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对化学的贡献
1、但门捷列夫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在做那个梦以前,我一直盯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梦中的景象只不过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结果。”
2、碳是构成生命最重要的元素。因为它是活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我们身体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里面都含有碳。
3、门捷列夫是第一个发明运输沥青所用的现代工具并使用管道输送石油产品的人。这位学者建议不要使用手推车或者皮革袋作为运输石油的工具,应该使用灌装进行石油的存储并使用油泵通过管道进行石油的开采。(门捷列夫对化学的贡献)。
4、哈勃,成功地发明了人工合成氨技术,因此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然而一战中,他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并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这也让他在自责和反省中度过了一生。
5、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让已经发现的63种化学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各得其所呢?许多科学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已经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也不例外。
6、对了,这部片子就是要帮你扔掉关于科学和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7、而《门捷列夫很忙》巧妙地避了坑,加入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细节,科学家们不再是冰冷的名字和遥远的形象,他们除了专业的一面,还有个性、有趣的一面,甚至也会“犯错误”,让孩子们思辨性地理解他们的发现和发明。
8、众多科学家立刻投身到这场“点石成金”的游戏之中,莫瓦桑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首先设计了第一种实验方案:由于莫瓦桑是氟方面的专家,他想先利用单质氟与石墨反应,使之转变为氟碳化物,然后再利用一定的方法除去氟,观察这样是否可以得到金刚石。很快这种实验方案就被否定了,这种方法根本无法制得金刚石。莫瓦桑很快又设计了第二种实验方案:他首先用自己发明的“莫式电炉”将铁融化为铁水,再将石墨投入熔融的铁水之中。然后将掺有碳的铁水倒入冷水之中,让之急速冷却。他想借助于铁急速冷却收缩时产生的巨大压力,迫使碳原子有序排列成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然后再用酸溶去铁,就可以制得金刚石了。莫瓦桑对自己的这个方案非常有信心,他将这种方案称之为“完美方案”。
9、1841年,不满7岁的门捷列夫和十几岁的哥哥一起考进了市里的中学。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0、这些元素一旦被放在了元素周期表上,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但《门捷列夫很忙》为它们贴上有趣的标签,拟人化的方式让元素活了起来,也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每个元素的特点。
11、去年疫情的时候有人为了加强杀菌效果,把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结果两者反应生成了氯气,在家里造出了杀伤性武器。
12、初中化学学生交流qq群:208724769
13、还有,元素周期表的元素中文名,与明朝皇室的名字关系密切。
14、1799年,法国化学家摩尔沃也是用尽了毕生的积蓄买了一块钻石,准备送给他的未婚妻。就在他准备将钻石送给至爱之时,可能是无意中翻到了之前拉瓦锡的关于钻石可以燃烧的文献,让他一下子产生了兴趣。他想到,如果钻石在空气中加热至高温可以燃烧,那么把钻石放在真空中加强热会怎么样呢?
15、这一集的结尾还专门讲了古代中国人制毒用毒的故事。
16、大多数人只知道门捷列夫是一个化学家。但实际上,在他有生之年当中,门捷列夫只把生命中十分之一的时间贡献给了化学事业,这位学者把剩下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其他方面。
17、但有了一部很有趣的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以图片、动画、实景外加专家解读等形式,让门捷列夫先生当导游,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的化学世界,开开心心游历一番。
18、人类最近一次使用白磷弹就在几个月前,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战争中。双方都使用了这种被联合国明令禁止的反人类武器。
19、门捷列夫以前的科学家,已经把某些元素归纳成3族,如碱金属、卤素族等,并发现了某些规律。门捷列夫比较了不同族的元素原子量的关系,发现依原子量的逐渐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碱弱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时发现,这种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1871年,门捷列夫又把基本论点加以发挥,写出了非常详细而透彻的论文,以“元素周期律”为题发表在德国的《李比希学术年报》上。
20、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以身试毒的过程,也是在充满毒素的世界里驯服有毒物质的过程。
21、看完这部片,孩子除了知道这位“现代化学之父”作出过的卓越贡献,还能了解到化学世界的缤纷多彩。
22、还有还有!据说他做的箱包,在时尚界也很受欢迎,真的是太有才了!
