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简介
1、居伊德莫泊桑 代表作品:羊脂球、俊友、项链
2、这时,沙威混进起义者队伍进行侦察,被抓住后判处死刑,由冉阿让去执行命令,枪毙沙威,但冉阿让却把沙威放了。沙威在冉阿让的高尚人格前羞愧难容,投河自杀。珂赛特和马吕斯结婚了,年轻人非常幸福。冉阿让一个人过着孤独的日子,最后他死在了珂赛特的怀里。
3、《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这时,一个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
4、再则,身为革新者的浪漫派诗人和作家,雨果除影响和造就了一代浪漫派诗人和作家之外,还对一些敢于突破浪漫主义而独辟蹊径,另创新风的后起之秀,如青年诗人夏尔·波德莱尔,表现了衷心的赞赏和支持,他认为波德莱尔给法国诗歌带来了“新的战栗”。这也是伟大作家雨果的特别可贵之处。
5、您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6、《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7、雨 果(l802—1885),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政论家、散文家,十九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一生几乎跨越整个十九世纪,文学生涯达六十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既然您想听听我的意见,那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9、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10、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1、该作讲述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一伙童贩将一个10岁男孩遗弃海岸,逃离时遇难,当忏悔他们的罪行,将男孩的身世、证件封在一个葫芦里,抛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与王权妥协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
12、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
13、3就在这时,一辆马车急驶过来,在雨果身边戛然而止,车上一位夫人迅速把他拉上车,马车又飞奔起来。
14、亚历山大小仲马 代表作品:茶花女、克莱芒索事件
15、《“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16、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17、雨果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将小说的叙事技巧,戏剧般的跌宕情节和诗歌化的语言风格相结合,而这种结合最突出地显现在《巴黎圣母院》(TheHunchbackofNotre-Dame)中。
18、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尽量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错误就像地心具有吸引力,尘世的一切都免不了犯错误。
19、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雨果笔下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同时又不会脱离那个时代背景,刻画了深陷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物如何与自己命运抗争,但难逃命运枷锁的禁锢。
20、但当公社失败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为此,他的家遭到反动暴徒的袭击,他自己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21、而雨果最重要的结论是:现代人的审美原则应当重建,不应该坚持“美”与“丑”的截然二分,也不应该继续对文学风格进行边界清晰的划立, “肃穆”的风格与“古怪”的风格也当相互纠缠,彼此嫁接。
22、雨果除了在《法语诗三册》上写诗外,还写了长诗《哀伤的法兰西》和《洪水》。
23、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因此,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24、所以说,《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就体现在雨果创作的目的、内容和受众的定位都是最广泛的人群,体现在他关心所有被边缘化的人,不能发声的人。
25、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关于巴黎圣母院教堂的本身,它不仅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所存在,更是作为建筑艺术的经典被雨果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加以细致地描绘。法国作家莫洛亚在雨果的传记中写道:“它的真正的主人公是‘圣母院的大教堂,它那两座钟楼的黑森森的轮廓映现在星空中,石制的躯体,巨大的基座,仿佛是一尊蹲在市内打盹的双头斯芬克司……’”“他的这部作品对法国建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前,文艺复兴前的建筑被人们认为是野蛮的,他的小说出版之后,它们才受到尊重,被当作是石制的《圣经》。”著名的小说家王安忆在谈到《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也指出“巴黎圣母院是一种岩层,是历史和文化积累起来的沉淀,通过它可了解到许多的东西”,因而要首先来了解它,这是“理解整个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对圣母教堂的这一描写无疑成为小说的一个亮点,也更增加了作品浪漫主义的氛围。
26、6雨果望着这个在危难中救了他的陌生女人,心里不禁纳闷:她到底是谁呢?
