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原文及译文
1、译文:因为对方有势力而极力巴结的人,一旦对方失势,交情也就说断就断了;因为对方有财帛利益而去结交的人,一旦对方利益散去,所谓朋友间的情谊也随风而散了。
2、当时,奸邪的坏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没有守仁的话,东南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世宗深知此事。刚刚即位,就立刻召守仁入朝受封。大学士杨廷和王琼不和,守仁铲平盗贼,都把功劳归于王琼,廷和不高兴,大臣也有很多嫉妒他的功劳。因此就让守仁做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去任职,请求回家探亲。
3、时间:2020年2月19-21日(正月26-28)
4、译文: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木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幺地方为止呢?
5、译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人,是聪明人;能在看到自己弱点的同时改正并战胜这个弱点的人,是真勇士;自暴自弃,怀疑自己的潜能的人,是将长期卑下的精神和灵魂;相信自己,自强不息的人,终将获得胜利和无比的成功。
6、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儒家思想体系中的至高荣誉)。(王阳明心学原文及译文)。
7、原文节选: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8、09月19-20日《阳明心学智慧》杭州10月28-29日《阳明心学智慧》杭州11月21-22日《阳明心学智慧》杭州
9、本书由百万册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从心学著作中精心挑选出99句至理箴言,将晦涩难懂的阳明心学浓缩成了一本通俗易懂、可以每天习练的随身读物。
10、本文名为尊经阁作记,实际上只有结尾一段,用极为概括的语言涉及这个阁的有关方面,绝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阐述作者的哲学思想,即“心外无物”的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文章。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评论:“阳明先生一生训人,以良知良能,根究心性,于此记略,已具备矣。”可以说,本文是浓缩了的阳明学说的全貌。
11、王阳明面对继母的无礼,既非逆来顺受,也非奋力抗争,而是在黑与白之间,找到一条变通之路,以智巧取。
12、本书结合两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史,生动讲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讲述了王阳明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创建心学的历程。
13、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
14、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儿子哭闹,她就哄儿子:“你先回去,晚上杀猪给你吃。”晚上,曾子抓猪来杀。她妻子阻止他说:“我只是跟儿子开个玩笑。”曾子却说:“现在欺骗他,是在教他欺骗人。”于是杀了猪给儿子吃。
15、我说:“看你眉间的神色,多为世事担忧,如想隐归山林,恐怕要十年之后。”汤云谷先生不以为然,他说:“你只是看到我的外貌,但我更相信我自己的内心。”(王阳明心学原文及译文)。
16、予曰:“乃今则几矣。今吾又闻子之言,见子之貌矣,又见子之庐矣;又见子之乡人矣。”
17、予曰:“嘻,子之乡先生既几于道,而尚以寿为贺乎?夫寿不足以为子之乡先生贺。子之乡而有有道之士若子之乡先生者,使尔乡人之子弟皆有所矜式视效,出而事君,则师其道以用世;入而家居,则师其道以善身,若射之有的,各中乃所向。则是先生之寿,乃于尔乡之人复有足贺也已。”
18、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19、二阶段《阳明心学智慧》只限一阶段学员报名;
20、净一《阳明心学智慧》是其践行体验感悟所融汇而成,主要讲述王阳明心学体系以及应用智慧。
21、四句话就是他所教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2、夫志于为利,虽欲其政之善,不可得也。志于行道,虽欲其政之不善,亦不可得也。
23、万法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必须先从炼心开始。
2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25、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26、8)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应把自己的心给净化好了,这样才能应对外界的杂和恶。
27、译文: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对于领导,擅于凝聚人心和人力是相当重要的功课。一个明智的用人者,应该尽量让人才处在适合他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而避免让其处在不合适的地方;在教育他人的方式上,肯定对方的长处发展对方最有优势的环节,让人才脱颖而出成就事业,利于其克服自身原有的弱点,而不是抓住对方的小辫子不放。
28、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9、 这节是讲立志,现代人说到立志,一般是比较具体的。大家可能都会有类似的记忆,我们上小学时,老师一般都会让我们写一篇作文,要求谈理想或者长大后的志向。记得当时很多同学写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当教师,要当警察,要当医生等等,我当时写的是长大了要当科学家。教科书的插图中,科学家一般都戴着眼镜,拿个试管在那里摇,当时我觉得那个形象十分有吸引力,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戴着眼镜在实验室里摇,至于摇的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那种感觉太好了。
30、1472年宪宗成化八年壬辰夏历九月三十日亥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龙泉山附近瑞云楼。先生母亲怀胎14个月,在祖母岑氏“神仙驾祥云送子”的梦中,先生诞生。祖父竹轩翁给先生取名“云”。
31、净一《阳明心学智慧》为三阶段进阶课程一阶段2天二阶段3天三阶段3天
32、 王阳明认为人皆有良知。他在龙场担任驿丞时,抓捕了一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头子。强盗受审时说:“我死罪难逃,杀我痛快点,但别跟我谈些道德良知。我们这种人,从来不谈这个,甚至连想都没想过。”
