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叔本华的书92句集锦

叔本华的书92句集锦

叔本华的书

1、(115):抱怨卑贱的目的毫无用处,因为无论人们说什么,都是他们支配着整个世界,我们用不着抱怨世俗目的的低下--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叔本华的书)。

2、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就越发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因此,在挑选阅读物的时候,掌握识别什么‘不’应该读的艺术就成了至为重要的事情。这一艺术就在于别碰那些无论何时刚好吸引住最多读者注意的读物——原因恰恰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捧读它们,不管这些是宣扬政治、文学主张的小册,抑或是小说、诗歌等。这些东西轰动一时,甚至在其寿命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最后的一年竟然可以多次印刷。并且,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那些写给傻瓜看的东西总能找到大群的读者;而我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只有这些人的著作才能给我们以熏陶和教益。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3、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叔本华思想随笔》是从《叔本华全集》卷卷4中选取了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10篇随笔,论教育、论天才、论美、心理散论、论命运、论性爱等。这些随笔集中反映了著者对教育、天才、审美、命运、性爱等问题的独到见地,处处闪烁着叔本华思想的智慧之光。

4、我们了解人性,是要充分的在各种人性之间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模清人性现加以利用,让自己更好的办事,在事业上能走得更远,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的性格,就像大家说的会察言观色,会来事儿,会做人。

5、(147):在圣经《旧约》里,贤哲们的说法同样令人莫衷一是:“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烦恼。”在这里,我不会忽略提及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由于仅仅具备了那常规的、有限的智力配给,所以,他们并没有精神智力上的要求,他们也就是德语里的“菲利斯坦人”。--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6、期望读者记住他所读过的所有东西就等于期望他的肚子留住他所吃过的所有食物。食物和书籍是读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赖以为生的东西,这些使他成了此刻的样子。但是,正如人的身体只吸收与身体同类的食物,同样,每一个人也只‘记住’让他感到‘兴趣’的事情,亦即与他的总体思想或者利益目标相符的东西。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利益目标,但却很少人会有近似于总体思想的东西。所以,人们对事情不会有客观的兴趣,他们所读的东西因此原因不会结出果实:因为他们留不住所读过的任何东西。

7、许多文人,非常可恶又狡猾,他们不愿他人企求高尚的趣味和真正的修养,而集中笔触很巧妙地引诱人来读时髦的新书,以期在交际场中有谈话的资料。如斯宾德连、布维及尤金·舒等人都很能投机,而名噪一时。这种为赚取稿费的作品,无时无地都存在着,并且数量很多。这些书的读者真是可怜极了,他们以为读那些平庸作家的新作品是他们的义务,因此而不读古今中外的少数杰出作家的名着,仅仅知道他们的名姓而已——尤其那些每日出版的通俗刊物更是狡猾,能使人浪费宝贵的时光,以致无暇读真正有益于修养的作品。

8、正如地球的岩石层逐层依次保存着以往年代的生物躯壳,同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按照时间顺序保存着以往年代的错误观点及其陈述——这些东西曾几何时,就像那些以往年代的生物一样,活蹦乱跳、得意于一时,并且也确实造成了一定的轰动。但现在它们却化石般的一动不动呆在图书架上,也只有研究古籍的人才会向它们打量一眼。

9、(101):所谓学者,就是在书本里做学问的人。而思想家或天才则是径直深入自然之书的人,正是他们启迪了整个世界,并使人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叔本华

10、(9):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11、(159):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叔本华

12、在中国如果说写人性,我想近代里没有人比鲁迅更会写人性了。虽然鲁迅出生的年代不太好,也正基于这个年代,才会产生出鲁迅的思想,是个人的不幸,却是人类的幸。

13、(162):当一个人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他相信,某些事必然会发生,只因为他不希望它们发生,而他希望发生的那些事情却永远不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就称之为“自暴自弃”。--叔本华

14、(106):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叔本华

15、(97):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另外,对他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6、(59):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17、”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

18、(132):因此,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9、(51):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0、(25):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叔本华

21、他谈过恋爱;每天阅读伦敦《泰晤士报》;脾气火暴,曾把―女裁缝推下楼梯,因此需付终生补偿。在她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obitanusabitonus)。

22、(38):虚荣与骄傲间有着下列的不同:骄傲是自己对自身在某特殊反面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而虚荣是引起他人对自己有这种信任的欲望,通常也秘密希望自己有此确信。骄傲是一种内在的活动,是人对自己直接的认识。虚荣是人希望自己在间接地获得这种认识。所以自负的人常是多话的,不然就是沉默而骄傲的。--叔本华

