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哲学体系
1、逻辑主义学派在19世纪初形成。其代表人物为德国数学家弗雷格和英国数学家罗素。在逻辑主义者看来,数学实际上是逻辑的;数学的全部内涵都可以从纯粹的逻辑中推导出来,而不必以来任何特定数学对象。
2、它的特点是主要提倡以“科学数据”为我们做事的依据,也就是说理论或道理要靠数据的“实证”才能得到认可或承认。不管理论如何,只要被证明符合实验数据就是好的,本质上讲,西方哲学不是实用主义(虽然也含有实用主义,但不以实用主义为主),而是实证主义。
3、由于哲学与文化的差异,所以在西方人眼里,自然是如何运行的,社会和人就应该如何运行。中国人讲的“克己复礼”在他们那里很难被理解和践行,因为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使得他们认为,自然界没有“礼”、“义”之类的东西,只存在着一些规律,或“弱肉强食”性的事物。(世界四大哲学体系)。
4、印度哲学已具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印度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基本时期:
5、(观看方式)腾讯会议:955972186密码:251972
6、(主讲)刘志军(河南工业大学d委书记,河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7、目前公认为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分别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宗教为基础,以各自的思想特点为分水岭,世界上的哲学体系又可分为三大类,都哪三大类呢?一起来看。
8、印度哲学家都轻视纯粹的理性认知,他们强调“真理存在于理性之外”,真理是不可言说的,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把握真理。
9、(观看方式)腾讯会议:982-370-213;Bilibili直播房间号:222-575-01
10、八部高分纪录片,让孩子深深认识到中国有多美!
11、(2)真实胜义名言:无任何承许。
12、(时间)2022年11月20日(周日)15:30
13、·中国现代作家的古典·今典·内典·外典——以鲁迅《野草》为例
14、(主持)鲁克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15、(观看方式)https://www.wjx.top/vm/O5XYZVp.aspx
16、(主讲)陈杰(复旦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17、第庄子这里提出的“大美”,是一种哲理美。这里说的四时的“明法”、万物的“成理”,就是圣人观察体悟的对象,即老子所说的“道”。中国人把形而上的“道”,作为审美对象,这是西方美学不敢承认的事实。康德虽然也模糊地意识到诗人创造的“审美意象”,“是把自然运用来仿佛作为一种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但是他又往往局限在感性的意义上理解美,所以,他的美学体系是矛盾重重的。以哲理为美,这是中华美学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庄子的论述,不过是先秦儒道的共同看法。这个问题待下文再去讨论。
18、(主讲)张洪年(1974年获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优秀而成功的人都拥有明显的“美德”,并提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这些美德是什么?
20、每集,雨果都会提一个抽象的问题,然后带着小朋友一起思考,一直到有所领悟才结束。
21、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是提倡以“科学数据”为理论的依据,也就是说理论要靠数据的“实证”才能得到认可。不管理论是否实用,只要是被证明符合实验数据的就是行,所以从本质上严格的说,西方的哲学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实证主义的。
22、(观看方式)ZOOM会议:98515183203 密码:1121
23、(时间)2022年11月22日(周二)9:00-12:00
24、d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论述了实践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d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就是要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构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
25、(时间)2022年11月22日(周二)14:45-16:15
26、d的二十大报告专门设立章节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也首次在d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加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27、如果想很系统的了解西方哲学史的话,这部系列纪录片堪称一部”完美的教科书”!
28、(内容)作为农耕文明杰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国人怎样的情感、意义和价值,是本讲座的重点。人类学在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上的展开,对于农业文化遗产领域及人类学本身带来哪些知识上的冲击?这种相互“看见”,带来理论与方法上的何种可能?是本讲座尝试讨论的主要问题。
29、中华古代哲学美学作为西方不同文化的重要的“他者”,有着许多堪称有世界意义的贡献,在人类未来的理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至今未被多数西方和中国现代学者关注。因之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这种贡献:老子的宏伟阐释模式,庄子的审美的双向生成论、孟子的哲理美论,以及南朝齐梁时萧子显与谢赫的生命形式和气韵生动论。如果这些元素参与了现代美学建构,将会给现代美学带来惊人的变化并拓展出无限的理论空间。
30、(主持)宋亚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长聘副教授)
31、·唐代汉地堪舆观念在吐鲁番地区的传播——以出土文书为中心
32、(主题)《共产d宣言》中“d”字的翻译问题
33、(观看方式)Zoom会议号:85696678491密码:981617
34、(时间)2022年11月22日(周二)12:30-13:30
35、这部动画,节奏轻松,画面明丽,太适合孩子了!!
