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荀子名言典故79句集锦

荀子名言典故79句集锦

荀子名言典故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2、(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3、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名言典故)。

5、战国·荀况《荀子·荣辱》。穷:窘迫。这几句大意是:能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不埋怨别人;知道自己命运前途的人,从不埋怨上天;埋怨别人的人,常常很窘迫;埋怨上天的人,常常没有志气。这几句说明人不应"怨天尤人"。而要做到不怨天尤人,必须有自知之明,能够了解自己,战胜自己;同时能审时度势,对大环境、天气候有所了解。做不到这些,常常会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出现问题后又怨天尤人,无助于解决问题,只能增长消极情绪,志气低落,从而产生新的、更多的同题。可用以劝勉青年人应有自知之明,不要怨天尤人。

6、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荀子

7、战国·荀况《荀子·大略》。纤纤(xiān先):细微。这两句大意是:灾祸的产生,是由细微的萌芽状态开始,~点点发展起来的。灾祸的发生不是猝然而至,而有一个萌芽、发展、形成的过程,它的开始总是由细微处萌芽的。所以对于任何可能导致灾祸的苗头,都不可掉以轻心。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对灾祸要注意防微杜渐。

8、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9、战国·荀况《荀子·劝学》。青:蓝色颜料靛青。蓝:可提炼蓝色颜料的蓼蓝。这几句大意是:青色的颜料是从蓝色颜料中提取出来的,但它却比蓝色更青;冰是水变成的,却又比水更冷。这是一个暗含哲理的名句,它以两个生动的倒子,说明人经过学习和实践,后来居上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这个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欢迎成长与超越,为师者更应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使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10、0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

11、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富国》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3、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罗兰

14、战国·荀况《荀子·儒效》。知(zhī志):同“智”。这两句大意是:聪明并且好问,只有这样才能成才。此条道出了人的资质聪明与虚心求教对于成才的辩证关系。人的成才是需要以聪明为条件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条件。资质聪颖却不认真学习,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只有既聪慧又不自恃,反而好学善问的人,才能成为栋梁之材。这其中的深刻道理,至今仍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5、战国·荀况《荀子·正名》。无稽(jī积):无从查考,无根据。这几句大意是:没有根据的言论,人们见不到的行为,听不到的计谋,君子应该慎重对待。没有根据的言论,或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或别有用心,造谣诬陷,人们自当慎重对待,不可轻信;“不见之行,不闻之谋”皆处隐幽之中,人们不得而知,多鬼蜮魍魉之行,往往出人不意,攻人不备,人们尤当慎重对待。这几句是从《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化来,用于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无稽之言和暗地密谋、隐蔽施行之事。

16、战国·荀况《荀子·解蔽》明:光明,明亮。贤:人才,贤德。指有德有才的人。

17、尽善尽美固然是令人称赞的,但是对于微小善也不应当阻止或拒绝。

1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潜书•讲学》

19、战国·荀况《荀子·正论》。称:相称。这两句大意是:犯的罪和所受的刑罚相称,社会就太平;量刑与所犯的罪过不相称,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刑罚的关键是合于法。量刑合法,可以使罪犯低头伏罪,使其他人知法畏法,社会秩序就易于治理,量刑过重,会使罪犯不服气,产生抵制行为;量刑过轻,等于放纵罪犯,达不到惩罚的目的,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可见,刑罚必须相称,才能达到制乱治安的目的。

20、对于所知道的东西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对内是不欺骗自己的良心,对外是不欺骗他人。

21、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22、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23、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方海权

24、(出自):“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25、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荀子·王制》

26、我曾经整天苦思冥想,但还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看,但还不如登高之后看得宽广。

27、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28、(出自):战国荀子《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9、唐僧,法号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也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他十几年的取经途中,足迹遍布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跋涉五万余里,带回了六百五十多部佛教书籍。

3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1、释义:靛青从蓼蓝中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32、战国·荀况《荀子·王制》贤能人破格提拔,缺德无能人立即罢免,罪魁祸首不等教育就杀掉,普通人不忙治理先教化。