33、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修文的龙场驿悟道,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传奇。贵州不仅是王阳明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也是阳明心学的起点,更是成就王阳明一生”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事业的重要节点。该片主要以古代与现代两条线索,用穿越时空的方式,交叉介绍王阳明的一生经历及阳明心学的影响与价值,并通过专家解读,深度阐述如何在新时代接续发扬阳明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精髓,并发掘其当代价值,从而实现阳明心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纪录片在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指导下,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李东珅担任制片人,吴琦担任导演,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辛柏青扮演王阳明,全片共五集,依次按“溺”“困”“悟”“功”“明”五个主题切入,全景式揭开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沉浸式体会阳明心学的脉络。
34、走进净一《阳明心学智慧》修一颗从容自在的心
35、译文:人的种种智慧中,没有一种能够比识人、懂人的能力更困难的;人的痛苦也没有大过远离偏私之心的。
36、予曰:“然。子之眉间惨然,犹有怛世之色。是道也,迟之十年,庶几矣。”
37、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38、1474年成化十年甲午,三岁,余姚。没有咿呀学语,父母很着急,爷爷竹轩翁(1421-14名王伦,字天叙)坚信“贵人语迟”。
39、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守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
40、译:朋友间的相处,互相谦让才能有进步,友谊增进,如果两人间一直作无谓谁好谁坏相比和互损对方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只有让你们两向容不下。
41、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42、1502年弘治十五年壬戌,三十一岁。五月复命,八月告病归越城,筑室会稽山阳明洞天,静坐行导引术,能先知,后因其簸弄精神,不能成圣,摒去。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是年,先生渐悟二氏之非。
43、弘治壬戌(1502)春,某西寻句曲,与丹阳汤云谷偕。当是时,云谷方为行人,留意神仙之学,为予谈呼吸屈伸之术,凝神化气之道,盖无所不至。及与之登三茅之巅,下探叶阳,休玉宸,感陶隐君之遗迹,慨叹秽浊,飘然有脱屣人间之志。
44、大抵古代圣人的匡扶人间正道、耽心后世的颓败而著述六经,正如同富家的上一辈,耽心他们的产业和库藏中的财富,到子孙手里会被遗忘散失,不知哪一天陷入穷困而无以自谋生活,因而记录下他们家中所有财富的账目而遗留给子孙,使他们能永世守护这些产业库藏中的财富而得以享用,以避免贫困的祸患。所以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产业库藏的财富,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而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拘守于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晓晓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同这有什么两样?唉!六经之学,它的不显扬于人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重视功利,崇奉谬论,这叫做淆乱经义;学一点文字训诂,教授章句背诵,沉陷于浅薄的知识和琐屑的见解,以掩蔽天下的耳目,这叫做侮慢经文;肆意发表放荡的论调,逞诡辩以取胜,文饰其邪恶的心术和卑劣的行为,驰骋世间以自高身价,而还自命为通晓六经,这叫做残害经书。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
45、我说:“古代有道之士,外表枯槁但内心润泽,住所狭隘但内心宽广,没有私欲所累因此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他的精神,忘掉机心而不会被世俗羁绊。所以其外表愉悦,相处轻松,如春风扑面。”
46、1510年正德五年庚午,三十九岁。刘瑾伏诛,三月,任江西庐陵知县,路过辰州、常州时教人静坐工夫。十一月入京,住大兴隆寺,和若水、黄绾(1477-15字宗贤、号久庵,浙江省黄岩县洞黄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订终日共学。十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
47、第二年七月进兵大庾。一共攻破敌巢八十四座,俘获、斩首六千多人。回到赣州,商议征讨浰头盗贼,只有仲容没被攻下。横水被攻破以后仲容才派弟弟仲安来归降,却(偷偷地)紧密备战。守仁在年初广泛地张灯奏乐,仲容将信将疑。
48、译文:谋定而后动之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人中,有些人有胆量做事却没有远见卓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只是惩一时匹夫之勇,也许能成功一两次,可是最终看来还是失利的时候多;还有一些人他们很有见识,可是对他们自己所认识到的事情却心生胆怯、无从发挥见识,于是,这些人也顶多是说过就算,到头来没有任何作为;那些看准了好时机,有了稳固的认识和意志,然后经过精心筹划,徐图成事的人最终可成就大业。
49、1493年弘治六年癸丑,二十二岁。京师春闱,会试不第,首辅李东阳戏曰:待汝做来科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先生拈笔而就。有忌者曰:此子若取第,目中无我辈矣。归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对弈联诗。
50、“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51、“我今天看到你虽然步履缓慢,外表有点疲惫,但这是“精藏”也;你言语诚恳,气色好像衰退,但却是“神守”也;你的房子虽然还是旧的,也没增大,但你心胸宽广,未被物质所累,是“累释”也;你和乡亲交往不管贤愚贵贱,没有分别之心,像母亲一样慈爱,像婴儿一样单纯,这是“忘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