23、社会就是一所学校,让你充分了解,又让自己也身陷其中,都是里面的一分子。

24、(83):通常“骄傲”总是受到指责,可是我想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叔本华

25、商战小说:《青瓷》改编成了电视剧,但看原著更真实。

26、很多人之所以读不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由于这些人只会照着字面寻找意思,而尼采的重要性,却完全在于他那些格言式的句子无意识地揭示了很多别的意思。

27、ArthurSchopenhauer汉语一般音译成“阿图尔·叔本华”,是根据德语发音音译的,firstname你不用学,只要学会读他的姓即可,音似“书盆好屋呃”/ʃoːpm̩haʊɐ/.如果你学过德语,这个字的拼写应该是过目不忘的,拼写和读音都很规则。

28、Wearelikelambsinafield,disportingthemselvesundertheeyeofthebutcher,whochoosesoutfirstoneandthenanotherforhisprey.SoitisthatinourgooddaysweareallunconsciousoftheevilFatemayhavepresentlyinstoreforus–sickness,poverty,mutilation,lossofsightorreason.

29、(31):人在一生当中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本文,在往后的三十年,则不断地在本文中加添注释。--叔本华

30、“希望是最大的祸害,真理是我们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种错误,真理的敌人不是谎言而是深信不疑,死亡的最终报酬是不会再死一次。” —— 尼采

31、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思想所引起我的赞叹、爱慕,给予我的精神愉悦,也只有中医的理论及实践可堪相比。两者都是那样的深邃、朴实、直接,其根本观点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以后有机会,笔者或许会把这方面的体会公诸同好呢。

32、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schopenhauer/

33、事实上,痛苦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只有经过这一净化过程才会神圣化,亦即从生存意欲的苦海中回头。

34、(79):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让他们清楚这一点。--叔本华

35、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邂逅”叔本华的,并为之“惊艳”,虽然那是在街边买到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台湾节译本,译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后,我以能阅读叔本华、茨威格的原文为享受目标。托玛斯·曼津津乐道的“斜躺在沙发上整天阅读叔本华”的美妙感觉,肯定是得到个中三昧而发。

36、叔本华认为,无论主张是对还是错,所谓辩论,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战中,大力维护自己的主张。

37、在这样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如若你能遇到真挚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时候,我们连对自己真诚都做不到。所以,无需苛责别人,人性本就复杂奇怪。

38、如果在买书的同时又能买到阅读这些书的时间,那该有多好!但是,人们经常把购买书籍错误地等同于吸收和掌握这些书籍的内容。

39、(103):在遭遇到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不幸时,我们不可以允许自己这样想:事情本来可以有另外的结局,更加不可以设想我们本来可以阻止这一不幸的发生。因为这种想法只能加剧痛苦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因此也就是在折磨自己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叔本华

40、自信,这是从勇敢派生的道德,这怎么能做到?去“解救人的过往,改造一切‘既已如此’,直到意志说:‘我想要的就是这样’!”(同上,215页)。

41、《叔本华静心课》是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最具代表性言论的结集,从叔本华的不同著作中选摘了两百余条格言式语句,用来阐述十个不同的主题:认识自己、清醒、冷静力、生死、读书与思考、出世与入世、修炼心灵、孤独、理智与情感、悲悯等。叔本华超越了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等种种界限,总能将自己清醒的思考以最优美的方式呈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点出事物的本质,一语道破这个世界的秘密。本书的译者是享誉两岸三地的叔本华翻译和研究专家。

42、(167):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43、(102):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叔本华

44、慎思明辨,哲学之本。荀子曰:“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叔本华亦曰,真正优秀的人“具有足够的智慧,不会去说些荒谬的事,也不会因此而蒙羞,他们所争的是道理而非权力,他们会听取并思考他人所陈述的理由,最后,他们重视真实,乐于聆听好的道理,即使是出于对手之口。此外,如果正确不是站在他们那一边,他们也有足够的意愿去承受自己是错误的事实”。东西哲人,心同理同。以此心此理读此书,思过半矣。

