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演讲稿
1、历史是活态的,这份担当也是要继承的。梁启超曾曰“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大旗终要我们擎起。历史存在于继承,文明辉煌于开拓。我们要担当的,当是一份责任!当我们也拥有勇气、信念和智慧时,我相信,我们定能为国担当,使中华于今世闪耀无尽的光芒!
2、我们坚信,只要志存高远,博学笃志,总有一天也会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诗篇。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今,有许许多多游手好闲的人,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了,到头来什么事都不会做,一事无成,甚至怨天尤人!在一些人眼中,随手丢一张纸屑,随地吐一口痰算不了什么,小事一桩!但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行为,全中国十三亿人,每个人都丢一张纸屑,吐一口痰,那就有十三亿纸屑和痰,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善事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做。恶事不要因为它小而去做,集小善则为大善,集小恶则成大恶,
4、在《西线无战事》里,导演根本不关注谁是英雄,不在意哪方胜利,也没打算评判这场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而是以上帝的视角,平等地展现敌我双方每个生命的人性,提醒观众不要把在战争里死去的士兵,淡化成一个个没有生命的符号,每个死亡士兵的身后,都有一个家庭和无数双哭泣的眼睛,在战争里没有什么自豪感,只有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自我的无尽深渊。
5、无论这个时代如何变迁,改变世界都需要青年的力量。路途虽不平坦,或许还有荆棘,但请相信,我们终有最后成功之日。担负起吾辈之责任,此身尚存,此志不移。青年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惟以吾辈之担当,方能实现中国强盛之大业。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作文4无论是小学生行为守则里还是少先队队歌,都有热爱祖国,在我的概念里,祖国在哪里?看不见啊,那就是写写的,既不发生战争,也没重大外事活动,我怎么会跟伟大的祖国的荣辱有关。读了高校长的演讲稿,我才知道,就像语文书里写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妈妈说的“荀子劝学里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原来,我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大事,都能提到爱国的高度。
6、电影一开始,展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打时,一个年轻的德国士兵亨瑞奇葛柏,在一边苟且一边前进中,与敌人厮杀时牺牲了。也许你想不到,士兵战死沙场后的最大剩余价值,是他身上的那套军服。被前线男人们扒拉下来后,经过后方女工们的浆洗和缝补,又做成了漂亮的制服,三年后这套军服发给了新兵保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演讲稿)。
7、捧一杯香茗,细翻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的画卷,每一个画面都沉淀了那个时代的厚重与激扬,每一页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高洁光辉。似乎无论在哪个时代,总会有这样一群爱国志士,他们不畏强权,不惧豺狼,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人民的幸福与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歌。
8、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
9、其实,世界历史上不无青春的担当,他们都熠熠生辉,光照历史,激励后人。
10、捧一杯香茗,细翻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的画卷,每一个画面都沉淀了那个时代的厚重与激扬,每一页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高洁光辉。似乎无论在哪个时代,总会有这样一群爱国志士,他们不畏强权,不惧豺狼,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人民的幸福与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歌。
11、历史上还有许多人,用他们的担当铸就了今天中国的灵魂:林则徐,于列强横行之时,万里销烟,雄壮虎门,壮我国人!是他,冷对昏君,怒对贪官,担当起“开眼看世界”的责任。是他,含恨被贬,忠而被忘,仍心念强国图存的责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拥有的是一颗英武的民族魂!
1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人们熟知的名言,现在常有人把它说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词之改,看似无伤于原意,其实是丢掉了原话的根本精神。
13、他以古文的文体、恳切的言辞、激昂的语调,表现出他对参军的向往和保卫祖国的壮志雄心。最后林同学也希望各位报名参军的同学“这几日,应食之淡,防其病,寝之足”,并且祝大家体检每关都顺顺利利。
14、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15、“中国之大,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爱国学生挺身而出。1935年12月9号,北平大中学生在中国共产d领导下,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游行示威,并勇敢地同反动军警展开搏斗,随后运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得到全国民众的有力支持,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6、高震东老师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的演讲。“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呢?