33、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荀子名言

34、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

35、战国·荀况《荀子·大略》。瓯臾:瓦器,一说凹下之地。知:同“智”,这两句大意是:滚动的弹子遇到低凹地便停止了,流言蜚语遇到聪明人便消失了。一二句以形象的语言说明了生活中的一个真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滚动的弹子若在倾斜的地上滚动,将是越滚越快;一旦遇到了障碍,弹于便无法滚动了,流言蜚语遇到那些拨弄是非者,则会添枝加叶,越传越离奇。但谣言一到聪明人那里,便会嘎然而止。因为智者不会相信这些流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见《论语·阳货》)。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

37、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

38、要将自身不具备才能,当做是耻辱,而不是将没有被重用而当做是耻辱。

39、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40、又懒又丑又浅薄的李诞,凭什么一句“人间不值得”就圈粉无数?!

41、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

42、(解释)民间谚语。比喻人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43、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以与及圣人之言。——荀子

4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46、战国·荀况《荀子·富国》。足国:使国家丰足。裕民:使人民富裕。臧(cang藏):通"藏"。其余:指富余的财物。这两句大意是:使国家繁荣富足的方法,是节约用度,让人民富裕起来,并善于积蓄富余的财物。富国必先富民,这固然是重要时,但人民富裕了之后,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勤俭节约、积蓄储备,这样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使国家繁荣昌盛。本名句可供阐述节约、积贮的重要性时引用。

47、《荀子》经典名句10则,道理深刻,谁看谁受益!

48、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49、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

50、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荀子·儒效》——荀子经典语录

51、出自《荀子·荣辱》。先考虑道义再考虑利益是光荣的,先考虑利益再考虑道义是可耻的。

52、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荀子·修身》——荀子经典语录

5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54、战国·荀况《荀子·劝学》。明:视力好,引申为看清楚。聪:听力好,引申为听清楚。这两句大意是:眼睛不能同时清清楚楚地看两种不放在一起的东西;耳朵不能同时清清楚楚地听两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此条以眼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为例子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劝学的道理本来很枯燥,不善说理时,往往不易为人所接受。苟况巧妙地通过打比方的方法,用人们最熟悉、最简单的例子浅显易懂地阐明道理,不仅琅琅上口,而且富有哲理性,说服力很强,因此成为教育实践中使用率很高的名句。

55、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

56、—— 韩 愈《进学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7、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作者:周培源

58、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荀子·非相》

59、埋头苦干是第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60、2000 多年以来,《荀子》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其中很多言语更是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成语,随便细数,仅《劝学》一篇中就能说出“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耳熟能详的成语。

6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62、战国·荀况《荀子·修身》。不为:不因。水早:指水灾,旱灾。本句大意是:好的农夫不因为出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这句原义是单指农业生产的,但现在可广用其义,用于论述人们在从事各种工作时,不能因为出现困难就停止不前。

63、学而不厌,悔人不倦。(努力学习而不厌烦,谆谆教诲别人从来不觉得疲倦。)

64、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65、这句话是说明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视线中,因此做事应当谨言慎行。

66、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无名氏《举案齐眉三》。

67、(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68、---卢梭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马克思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69、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名言

7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经典语录

71、就这样,日久天长,布朗的左耳硬是被话筒磨出了茧子。一切都如期而至:掌声,鲜花,荣誉,金钱……布朗成了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励志演说家,他的演讲酬金高达每小时2万美元。

72、战国·荀况《荀子·天论》。恶(wù悟):讨厌,害怕。辍(chuò绰):停止,废除.辽远:遥远宽广。匈匈:同“汹汹”,吵吵嚷嚷。这儿句大意是: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玲而废除严冬,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遥远而改变宽广,见识远大的人不会因为目光短浅的人吵吵嚷嚷而停止行动。这几句先以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喻,强调人们的正常行动不要因为种种干扰而中止。可供论述人应当有坚定的信念时引用。

73、战国·荀况《荀子·王霸》。这两句大意是:动乱,国家就危险;大治,国家就安全。社会混乱,动荡不定,政令难以施行,生产难以进行,国家就危险了;社会大治,有良好的秩序,令行禁止,生产发展,国家就安全了。这两句用于说明乱则危国,治则安国。

74、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75、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劝学》

7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7、出自《荀子·劝学》。过于刚强就会自找折断,过于柔弱就会自找约束。

78、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荀子·大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