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曾国藩语录400句白话文86句集锦

曾国藩语录400句白话文86句集锦

曾国藩语录400句白话文

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34胡适:《国语文法概论》,《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第21页、22页。

3、“国民”概念产生于戊戌维新时期,民国成立,主权在民被写进法律。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目标就是造一代新国民。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后,蔡元培等更喊出“劳工神圣”的口号。文化应该平民化,文体应该平民化,国语应具主导地位,可谓时代的呼声。(曾国藩语录400句白话文)。

4、对妄图逃逸者,关紧门扉,把严路口;对守纪不严者,痛下杀手,不留后患。

5、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6、15)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7、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岁月是一位雕刻师,善待他、培养他、成就他,他才能完成精美绝伦的作品。

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9、26钱玄同:《新文体》,《钱玄同文集》(第一卷),第299页。

10、老家有一个农业示范区。叔伯们说,有一批稻田,绿色种植,施的农药,无毒的,不直接杀死害虫,只是让害虫不能生后代。我问产量。“产量少哉,米真个好吃!”农业这东西,质量高了,产量往往低;低产量,往往是高质量的保障!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11、这两年瑞.达利欧的《原则》在国内投资和创业圈子里大火,《原则》围绕五步流程和几十项指导原则展开,虽然很少人能读完,但大家都买来拜在案头,以标榜自己是持续学习者。有桥水基金成功案例的光环加持,《原则》也成为各类精英会议和饭局的热点谈资。但近年很少见到解读《曾文正公嘉言钞》的作品,少有书商和平台热推,让人叹息。(曾国藩语录400句白话文)。

12、末世常会看到一些似乎有风骨的人,一眼望去全身都披挂着骨头,可惜的是,骨头里面都是软软的肉。挂在外边的骨头是为了端个架子,立个人设,邀个名声。用名利一试,人设崩塌,骨散一地,就是一团油腻的肉。

13、修身养性,不是细雨霏霏的工夫,需要雷霆万钧的勇气。人只有一颗心,却似统率着千军万马,里面有君子,更有小人和歹徒有的贪美酒,有的溺肉欲,有的想劫掠,有的想篡逆。柔弱的统帅,往往被裹挟着踏上不归路。

14、《曾国藩奏折》:与同事沟通、给领导汇报的话术秘籍

1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6、美国的作文教学有五个步骤:创造,构思,起稿,修改和校读。我们用“读”来修改的方法,只是美国作文的“校读”环节。中国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修改”,只有“校读”。“校读”能解决的,大都是笔误、标点和字词,学生所谓的“修改”大多只局限于此。

17、一面文言,一面白话,如此一来,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流畅阅读,从千古圣人身上学到不少智慧。

18、北宋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提供给皇帝做治国参考。历时十九年,先后查阅几千卷藏书,三百多种史学著作,草稿堆放了整整两间屋子,他的儿子后来翻看草稿,发现居然没有一个潦草的字,可见司马光对待此事的庄重严谨。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所以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

19、信念指导行为,行为衍生结果。成长路上,你我皆为战士!

20、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1、2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2、除了在直接目标方面取得的成果外,还有不少重要成果:

23、什么。一个明白自己语言气质的人,他的阅读就是真正“有选择”的阅读。我以为,真正的阅读,总是从他明白自己的“语言气质”开始的。

24、态度严肃,内心专注宁静,外表衣着整洁,这就是敬。

25、如何研究国语文法学?1919年,刘半农编了《中国文法通论》,提出研究国语文法,要用归纳法;要参照外国文法;注意研究方言文法同年稍后,胡适也提出一套国语文法研究法。他说,在国语文法学“草创”时期,“应该先从方法下手……方法不精密,决不能有成效”。归纳法、比较法和历史研究法是研究文法的“三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归纳法最为重要,它分为三步,第一是观察同一类的“例”;第二是提出假设的通则;第三是找新例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要提出新的假设,直到能验证新例为止。比较法就是借他山之石以攻错。它分为两步,先搜求中外文法著作作为参考,再将中国文法学研究中所碰到的问题,拿到这些书中找答案。如找得到可以借用;找不到,也可根据其相异处,定出新的通则。历史研究法注重历史变化。语言文字是“时时变易的,时时演化的”,文法也要变易、演化。因此,要研究文法的历史,“须用历史的方法来纠正归纳的方法”。如果不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就看不到历史的变化。历史研究法分两步,第一步,按时代分例,不可把不同时代的例排在一处;第二步,先求每个时代的通则,如各时代相同,就可作为普通通则;如彼此不同,则可以从中寻找沿革的痕迹和所以沿革的原因。三个方法中,归纳法是最基本的,其余两个方法“是补助归纳法的”胡适的方法全面而缜密,更有指导价值。