17、平日里,为班级争光就是不违反学校的校规校纪,就是团结同学,不为班级抹黑;服从老师的安排,不与老师顶撞,配合工作就是为班级争光彩;餐厅里,与人礼让,排队就餐,文明用餐就是为班级争光彩。
18、 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兽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19、他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两颗黑珍珠一样,半圆形的耳朵摸起来毛茸茸的,两瓣嘴微微上扬,像是吃了蜜。又像是得到了妈妈的表扬,他圆滚滚的肚子软绵绵的,像一个枕头一样。他身上披着一件火红的衣服,就像一件红红的战袍,显得威风凛凛。我家的小猴子既呆萌可爱,又威武霸气,非常讨人喜爱!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美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从古到今,有无数仁人志士在践行着这一做人的准则,他们便是中国的脊梁。
21、仪式上,八年级学生代表邢云昊进行了国旗下的主题演讲。他用历史中的卫国名将、文人墨客告诉大家:“作为21世纪新新人类的我们,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奉献的人,要像岳飞一样有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像鲁迅一样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像周恩来一样一生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2、是谁在浓烟滚滚的虎门坚定的执守着?是硝烟英雄林则徐。面对着列强的侵略,英国为了彻底打垮中国,不惜用毒品来控制中国,鸦片的泛滥,让中国不堪一击。林则徐承担起了中国的命运,不畏艰险,亲自硝烟,挽救了中国。正是因为他勇于担当起国家赋予他的职责,不畏强权,忠于国家,一心想让祖国富强起来,保卫祖国的勇气,才挽救了临近灭亡的中国,才得以让我们拥有平和宁静的中国,富强的中国。学会担当,需要勇气。
23、走向最远的方向,哪怕前途迷茫;抱着最大的希望,哪怕山穷水尽;坚持最强的意志,哪怕刀山火海;做好最坏的打算,哪怕重头再来!就算不是每个“对不起”都能换来一句“没关系”,但只要敢担当,世界会更美丽!
24、周一:我校区部分教师,外出参加2020年南宁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竞赛展示活动;周二下午: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会议内容分为三项,分别是:2020年南宁市微型课题动员;教师信息化0培训工作指导和希沃白板应用能力培训;周三下午:全体中层干部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对我校区义务教育均衡材料进行检查;周四上午:南宁市教育局谢海琼副局长带领各直属学校校长约80人的考察团,来我校区进行直属新建新投入使用学校调研交流活动;晚上,政教处召开第三届班主任节家委代表动员大会;周周四:教务处安排语文、数学学科的校内公开课。教务处每周举行的校内公开课,目的是为了让老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希望老师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25、我的学校跟高校长的学校一样,有三千多人,但是在我的周围却有很多不文明的事,“看见教过自己的老师就当不认识;上课不认真听讲,在教室里乱转,等等”,这些以往我都以为大不了就是,不懂礼貌不遵守课堂纪律,但是经高校长一讲,如果我们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走出国门,走上社会,就影响中国的整体形象,影响社会的整体素质,那该是多大的罪过啊。
26、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辗转飘零,好不容易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盖起了几间简陋的茅屋。孰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着“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窘境,他没有哀叹生活的艰难,没有哀叹命运的不公,而是面向苍穹,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衣不动安如山!”多么伟大的胸怀!凄风苦雨中,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他们也一定也像自己一样居无定所,一定也像自己一样不得温饱吧,那么,我能做什么呢?如果能用我的牺牲换来天下寒士的安居,我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
27、军人们捍卫祖国的每寸山河,让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享受着比边防战士优越的生活条件,更要时刻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8、或许,当辽阔的教学楼筑起隔绝与外界嘈杂的屏障,当幽寂的小路上,漫步了三三两两手捧书本的身影,我们在身旁的幽径上,有所担当,担当起那份所谓的“未来的希望”。
29、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不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删除!
30、你以为敌人就没有人性需求吗?在一次近身肉搏时,保罗连捅对方几刀后,看到痛苦求生的敌人,唤醒了保罗的同理心,赶紧爬过去救敌人,结果敌人还是死在了自己手里。保罗摸到他口袋里一堆证件,打开一看,敌人也只不过是一位印刷厂的工人,怀里还揣着妻儿的相片。保罗开始痛恨自己,我们为什么要互相厮杀?揩去敌人脸上的血迹,保罗趴在敌人身上,向他保证会帮他把照片带回家。
31、家国天下,爱国如家。不忘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常念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32、上周值周班是初2020级(3)班,班主任韦春雪老师,副班主任黄春燕老师。他们班级的谭又嘉和陈彦孜两位同学,向我们讲述了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把宪法放在心中,要学会使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要学会遵守宪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在班级值周期间,礼仪岗的同学们按时到岗到位,工作认真负责,值周工作顺利完成,值得表扬!
33、勇于担当,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无怨无悔;勇于担当,是礼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勇于担当,还是陈贤妹在十八个冷漠的路人之后抱起小悦悦的善良;勇于担当,更是“仁义哥”在肇事后坚持送老人去医院的执着与勇气!