36、(观看方式)腾讯会议:801431066会议密码:123456
37、(主讲)周珉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8、(主题)唐代汉地堪舆观念在吐鲁番地区的传播——以出土文书为中心
39、(观看方式)Zoom(会议号:861927903密码:491665)
40、(时间)2022年11月20日(周日)19:20
41、(主持)陈友良(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
42、有的哲学体系,仅仅阐述了一套理念,例如儒学,阐述了社会和谐的一些理念,围绕着礼乐理念建立了一套体系,是主观体系。佛学则以心经为基础,臆想生死轮回的世界,建立了主观理论体系。
43、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一是加强学术话语建设。紧密围绕d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系列新观点、新提法、新论断、新思想,深入系统开展学理阐释,推动d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与各个学科、概念、范畴之间融通发展,形成符合学术特点的表述方式、表达风格,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学术话语体系,并传播阐释好理论创新成果。二是加强政策话语建设。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能力,核心是围绕d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发展和安全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趋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基础性、战略性、紧迫性问题,推出一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具有思想穿透力的对策研究成果,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建言功能。三是加强国际话语建设。坚守中国立场,积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文化合作、学术互鉴、对话互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更好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44、(主题)农业文化遗产的情与意——人类学的视角
45、(主讲)李婵娜(奥地利国家科学院亚洲文化与思想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46、这个系列专门请了历史学家BettanyHughes给大家讲述三位哲学家的故事,这位学者是BBC的“常客”啦,她的讲解平易近人,所以整个纪录片看起来也很好懂。
47、(主讲)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48、(主题)中国现代作家的古典·今典·内典·外典——以鲁迅《野草》为例
49、首先,老子认为,世界的存在,是一种层次性的存在。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就分出了层次。这样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便可以在“道生一”的层次上得到肯定。二元论以及毛泽东提出的“一分为二”论与杨献珍提出的“合二而一”论,便可以在“一生二”这个层次上得到兼容。毛泽东对辩证法的理解有片面性,仅仅强调对立面的“斗争”;杨献珍从中国哲学出发,补充强调辩证法的另一面“统一”,也就是“和”,虽蒙受不公正待遇,但历史已证明他也是正确的。而且,如果不要这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精华——唯物辩证法也失去存在的依据。所以,德里达极力反对的所谓“二元对立”思维,虽有某些合理性,却更有片面性,“一生二”的层次仍然是重要的。而“二生三生万物”这个层次,同样也很重要。它一方面承接着延续着人类在一元、二元层次上的理性认识,对“万物”即“多”,做出了最低层次的形而上的概括“三”;另一方面,“三”又概括了“多”,代表着“多”,成了通往形而下的桥梁。这样,就成就了中华哲学理性与感性,形上与形下汇通的特征。于是,人类关于事物本质的看法,便成的一个观念系统。与过却所说的“真理只有一个”的局面就大不一样了。列宁似乎看到过这一点,他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5)又说:“真理只有在他们的总和(zusammen)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Bezeiehuug)中才会实现。”(6)老子提供的这个阐释模式,既顾及层次性又关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全实现了列宁的上述想法,看来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度的可兼容性。
50、(观看方式)腾讯会议:349-440-760