26、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7、1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28、进入民国,国语运动一度不进反退。在美国留学的胡适,从1915年起钻研白话文学和白话文,积两年之功,于1916年11月写出《文学改良刍议》,寄给国内的陈独秀。陈独秀将它刊登在1917年1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拉开了白话文学运动,又称之为国语文学运动的序幕。紧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力挺胡适。稍后,钱玄同等相继加入这一文学运动。胡适说:“中国今日需要的革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革命。”1就是说,白话文学运动也是国语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国语运动呈现出越来越独立的趋势。

29、很多学生的“真”作文,只能叫“不假”。学生作文里写:老师叫我去订正作业,我订正好了,高高兴兴回家了。或写:星期天,我到同学家去玩,我们一起看电视,一起玩电脑,很开心。这样的事有没有发生?发生了。这样的作文真不真实?真实。可你读来总觉得没劲,为什么?写的都是些没意思、不痛不痒、冠冕堂皇的“真”话。

30、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31、第绝大多数一线教师没有“修改”的切肤体验。想当年,我写“十二月”,每个月只写一篇,然而每一篇文章都是改了又改,改了足足一个月。我想着要去《吴江日报》发表,不能不竭尽全力改好,尽可能地改“完美”。

32、在大家能看到、指到的地方,大庭广众之下,有着严格的监督。人们做事情自然慎重,不愿让事情出了差池,也不愿冒着被抓现行的危险谋取私利。但在独处的时候,人其实更要慎重。

33、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时不时、冷不丁说出让你惊奇的话,那话语是儿童所独有的。

34、标点符号是舶来品,晚清便有人推荐过,成效甚微。《新青年》编辑们一致主张,国语文章一定要用标点符号。为此,“也不知共同讨论了多少次”。他们认为:“文字的第一个作用便是达意。种种符号都是帮助文字达意的。意越达得出越好,文字越明白越好,符号越完备越好。这是本社全用各种符号的主意。”胡适举例,一个人问:“当真?”另一个人答:“当真。”同是“当真”,标点符号不同,文意不同普及教育尤需标点符号。胡适说,欧美民众识字就能看书,中国百姓识字未必能看书,“何也?以其识字之外,尚有‘断句’之难也”。用了标点符号,这个难题不存在了钱玄同提出,古书难读难解,多半由无标点所致。因此,“就是古书,将来如其有人重刻,也非加符号不可”

3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6、钱玄同还力主“实行注音字母以统一读音”提出数字改用阿拉伯数字,按算式书写,如“五百四十”写作“540”这些意见都很有实际价值。

37、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曾文正公全集杂著》)一面明镜,人来时照人,物来时照物;人未来灵明虚空,物已去不留痕迹。

38、张中行先生说,作文的秘诀就是“多读多写”,“这正如说不吃饭活不了一样,听来简直像废话,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

39、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41、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曾国藩

42、第总结、提炼老百姓的好的想法、做法,重心要落在小处、实处。说那些大话和空话、那些不可能错的话,不是犯懒就是犯坏。第引领老百姓奔小康,要指引方向、远景,不规定细节。相信老百姓,相信高手在民间,不干涉老百姓怎么做,管得太多就是“意、必、固、我”。做官如此,做管理也如此。

43、47见渊泉《警告守旧d》,《五四运动文选》,第231页。

44、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45、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47、21)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48、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9、除却进德修业,乃是一无所恃,所谓把截四路头也。

50、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51、一个习惯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学生,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谁都不难想象。一个习惯于在作文里说正确的假话的民族,今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民族,谁都难以想象。

52、对于曾国藩表达的对事不对人,按人不同阶段的表现来用人的观点,“今日能知人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冯唐明确反对,他认为“人先于事,宁用朴拙君子,不用聪颖小人。业绩不向辛苦低头,价值观不向业绩低头”。

