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50句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4、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5、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论语经典50句)。
6、(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9、 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10、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译文)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13、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指智者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
14、第三期:胡适《西游记》考证|高考必考名著③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8、简析:君子不会以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就废弃他的言论。
19、是啊,2000多年的东西了,《论语》是最好的古代经典,它讲述了为人的基本准则。尽管完成于2500年前,《论语》却超越了时代和体制的差别.书中讲述的处世之道和思想等历久而弥新。
20、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21、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22、翻译: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23、07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5、译: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2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2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30、君子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31、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赶得上的,才是应该努力争取的。
32、(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33、简析:三军可丧失他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4、译: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35、0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7、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39、(译文)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40、(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1、值此孔子诞辰2572周年之际,为您精选《论语》经典50句与诸君共享,其不但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与智慧,更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更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助力形成您的君子人格。
42、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43、第二期:《红楼梦》99位人物简述,迅速了解红楼梦|高考必考名著②
4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45、(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46、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4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8、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49、(讲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5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51、译: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3、(译文)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54、(译文)《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55、译: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