51、是信仰耶稣为救世主(即基利斯督,希腊语为“Χριστος”)的一神教,其信徒被称为“基督徒”,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主要由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教派构成)。 基督教徒相信耶稣所宣传的天国福音、耶稣为救赎亚当与夏娃的人类原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复活后升天以及基督再临、末日审判等神学思想。 在中国,因为历史原因,通常将包括路德宗、归正宗等宗派在内的新教统称为“基督教”。
52、佛教对此的理解基本可分为:小乘都承认心外的事物可以实际的存在,大乘没有一个宗派承认心外有实有的事物。按中观自己的说法,你不能理解中观的解释,可以暂时依唯识的解释,不能理解唯识可以暂时依经部,还不能理解,可以暂时依有部的解释。都是成立的。如果连有部宗的解释都不能理解,此人今世不必学习什么了,等下辈子吧。
53、(时间)2022年11月22日(周二)14:00-16:30
54、(时间)2022年11月21日(周一)20:00-22:00
55、·区域视野下的东南亚与中国西南:田野经验、教学与反思
56、与今人对“不可通约”的问题意识之敏感不同,在古典中国思想世界之中,旁通纵横、气吞六合始终是哲人的基本精神抱负。用《中庸》的话说:“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陆象山云:“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陆九渊集》卷三十六)这种洋溢着普遍性、永恒性追求之旨趣,背后折射的乃是一种真正的“和而不同”的自信——一种真正的“理论自信”,这是地道的中国思想的底色,它不是建立在非此即彼的二元心态(duality)上面,亦不是一种固步自封、表现出强烈排他性(exclusiveness)的“异同意识”。故当佛教入中土伊始,即被视为“道”之一门而被称为“佛道”“浮屠道”,释迦牟尼则被称为“西方圣人”。后来基督教、伊斯兰教入中国,亦照例被称为“耶道”“回道”,穆罕默德亦被称为“西方圣人”。在“道通心通”“心同理同”的自信之中,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之圣哲,中西古今乃至未来思想之向度,均被纳入“道”、纳入“心”之中。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蕅益智旭称:“大道之在人心,古今唯此一理,非佛祖圣贤所得私也。统乎至异,汇乎至同,非儒释老所能局也。”(石峻等编,1987年:《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2册,中华书局,第465页)明万历年间何继高为阳明后学邓豁渠《南询录》所题跋语指出:“无分中国外夷,同戴天,同履地。无分中国外夷之人,同一天地所生,同一父母精血所成,同一面目,同一四肢百骸,同一五脏六腑,同一血气心知,同一性命。性命之外无道,岂于道而独有二乎?圣此道也,人圣之。佛此道也,人佛之。仙此道也,人仙之。……圣佛仙之名不同,圣佛仙之道,未始不一也。世人目之,曰三教,自其教而言,可曰三;自其道而言,不可谓三也……若曰圣一道,佛一道,仙一道,而三焉,则有三天地矣,有三种父母矣,有三样形体矣,有三般性命矣,岂通论哉?”(何继高,2008年:《刻〈南询录〉跋语》,载邓豁渠《南询录校注》,邓红校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80页)这里所透露的普世情怀值得重视。人类生存于同一个世界之中(戴天履地乃同一天地),人类本亦来自同一祖先(同一天地所生),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结构,因而“道”在本质上乃是超越中外、夷夏之限制的。我曾将这种中国思想中的开放性的自信心态概之为:作为创造性的“道”之含混性、居间性,心同理同的本心观念以及由此而衍生的阴阳互补、和而不同、忠恕之道三位一体的感通思维,四海圣人的信念,圣经系统的开放性,让中国哲人始终坚信“道”是天下公共之道,“心”是天下普遍之心。(参见陈立胜,2017年:《中国文化中的宗教宽容精神的四个结构性因素:道、心、圣人与圣经》,载《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这是中国哲学思想发生、发展的底色。
57、(时间)2022年11月20日(周日)19:00
58、欧几里得几何指按照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构造的几何学。欧几里得几何有时单指平面上的几何,即平面几何。
59、(观看方式)腾讯会议:107-899-023
60、5部高分健康饮食纪录片,帮我“火眼金睛”给孩子挑对食物!
61、(观看方式)腾讯会议ID:471268406
62、(主持)侯浩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水木学者”博士后)
63、第在庄子学派看来,美不过是一个主客交融的境界。庄周梦蝶的境界便是他张扬的一种美。其云:
64、d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正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源泉,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基础,不断适应中国时代发展的需要。
65、小乘有部:外境过去当下未来,三时皆实有存在。
66、(观看方式)腾讯会议:606-529-398
67、这部系列纪录片由著名的英国电视台Channel4推出,一经播出,就得到高度赞赏,豆瓣评分
68、(主题)风的故事:尤里斯·伊文恩,国际先锋与现代中国
69、(观看方式)腾讯会议ID:754-867-180
70、”哲学“是研究人类的思想和对社会、万物、宇宙的认知的社会意识形态注重启迪智慧,引起人思维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