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表示看的词语两个字57句集锦

表示看的词语两个字57句集锦

表示看的词语两个字

1、(17)不准以案谋私、办人情案,不准跑风漏气、泄漏工作中的秘密。(表示看的词语两个字)。

2、例(43)中三个并列成分前不宜加一字线,宜加破折号(二字线)。另外,宜注意分项列举的每项末尾加分号,最后一项加句号。并列的破折号之前宜空两字。(表示看的词语两个字)。

3、例(13)中括注说明“不含3000米”,这种说法虽然可以采用,但为了与“……以上”“……以下”一般包含本数的说法不抵牾,也为了使表达更简洁,表示不包含本数时,最好改用“超过”“低于”“不足”等词语。例如可改为“超过3000米”“低于3000米”“不足3000米”等说法。

4、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5、这句话宜在“极端主义思想”后面添上宾语“行为”(或“行径”等)。

6、表示看的词语三个字的:瞅一瞅、盯一眼、观一观、

7、表“语言简明扼要”,宜用“精练”,不宜用“精炼”

8、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9、(42)已经确定了会议主题——贯彻落实中共国土资源部d组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国土建设的意见精神

10、“拟定”“制定”强调“结果”,而“拟订”“制订”强调“过程”。如果指已经或者将要出台什么文本,宜用“拟定”“制定”;如果是指正在草拟、讨论、研究什么文本,宜用“拟订”“制订”。就公文语言中的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情况宜用“拟定”“制定”,宜用“拟订”“制订”的情况较少。

11、例(30)中的“精炼”宜写成“精练”。“精炼”虽然跟“精练”在表示“语言简明扼要”时是异形词关系,但是现在一般用“精练”表示“语言简明扼要”,用“精炼”表示“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如:“原油送到炼油厂去精炼。”

12、(28)不准对下级机关的同志指手划脚,盛气凌人,粗暴无礼。

13、例(45)中,表示序号的阿拉伯数字后宜用下脚点,不宜用顿号。宜写成“……”。

14、(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

15、(23)截止8月底,已经收到有关建议300多份。

16、(24)有关人员要熟悉指标涵义、口径和计算方法。

17、例(25)中的“详实”宜写成“翔实”。两者是一组异形词,现在一般写成“翔实”。“翔实”跟上面提到的“含义”都是公文中常用词语。

18、“拟定”“制定”跟“拟订”“制订”用法不同

19、例(35)中的括号是句内括号,(36)中的括号是句外括号。(36)中句子末尾宜加句号,标在括号之内。

20、(26)坚持d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21、(32)这些规划包括《市郊铁路规划》、《城市道路规划》、《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等。

22、(4)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思想……

23、(12)该工作组已经拟订了一些条文,明天就报上来。

24、站在高处,俯视蜿蜒的公路,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蛇。

25、(44)这名战士强忍悲痛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

26、(36)这一工作已经部署完毕。(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部门牵头落实)

27、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28、(7)必须惩治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

29、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30、鸟瞰: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浏览:表示粗略的看。扩展资料例句:领导在办公室环视着我们。我在天空鸟瞰着整个世界。

3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

32、(13)在青海海拔3000米以下(不含3000米,下同)地区工作的……

33、从高处俯视,金沙江绵延弯曲,就像一条细长的腰带。

34、“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35、例(24)中的“涵义”宜写成“含义”。“涵义”跟“含义”是一组异形词(意思、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的词),现在一般写成“含义”。

36、巴金《秋》二四:“他们从栏杆上俯视下面,也看不见辉煌的灯光。”

37、例(10)中的“交待”宜写成“交代”。表示交接工作、嘱咐、说明等,宜用“交代”。“交待”则用来表示一种诙谐的说法,例如:“你造的这条小船要是出了毛病,我这小命可就在湖里交待了。”使用“交待”的机会很少,在公文中一般使用“交代”。

38、例(5)中的“标志”“标识”用一个“标识”即可。“标识”常用来指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图形。“地铁站的引导标识”“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说法是正确的。

39、“泄漏”指液体、气体、放射线等因为封闭不严密而从容器或管路中漏出。

40、(33)“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这两句诗他记得很熟。

41、(11)按照工作计划,办公厅今年将制订出有关规定。

42、“亮丽”常用来形容事物“明亮美丽”。“靓丽”用来形容漂亮、美丽,主要用于女性。所以,例(19)中的“靓丽”宜写成“亮丽”。

43、(8)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44、引证解释:茅盾《过封锁线》:“他已经派人在山头瞭望,在公路旁哨探。”

45、“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46、宜加顿号和不宜加顿号的情况同时出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一致,均加顿号为妥。例如:(34)办公室订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日报》。

47、例(27)中的“其它”宜写成“其他”。虽然“其它”跟“其他”在指事物时是异形词的关系,但是不论指人还是指物,现在一般都用“其他”而不用“其它”,这也是主流媒体的共识。

48、句子中两个联合关系的动词宜按照事理顺序排列,而不宜颠倒过来。例如“保持和发扬”“巩固并提高”“继承和发展”。因此例(2)中的“增进和维护”宜写成“维护和增进”。

49、例(22)中,“藉此”的说法不妥。表示“凭借”“假托”义的繁体字“藉”在汉字简化时,简化为“借”。因此(22)中的“藉此”应写成“借此”。汉字简化之后,表“凭借”“假托”和“借东西”都应用“借”。

50、例(40)中的“12”宜写成“812”。分隔月、日,宜用间隔号(中圆点),不宜用下脚点。

51、今天,小桔老师分享一篇关于如何正确地运用“的、地、得”的文章,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52、例(6)至(7)中的“篡改”宜写成“窜改”。“窜改”表改动、删改,其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等。“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精神、学说、政策、指示等。

53、(14)这些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管理…

54、(18)这艘运输船触礁后,硫酸泄漏,造成海水污染。

55、例(44)中,单独处于一行的省略号,表示的是段落的省略,根据《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宜用十二个点,中间不间断,写成“…………”。

56、虽然工具书上“泄漏”也有“同‘泄露’”的用法,但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上,表示“液体、气体等漏出”的主条是“泄漏”,表示“泄密”的主条是“泄露”。这也是主流媒体的共识,在公文写作中不宜混用这两个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