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小故事50字左右
1、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3、十二岁之前,对自己的名字,似乎没有情感,别人叫,便应声,别人不叫,我便息声。所以大人说,这娃不灵性,不是学习的料。我听了,不反驳,不难过,没企图,没愿望,像一株植物,盯着说话人的嘴看。(读书的小故事50字左右)。
4、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
5、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6、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
7、请将所有材料进行打包,以“教师姓名+栏目名称”的形式发送到邮箱:
8、自201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书博会的一大品牌活动,有力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社会影响日益广泛。今年的评选活动增设了网络投票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评审团投票环节。
9、●最新|2019新一线城市榜单出炉西安这次的排名是...(读书的小故事50字左右)。
10、通过阅读和实地考察,孩子眼中的长城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一堵灰旧的城墙,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结晶。
11、分享你的书桌照片,配上你的心情,就可以参与活动。
12、现在的儿子经常带着书的故事进入梦乡,他说:“妈妈我长大了,一定要讲故事给你听。”
13、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14、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15、爱因斯坦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16、(读书故事)匡衡穿壁引光(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西京杂记》)(注释)匡衡,西汉后期著名学者。题目为编者所加。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壁上打个洞。穿:打穿。引:引进。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大姓:富户。文不识:富户的姓名。姓文,名不识。与其佣作:给他做雇工。偿:值,指报酬。怪:感到奇怪。愿:希望。遍:尽。资:借。大学:大学问家。(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把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01匡衡凿壁
17、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最近我们全家都很喜欢的一本书《建长城》。它是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项目研究者许慧君女士专门为孩子写的,生动形象地呈现出长城的修筑过程,简洁直观地回答和长城相关的各种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建长城、如何将建长城的大石头运到山上、烽火台怎么报警、敌人入侵时长城怎么发挥作用……
18、(感悟)陶行知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完了四书五经,又学习了现代科学和古典文学,终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事例说明,环境再恶劣都不能成为不学习的理由。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求的人,不会被困难、环境等诸多因素所阻碍,而是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勤奋努力的动力。
19、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0、我们家的小屁孩(双胞胎)也得跟上时势的发展,响应幼儿园的号召快乐地阅读起来。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吧,开始我挑选了他们最喜欢看的而且最熟悉的卡通片绘本《汪汪对立大功》和他们爱好的工程车绘本《车车书系列》,他们被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所吸引,慢慢地走进绘本世界中,还不时地发出“小不懂”,同时不时地露出了小笑脸!小孩的世界我们大人真的读也读不懂!后来我慢慢地从卡通绘本变为了情绪管理的绘本和小牛顿问号探寻的绘本。由于我家的两个小屁孩,一个对周围事物很好奇,经常问为什么,所以我特意挑选了一套小牛顿问号探寻引导他解开小小的谜团!另外一个脾气有点儿暴躁,经常被批评(受教育),所以我又专门为他挑选了一套情绪管理与逆商培养的绘本,希望通过简单的阅读,能使他性情稍微有点儿改变!后来,慢慢地,他们在家里有意无意地会拿起喜欢的绘本翻一翻,看一看,我觉得他们好像跟书本结为朋友了!现在呀,他们还会简单地分享绘本故事中的一些小细节呢?有时令你惊喜的是他们还会自编一些所谓“小故事”呢!不管怎样,我觉得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小习惯——阅读。
21、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思考。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22、然而,尽管成绩名列前茅,可心理上,我依然觉得自己是来自山崖的植物,瘦骨伶仃,土里土气。初二的时候,我爱上了同桌的杂志,对那些新奇的故事充满迷恋。从此,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不知不觉地,我对自己、对未来渐渐失望,开始在那些杂七杂八的闲书里放逐时光。
23、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4、“梅子涵是有点不是东西的味道,可也是没有办法。”
25、妈妈说我从一岁开始就爱上阅读,看着照片还真是可爱呢!就这样家里的书也越来越多,之前的阅读区是在婴儿床边,然后换到了房间的一个小角落里,但是书真的太多太多了,我的小书架已经不够用,妈妈索性给我腾出了一间小小的书房,我就有了我的读书角。妈妈说,这读书角里也会放一些大人的书,我们的书可以互相交换,但要物归原处,从此我学会了收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钻进读书角看书玩玩具,平时这个读书角还会变成我拼模型画画的地方,真的太棒!