53、中国谚语有云:不打三月鸟,不吃四月鱼。因为三月雏鸟刚刚孵化,四月鱼马上要产籽,此时打鸟吃鱼,等于让它们灭绝。它们灭绝,人类的结局也不会太好。仁,就是让彼此的生命可以延续下去,可以生长下去。

54、2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55、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56、1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57、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58、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59、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60、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61、“很遗憾,老婆大人,这东西已经发明出来了。”我说,“那就是你天天驾驶的汽车。”

62、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63、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6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65、写作文,决不能停留在这样的“真”上。这并不是真正的“真话”作文。真正的“真话”作文,要说真切的话,内心里翻腾的话,有着深切感受的话。

66、431920年1月12日《教育部令行各省以国文为语体文》,《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第158页。

67、38胡适:《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第351~358页。

68、我以为,有,又没有。这不是跟你“捣糨糊”。语文老师说的“有”,属“文字技巧”;鲁迅、老舍说的“没有”,属“文心技巧”,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悬念”,属“文字技巧”。没有悬念的故事,只要你有技巧,也能处理成有悬念的表达。请看:

69、3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70、2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71、这么坚持一辈子,成事、成大事的可能性激增,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可能性激增。

72、修身养性,不是细雨霏霏的工夫,需要雷霆万钧的勇气。人只有一颗心,却似统率着千军万马,里面有君子,更有小人和歹徒有的贪美酒,有的溺肉欲,有的想劫掠,有的想篡逆。柔弱的统帅,往往被裹挟着踏上不归路。

73、16胡适:《同音字之当改与白话文之经济》,《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第301页。

74、人生天地之间,本身就是生机与活力的彰显。既有心灵与体魄,就要用来担当。担当柴薪者为樵夫,担当一国者为帝王。不愿担当者,则等于行尸走肉,春天已离他远去。

75、《曾国藩诗文》:教你写出富有哲理的优美诗词。

76、品味一颗米饭的香甜,才能明白整个自然的慷慨。

77、有一位女生,写作文批评老师。老师的确说错了话。录用了,她给我留言:“管老师,我真怕那老师看到了骂我。”写“不好听”的真话,要有勇气,大勇气。鲁迅是一名勇士和斗士,我打心眼里认同。不勇敢的人,不敢说真话、心里话的人,从来享受不到写作酣畅淋漓的快感。

78、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79、有的人贪图冠冕的华美,不仅舍不得摘掉,反而来者不拒,拼命往头上戴。原本美丽而实用的东西,就变成了累赘与负担。

80、1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81、要拓展国语的表现力,必须大大丰富国语的词汇。钱玄同说:“国语既然不是天生的,要靠人力来制造,那就该旁搜博取,拣适用的尽量采用。”4第要从优秀的白话文学作品吸取营养。胡适说:“我们可尽量采用《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白话。”5第把文言中有生命力的词汇毫不犹豫地拿过来用。陈独秀说:“既然是取‘文言一致’的方针,就要多多夹入稍稍通行的文雅字眼,才和纯然白话不同。俗话中常用的文话(像岂有此理、无愧于心、无可奈何、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等类),更是当尽量采用。必定要‘文求近于语,语求近于文’,然后才做得到‘文言一致’的地步。”6第有选择地吸取一些方言和外语词汇。钱玄同说:“有不得不用方言的,便用方言来补助;有中国话不够用的,便用外国话来补助。”7第大量采用新名词。自清末以来,新名词大量出现,其中多数是日本用汉字造的新名词。这些新名词在中国大量流行,不少人为此忧心忡忡。国语运动倡导者主张,“应该尽量采用”。钱玄同说,日本造的汉字新名词,“漂亮雅洁”,比严复造的“拓都”“罔两”之类令人费解的新名词“高明得多”。为了应用之便,“则非将‘东洋派之新名词’大搀特搀,搀到中国文里来不可”在吸收词汇方面,他们思路开阔,不囿于成见。

82、豆瓣评分0。网络播放量超过2000,000次。现象级综艺节目《见字如面》WEI一官方指定授权图书。张国立、归亚蕾、张涵予、何冰、王耀庆、蒋勤勤、徐涛、林更新参演。许子东、杨雨教授点评。《三联生活周刊》赞其“大江大海,至情至性”。《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VISTA看天下》多次刊发专题报道推荐。 

83、遭遇祸事而不乱,身处困境而不怨,只要苦不入心,再困苦的处境也是甜的。

84、1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8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