27、雨果用高超美妙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描绘了引人入胜的图画。他把艺术真实和自然真实严格划分,强调作家的主观思想在创作中的作用。他提出对照原则,主张绝对的夸张。他在作品中安排紧张的情节,创造非凡的人物。他的对照原则并不等于解释现实的矛盾。他的反应自然的主张也是被他的浪漫主义纲领所统率的。
28、莎士比亚是闻名世界的戏剧家,他的文学作品极具个人色彩,许多代表即使在21世纪,依旧受到了无数观众的追捧,被誉为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巨匠之一”。
29、1859-1883:《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s) (诗)
30、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31、骄傲会使人倒霉,骄傲后面往往紧跟着毁灭和羞辱呢。
32、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33、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34、《悲惨世界》:人道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性、全知全能的叙述者
35、12月,雨果创作滑稽歌舞剧《无巧不成书》。
36、1830:《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37、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38、《巴黎圣母院》主要涉及了三个人物形象——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加西莫多以及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对于前两个人物,常常被视作雨果独特美学思想的体现,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热情纯洁,是“真、善、美集中于一身的完整形象,是纯洁和仁爱的象征”,加西莫多则驼背独眼、又聋又哑,“是个被人当作笑料的丑怪的畸形人”。然而外貌极度反差之下的敲钟人的内心却是无比的美丽,“是崇高灵魂的至善典型”,在他个人的身上又集中了美和丑的统一。罗国祥在《丑乎?美乎?——论加西莫多》一文中认为“加西莫多的美是一种不合乎人情的美,是复杂的艺术美,而不是一般人在下意识的支配下追求的那种简单的生理美。雨果在小说中是从Esthetique(美)的角度去看待加西莫多的,而小说的人物爱斯梅哈尔达则主要是从beaut-(美)的角度来衡量加西莫多。Esthetique这个字所指的美,主要指精神伦理的美,而beaut-则主要指生理的美,所以小说中,爱斯梅哈尔达始终未能发现加西莫多的美,因而未能完全地爱上他。”
39、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40、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41、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
42、巴黎公社成立时,雨果因事住在国外,但他一知道消息,就表态赞扬公社,他说:“公社的信条——巴黎的信条,迟早一定会胜利。”稍后他虽然对公社有不理解的一面,也提出过批评意见,但当公社遭到失败时,他又愤怒指责屠杀公社的凡尔赛刽子手们。
43、《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用全方位的目光和思想,重新审视、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增添大量新内容,最终完成此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44、描写经过夸张的、非凡的人物和非凡的情节。他的主人公或是作出了极其英雄的行为,或是做出了极其残暴、卑劣的行为。他们的性格特点都经过夸张。情节也是非凡的。矛盾一个紧接一个而来,又充分运用巧合、偶遇等手法,曲折有致,引人入胜。雨果的创作是他关于对比的美学见解的实践。
45、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到这部书,但是,我写这部书确实是为了所有的人。这部书既是给英国写的,也是给西班牙写的,也是写给意大利,写给法国、德国和爱尔兰;这部书对奴隶制共和国的作用也并不比农奴制国家小。社会问题不承认国界。人类社会的深度溃疡遍布全球,对此,两个半球地图上的蓝色或红色的国界线并不是障碍。凡是男人愚昧无知,陷于绝望的地方,凡是女人为了一块面包而卖身,以及儿童因为没有学习的书籍和取暖的火炉而痛苦的地方,我的《悲惨世界》都会来敲门,说道:“开门,我找你们来了!”(节选自The CompleteBook ofLesMiserables 作者 Edward Behr ,翻译来自中文维基百科)
46、《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47、《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48、2岁时被英王詹姆士二世卖给童贩。童贩用手术破坏了他的容貌,使他脸部永远呈现笑容,充当小丑,被叫做格温普兰。格温普兰历尽艰辛。从海边逃生。被江湖艺人收留,并与收留的另一孤女组成3人流浪之家,四处卖艺,维持生计。
49、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50、1841年 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公开表示拥护君主立宪制度。
51、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52、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53、一颗卵石能阻止一块巨石滚动,一根树枝能改变一场雪崩的方向。
54、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结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