觉得很奇怪,就问随从:“这个人身子怎么老是在动弹?”随从道:“因为天冷衣薄而发抖。”此人更觉奇怪,说:“难道抖抖就不冷了吗?”
38、黄宏怕盒饭凉了,就脱了棉大衣盖上。邵峰说:“怪不得导演说最近盒饭一股大衣味儿。”黄宏反驳:“那我还没说大衣一股盒饭味儿呢!”邵峰不依不饶:“你那破大衣,有点盒饭味儿,就等于喷香水了!”
39、请大家安抚好群里的女同事,天干物燥,免得她闹!同时恳请各大美女们,名字不要乱改,会造成大误会的。
40、《吃面条》是小品诞生之初的经典,它也是春晚上第一个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主题的小品。虽然它不过是演员通过对吃面条这一动作的惟妙惟肖的模仿来达到愉悦受众的目的,并没有含有什么深刻的意蕴,但在一个需要笑声、需要放松的年代,它是显得那么稀缺、可贵。
41、“我展开信一看:“孩子,一转眼你离家一年了,今天在邻居的提醒下,我才记得还有你这么一个孩子,我们家搬家了,你猜在哪儿?赶紧回来吧,我们等待你!”(哭)我上哪儿找你们去啊?”
42、马季《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老少乐》。
43、如果有人欺负你,告诉我!我把他的脸打成彩屏的,脑袋打成震动的,耳朵打成和弦的,舌头打成直板的,门牙打成移动的,鼻子打成翻盖的,总之把他捣鼓成二手的!
44、作为“忽悠系列”的第一小品,卖拐无愧于这一系列的开山之作。小品讲述了大忽悠给一个腿被砸断的人做了一副拐,没想到那人直接坐轮椅,于是大忽悠经过一番巧言将这拐卖给了健康的范厨师的故事。小品情节简单,演员表演夸张,将一个骗局娓娓道来,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小品于01年登上春晚舞台,至今已有19年,但那句“谢谢啊“依然能勾起我的回忆。
45、《卖车》是由马丽娟导演,何庆魁、宫凯波编剧,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表演的小品,该小品于2002年2月11日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
46、赵丽蓉老师与巩汉林表演作品,同样是一部带有讥讽意义的作品,商家的虚假宣传,价格虚高。
47、由小品王赵丽蓉老师,候耀文表演。带有讥讽意义的一部小品(媒体为了新闻,虚假采访)。
48、走了好一会终于看到个垃圾桶,我赶紧跑过去想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