34、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现在身为学生的我们在一个班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班里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为班级的成长,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常说“班级要拧成一股绳”,而拧成这绳的一根一根的细丝,就是每个同学。因此,我们每位同学要为班级的进步,合力拼搏,贡献力量。
35、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36、而身为年轻人,我也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为中国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把力。其实,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有担当的青年人,他们的事迹,光耀史册,激励后人。“骠骑将军”霍去病17岁便立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圣女”贞德16岁便高扬“自由民族主义”的旗帜,少女乔紫薇15岁便获得“英特尔国际科学与技术”最高奖……他们青春年少就肩负重担,只争朝夕,猛力向前,为推动国家之富强、民族之进步而奋斗。同样是青春激扬的年代,在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青年学生发出了激昂的呐喊——“四万万人同声唱,甘为民族赴火场”。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38、当秋风萧瑟的吹来,带走树杈上奄奄一息的萎靡不振的枯叶,于我们心里何不禁发出“宛如秋悲,胜似秋殇”的感慨,思绪回归,却又不得以面对惨酷的现实,一科科强差人意的分数,加之名次的“突飞猛下”使我的心不由得坠入谷底。譬如一叶孤舟在黑暗中朝着灯塔的方向行驶,却忽的起了一层大雾,遮蔽万物,随之遮蔽了灯塔微弱的光亮。望着同学们笑靥如花的面孔,不由得又一阵感伤,但窗外那一缕秋日之光,点燃了我生命地希望,即便再苦再大再痛的打击,我也要有所担当,担当起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在逆境中成型。
3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铿锵的誓言,这是勇士的风骨。
40、 (2)“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指出保天下是保国的基础。
41、 春天足迹在那里,就在这些清香的,新鲜的,芬芳的,美丽的味道里
42、 从区分保国和保天下,进而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见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主要是指在维护文化、社会道德风气方面人人有责,是文化和道德的担当。这一点对于了解儒学十分重要。有一种认识,认为儒家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为实现此志,只有依附于当时之统治者,出仕为官。这是一种误解。儒家入世,关心时事和民族、国家安危,有治国平天下之志,然而并非一意追求做官。孔子处于礼崩乐坏的乱世,志在使天下无道改变为天下有道,周游列国。说“我待贾者也”,“苟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迫切期望有出仕为政的机会。然在不得诸侯信用时,他回答“子奚不为政?”的问题说,“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并非只认出仕为官一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不论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其精神在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而不在追求官位。顾炎武区分保国和保天下,则是说明谋政保国需要有条件。在位,才有机会参与,即所谓“肉食者谋之”。而保天下,维护文化、社会道德风气方面,则人人有责。突出表现了儒者在道德、文化方面的担当精神。
43、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昆山人(今属江苏省)。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青年时常议论朝纲,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44、选择了当兵,也就选择了吃苦。从南到北,从安逸的大学生活,到部队的摸爬滚打,从张扬个性到令行禁止。只有艰苦的环境才能锤炼军人的意志,严峻的考验才能浇铸军人的风骨,火热的军营最能坚定人生的信念。
45、回家是每次战争里,每个战士的愿望,很多人被洗脑,以为有国才有家,其实“家”是自然形成的,而“国”是阶级的产物,哪个在前面不言而喻。让百姓安全的是你的“家”,那才是你需要去维护和经营的,而“国”是政治机器,是某个统治政府的家,发动战争一定是统治阶级为了获得利益。
46、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不久便占领东三省。1935年,日本又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分裂和灭亡中国。面对日本的步步侵逼,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加紧围剿红军,对日本一味妥协退让。
47、接下来,年级组长刘庆来发表了主题讲话。在讲话中,他结合最近的“华为事件”,用真实案例去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具体内涵。他要求同学们:青春正当,就应该去拼搏、去践行、去前进、去寻找幸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是由拼搏与坚持凝结出来的。
48、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49、青春的旋律是热烈激扬的,它可以谱一曲盛世华章。青春,如一缕阳光,可以照亮黑暗;又如一缕清风,可以吹走阴霾。“90后”的我们又该怎样担当起中国改革发展的重任,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呢?
50、初2020级(4)班黄颖、黄钰、何冰颖、刘宇清同学在进行国旗下的讲话
51、 顾炎武之后,清代一些儒士发挥“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说:
52、“捡起一张废纸,节约每一次的洗脸水”多么小的事啊,哪一天在我周围不发生呢?可是如果想到蝴蝶效应的话,多少棵大树,多少淡水资源,被我们浪费,完全违背电视里经常提起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
5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54、战争中凡是主动进攻的一方,不管口头上怎么宣扬,都逃不掉两点:要么是企图从挨打的那方抢来些利益,要么就是借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总之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春秋战国时,打仗都是贵族人自备兵马全家出动,不关老百姓的事。
55、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56、 把国家的安定,政权的稳固,建立在进行教化,提高人们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是中华文化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大智慧和优秀传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说足食、足兵、民信三项立国的要素,必不得已而要去其则去兵、去食,“民无信不立”。《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孟子见梁惠王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指出“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都是强调人们的道德自觉和良好的社会道德是立国之基。顾炎武明确地区分保国和保天下,并说明二者的关系,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挥。
57、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突然发现现在有些同学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那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珍惜,还挑三拣不懂得珍惜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影片中还有很多像伍万里,伍千里一样的英雄,为了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58、 (3)“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提出维护社会道德,保天下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