45、在中国如果说写人性,我想近代里没有人比鲁迅更会写人性了。虽然鲁迅出生的年代不太好,也正基于这个年代,才会产生出鲁迅的思想,是个人的不幸,却是人类的幸。

46、这同样适用于尼采对黑格尔所谓思辨辩证法的厌恶:“你们由此会猜想到,我这里所涉及的,并不是所谓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我所搁置的这种对立,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认识论被套牢在文法(人民的形而上学)之中”(同上,300页)。在这里,尼采把文法(暗指语言-意识)与形而上学联系起来,这些都成了他批判的靶子。于是,在尼采这里,哲学连同形而上学都成了“贬义词”。尼采还暗含这样的思想:人们通常所说的“现象世界”来自平庸肤浅而不真实的目光,如果返回恰如其分的“爱智慧”目光,现象世界应该就是事物本身,而这事物本身,就是差异或者某一视角之中的世界。

47、叔本华8岁那年,奉父命在法国巴黎学习了三年的法语。据他自己称,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欢乐时光。之后,他回到了汉堡的父母身边,并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进入到一所商业学校读书,以便将来能继承父业。由于叔本华的父亲是商界名流,母亲又与文艺界人士素有往来,所以他家中常有名人雅士来往。也许就是因为这种环境,使得叔本华开始嫌恶商业生活的庸俗和那种世俗味道,心里从此便埋下了做学问的种子。可是,叔本华的父亲坚信文人多穷的观念,坚持不让其独子弃商从文。

48、1814年叔本华离开母亲,移居德累斯顿。在那里,他勤奋著作,坚持不懈,终于用四年工夫写成了建立体系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在给出版商的信中写道:“我的著作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并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体系,因为这不是对某种已有的哲学体系的新的阐发,而是将一系列迄今还未有人想到过的思想最高度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哲学体系。”1819年初,叔本华的这一著作出版了,然而,这部倾注心血的作品并没有引起他所预想的轰动,一年半的时间内只卖出去了140本书,其余的都报废了,这使得他心灰意冷。之后,他还去柏林大学讲授他的哲学体系,可惜听者寥寥。1831年8月的一场鼠疫迫使叔本华逃离了柏林,这一沉寂便是20个春秋。直到1851年,人们在读到他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充》时,才恍然大悟,认为叔本华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于是,叔本华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下子高大起来,叔本华热一下子便席卷了全德的中产阶层。一直滞销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立即成了抢手货,迅速销售一空。可是,这时候的叔本华已是一个老人了。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后,像往常一样独自坐着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时之后,当佣人再次进来时,发现他已经倚靠在沙发的一角,永远地睡着了。

49、(176):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哈哈哈,这个翻译好好笑,有点绷不住脸,竟然翻译成跑马)--叔本华《不知道》

50、任何人的思考都有原因,叔本华将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纯粹性思考和主观性思考。主观性思考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引发的思考兴趣。纯粹性思考是对宇宙万物产生的兴趣,这类人的思考就像呼吸与眨眼睛一样,纯属生理现象,叔本华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拥有纯粹性思考之人的赞扬。叔本华谴责很多作者写书时并不进行思考,其书也不可能为读者带来真正的营养,这真正的营养是什么呢?就是思考。以“生存”这个问题为例,除极少数的人外,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感悟,甚至尽量避开它,觉得与其讨论此问题,倒不如把这些心思用在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事情上。或者,仅取俗世哲学的一个体系,来满足大众。讲问题总是采用模糊化的方式打太极。

51、(153):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叔本华

52、(77):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53、深山灵澍·姚学礼新山水画展在深圳书法院成功举办

54、(94):最好的礼物通常最不被人赏识;世上的大部分人,把最坏的视为最好。--叔本华

55、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先生谈论阅读的经典之作——它流畅而尖锐,自负但凝练,生动并优美,古老却又如此的熟悉。

56、(82):但是,“现在”往往一转眼即成过去。“未来”又茫然不可知。所以,个体的生存从形式方面来看,是不断地被埋葬在死亡的过去中,是一连串的死亡。--叔本华

57、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58、既然自然科学只是对于因果律进行研究,而未探讨因果律背后的驱动,那么自然科学研究的就只是表象,而没有触及本质,本质是什么?本质是自然力,自然力被作者称为意志。通常认为,意志是高等生物才有的东西,但是叔本华认为,不管是生命现象,还是物理现象,都受到意志支配。比如动物的进食、消化、分泌、排泄;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物理上的磁铁的两极相吸,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下落等等,都是靠背后的意志在驱动。在不同的物上,意志表现出不同的级别,无机界、有机界、植物界、动物界,意志的级别由低到高。

59、(190):不受激情感动的日常生活是冗长无味的。一但有了激情,生活中却又充满了苦痛。--亚瑟·叔本华

60、(169):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不要有什么想法就立马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叔本华