26、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27、经过数轮票决,最终,圆通速递北京分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业务经理曹中希,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一中教师杜权成,樊登读书会创办人樊登,山西省阳城县退休干部郭恒勋,原安徽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安徽省出版总社副总编李冬生,天津市滨海新区同盛学校五年级学生李尚容,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竹管垅乡竹管垅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刘石江,湖南省泸溪县潭溪镇小陂流村四组农家书屋管理员向民志,云南教育出版社原常务副社长杨云宝,辽宁沈阳音乐学院退休教授张红星共十人当选为本年度的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
28、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29、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30、2008年1月出生于天津的李尚容,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酷爱读书。日积月累中,熟记了上千首诗词,种下了国学文化的种子。尚容年纪虽小,读书却多,中外名作,尤爱历史。曾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比赛,表现出众,展现了少年风采及传统文化对人的滋养。小尚容为推广国学做了许多事情,曾为一所贵州山区学校筹集了价值16万元的图书等物资,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读上了国学经典书籍。
31、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教育是自己的本行,同时又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又走向校园的人,人称“书里人”,“文化人”“文人”,于是我把不断地提高充实自己当作要事,不管是从《读者》中汲取营养,还是看以前的那本《windos2000办公系统》,都无形中提升了我,而那本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校园新视野》更具专业性,《听课评课说课》那本书更让我受益匪浅,又为进一步提升自我,我认真研读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及行为问题疏导》《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具专业性,也为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我细阅了《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化读本》,优先充实自己对陕西人文的了解,对于具有科普性专业性的书籍,我更是爱不释手,《西安市青少年科普读本》一书中的《为什么日出和日落时太阳是红色的?》,我不但自己阅读,更是推广给学生们。
32、(读书)陆友娉:心存敬畏——读《狼图腾》有感
33、高尔基的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一本好书能改变你的下半生!现社会比较推崇亲子阅读,通过父母与孩子通过一起阅读,使孩子身心愉悦地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从而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34、(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35、初二升初三的时候,我的名字赫然贴在留级生名单里。我第一次感到羞耻让人疼到了骨子里!接下来,大人戳着我的鼻尖,说:“看,这娃果然不是学习的料!”我,心里想反驳,嘴上却没有资格反驳。那个暑假,我像牛马一样埋头苦干,不敢对视任何人的目光。
36、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面值500元购书卡1张;二等奖3名,各奖面值300元购书卡1张;三等奖5名,各奖面值200元购书卡1张;优秀奖20名,各奖面值50元购书卡1张。所有入选作品将在《鄂尔多斯日报都市版》刊发,并付稿酬。
37、其实,读书学习之味,人各有异。是茶,是酒,是白开水,一方面在写书的人,更重要的在于读书的人。好食者,书中自有肉味;好饮者,书中自有酒醉;好品者,书中自有茶香。人不同,志趣相异,所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8、读书可使人聪颖,博闻,广识,可以点亮生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及学习型社会精神,本报与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联合开展“点亮生活·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大赛,现面向社会广泛征稿。
39、刻画了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炎凉,沉湎于酒色,最后毁灭了自己。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40、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41、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42、十三岁,我成了一名初中生,到了一个新学校。树挪死,人挪活。一株山崖上的植物,突然被移植到了沃野,不管多么难解的方程式,对我都格外友好,没多久,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像换了一个人”。
43、书之真味,味在深入肺腑。所以,好读者前赴后继,好写者亦前赴后继,子子孙孙,书虫、书痴、书愚公无穷尽也。
44、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5、瑞典资深的童书和教科书作者。他为儿童和青少年创作了50多本图书,其中《棋子》获奥古斯特奖提名。他最广受欢迎的作品是与延斯·阿布共同创作的“万能工程师麦克”系列图画书。
46、通过勤奋读书,张红星从一名食品厂工人成长为全国省市职工教育优秀教师、成人教育学会理事,“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优秀典型,省统计局干部、高校教师,优秀导师等。张红星每天读书,已经通读《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和古诗文集。连年荣获国家省市(最佳读者、特色藏书家、藏书状元、读书之家)等多种称号。
47、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48、一天晚上匡衡在屋里背白天看的书。他突然发现邻居家有油灯,透进了屋子里。但不够亮,他就找来一二心搞子挖亏个洞。从此以后匡衡每晚都勤奋苦读。
49、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50、孙康在年轻上学的时候,也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灯油,每天便早早睡觉了。有一次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窗外的雪把屋里映的光亮,便没了睡意,起身在院里读书。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不失去读书的机会。这样他学识突飞猛进,最终成为晋代名人,勤奋上进改变了他的命运。
51、独家专访欧阳夏丹:是谁搅动了她的青春与梦想?
52、民国时代文艺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这里有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流连忘返的美景,还有感人至深的真情。
53、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对你影响大,或者最值得阅读的一本书。(重点以人文社科和教育类书籍为主。)请你写写你和这本书的故事,也可以是读后感,请将word以“教师姓名+题目”命名。
54、现在,阅读已经成为我们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已慢慢喜欢上阅读,每天吃过晚饭讲故事都必备的活动,阅读已成为一种习惯。这要感谢中心幼儿园,感谢他们注重孩子的启蒙教育,注重绘本教育。
55、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56、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57、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58、行走在书海,我成了地道的农民。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粒金贵的粮食,只有颗粒归仓,才能高枕无忧。
59、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五:陈景润认真读书
60、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特别希望把宝宝教好,但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我就翻阅各种育儿书籍,也上网查询了很多育儿资料,可是却发现育儿资料五花八门,甚至有些育儿理论是相悖的,但唯有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这个观点是统一的。
61、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62、虽如此,我依然不敢妄言自己是读书人,因为我心里装了太多的烟熏火燎。对诸如房子、车子、票子,也有38度的热情,只是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罢了。常常是,得到欢喜一阵子,没得到,也不会难过太久。因为一本好书,很快就会将我从颓丧中救起来。然而对书,我却完全地“不讲风度”。如果想读某书而不得,整张脸就变了,忍不住心慌,忍不住忧伤,忍不住坐立不安胡思乱想。哪怕饿着肚子,哪怕头顶被唾沫掩盖、脸面被白眼掀翻,仍要勇敢甚至执拗地按自己的套路想自己的办法。尽管在书之外,我是个隐忍甚至懦弱的人,可一旦遇到与读书沾边的事儿,陡然就变成另一个人,打了鸡血似的,胆大包天。
63、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64、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65、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