61、有的高中生,本来学习非常好,但是读了叔本华和尼采后,成了重度抑郁症,还差点自杀了。

6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aii9GjZoqqcCt2-9R2fzQ提取码:jkn6 书名:叔本华静心课

63、*https://www.atlasofplaces.com/essays/on-the-sufferings-of-the-world/

64、(127):能够遗传后世的声名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得也就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期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却似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65、(187):生命是向死亡讨来的借贷,而睡眠,不过是缴付利息。英译:Sleepistheinterestwehavetopayonthecapitalwhichiscalledinatdeath;andthehighertherateofinterestandthemoreregularlyitispaid,thefurtherthedateofredemptionispostponed.--亚瑟·叔本华

66、哲学的故事(最经典的哲学入门读物,让深奥的哲学立刻生动起来)

67、(20):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叔本华

68、刘大悲,原名刘崎,湖南攸县人。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先后执教于台湾多所高校,并从事译述工作。有译著《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即《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选集》等。

69、官场小说:《沧浪之水》,改编成了电视剧《岁月》,小说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更真实。

70、叔本华讲述辩论艺术的传世原著,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出版。

71、(114):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叔本华

72、我们有两种历史:政治的历史和文字、艺术的历史,前者是意欲的历史,后者则是智力的历史。所以,政治的历史从头到尾读来让人担忧不安,甚至是惊心动魄。整部这样的历史无一例外都是充斥着恐惧、困苦、欺骗和大规模的谋杀。而文字、艺术的历史却读来让人愉快和开朗,哪怕它记录了人们曾经走过的弯路。这种智力历史的主要分支是哲学史:它是智力历史的基本低音,其发出的鸣响甚至传到其他的历史中去,并且,在别的历史中也从根本上主导着观点和看法。所以,正确理解的话,哲学也是一种至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虽然它作用的过程相当缓慢。

73、(152):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的话,这一概念(自由)是一个消极的概念。--叔本华

74、既然有了这个“十分之九”原则,选择书也是一件费心的事情了,稍有不慎就会读了劣书。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决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本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宗教,还是小说、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写作的人常会受大众欢迎。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读伟人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75、还有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里面的各色人性,尤其是刘冰这个角色体现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性格。

76、本书《叔本华的辩论艺术》正是哲学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发挥作用的明证之一。在叔本华的铺陈与举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特性以及人与人互动时可能的反应与局限所在。通过本书的哲学分析与观照,我们可以从思辨的层面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他者、认识群众——简言之,我们可以从其中读出“人性”。

77、(61):越是内心里有欠缺,他越是希望在别人眼里被看作幸运儿。--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78、当初翻译叔本华的著作,并没想到能够出版。现在这些曲高和寡的书竞有幸一版再版,已经相当难得。至此,笔者夫复何求?

79、(32):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叔本华

80、(14):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叔本华

81、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82、与其说“存在开始于每个瞬间”(同上,236页),不如说记住瞬间并体验当下,才体验到存在的价值,这会揭示很多被我们所忽视了的价值。

83、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为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大抵来说,目前十分之九的书籍是专以骗钱为目的的。为了这种目的,作者、评论家和出版商,不惜同流合污,朋比为奸。

84、叔本华,尼采,还有萨特,海德格尔的哲学书籍,读了以后容易让人的变得抑郁。

85、(126):懦弱和胆怯暴露了我们对于自身关注过多。--叔本华

86、(45):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87、社会就是一所学校,让你充分了解,又让自己也身陷其中,都是里面的一分子。

88、(17):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89、尼采创造了一种不好定位的新文体。这种新文体完全随着新念头的旋转而旋转,它类似某种性灵似的东西。例如,他说要解救偶然性,这很像是一种自主地抓住的能力,似乎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在于“我认为它重要”。没有“我认为”,它就毫无意义地滑过去了,根本不值一提。

90、除了作者毫无思考的原因之外,叔本华还谴责文艺杂志助纣为虐没有维持好“胜优汰劣”的职责。众多的出版商和作者串通一气,只为了钱而进行出版。

91、(177):虽然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阅读和学习,但随意安排自己思考却的确非自己力所能为。也就是说,正如火的燃烧需要通风才能开始和延续,同样,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须由我们对思考对象的兴趣所激发和维持。而这种兴趣可以是纯粹客观的,也可以只是因主体的利益而起。只有在涉及个人事务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因主体而起的兴趣;要对事物提起客观兴趣,那只有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这样的头脑,思考对他们来说也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但这类人却是相当稀有的。所以,大多数的学究很少对事物感受到客观的兴趣。--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