23、门捷列夫坚信元素之间定存在客观的必然规律,化学正面临着揭示元素规律的极其重要的任务。1869年,门捷列夫出版了他的成名之作《化学原理》。这部书,被认为是无机化学研究人员的知识宝库。书中对于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都做了诠释,既是研究化学的指南,又是研究化学的资料,是一部有关化学的经典著作。更重要的是,这部书集中反映了他的元索周期律的成果。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24、1867年,俄国圣彼得堡大学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化学教授,他就是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手里总捏着一副纸牌,颠来倒去,整好又打乱,乱了又重排。
25、另一些金属元素却非常活泼,就像钙,由于活泼,总和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比如形成碳酸钙。大块碳酸钙,就是古往今来建筑第一神器,大理石。
26、它的主要成分是砷,由于这种颜色让人心驰神往,所以大量画坛巨匠成为了砷的牺牲品。据说梵高的精神失常、保罗塞尚的糖尿病、莫奈的双目失明,都和这种颜料有直接关系。
27、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里,都会有84消毒剂和洁厕灵,但你千万不要同时使用。
28、还有生命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就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氮是氨基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29、门捷列夫的兴趣非常广泛。他对物理学、化学、气象学、流体力学都有许多贡献,他也很喜欢诗、惊险小说,特别是喜爱绘画。门捷列夫的妻子安娜是一位画家。门捷列夫生活上总是从简从朴。即使是沙皇要接见他,他也事先声明——平时穿什么,接见时就穿什么。他的衣服式样,常落后于别人10年至20年。他毫不在乎,说:“我的心思在周期表上,不在衣服上。”他的头发式样也很随便。那时,男士们流行戴假发,门捷列夫摇头说:“我喜欢我的真头发!”
30、1803年提出了化学界革命性的理论“原子论”的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棕黄色”的、但实际上是樱桃红的袜子送给母亲做礼物而让母亲面露难色时,才发现自己是色盲,于是他成为了第一位研究色盲的人,色盲症也因此被称为道尔顿症。
31、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32、1772年,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拉瓦锡对钻石产生了兴趣。他用尽自己毕生的积蓄买了一块钻石,对它进行研究。他把钻石放置于高温中加热至火红,发现钻石燃烧了,化成了一缕青烟消失了,这让他非常震惊和心痛,花了毕生积蓄的钻石就这么没了,能不心痛吗?
33、2019全国1卷理综试题+答案|最全理综化学电子版分享
34、 本集介绍元素和元素周期律发现的过程,其间的故事体现出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35、我们和地球上所有动植物所享受的明媚阳光,都是太阳燃烧自身的氢产生的。
36、还有家中常用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37、他的箱包之所以得到人们的赏识,主要是得益于他对不同种类胶粘剂的研究。
38、人们回忆,门捷列夫在写作《有机化学》一书时,几乎整整两个月没有离开过书桌。他常常几个昼夜连续工作,休息不到几个小时。
39、我们做面食时常常加入的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小苏打和发酵的面粉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面食更加蓬松,同时起到了中和面食酸味的作用。
40、③莫瓦桑最引以为自豪的“创举”——用石墨制得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
41、而现代化学所贡献的氮肥,更是养活了地球上1/3的人口。
42、门捷列夫的老师可气坏了,大声说:“快收起你这套魔术吧,身为教授,不在实验室里老老实实地做实验,却异想天开,摆摆纸牌就以为发现什么元素规律?”他一边说着,一边收拾东西离开了。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站起,这场讨论就这样不了了之。
43、其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是有趣还很有用。《门捷列夫很忙》就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展示了化学“接地气”的一面。
44、很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看到这部片子的开头,都会发出“啊”的惊叹!
45、但在她刚刚发现镭的时候,这种带有神秘力量的元素一度让普通人也为之着迷。
46、氢占据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质量。别看它“轻”,却拥有洪荒之力。
47、甚至连拿破仑也有可能因为刷墙的材料里含有巴黎绿而死于砷中毒。
48、看来并不是什么天妒英才,而是英才们都不懂得化学常识,死得痛苦又冤枉。
49、他的名著《化学原理》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重版八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50、沙皇政府竭力把门捷列夫“闲置”起来,让他当“度量衡总局局长”。门捷列夫却仍努力不息,埋头于度量衡试验,积极统一俄国的度量衡。
51、总有干货和惊喜的大手牵小手,今天就要来好好向大家安利这部片子!
52、DDC全部课程体系,点击下面链接即可了解课程详情
53、2019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化学非选择题详解
54、接下来,他的一位朋友代他宣读关于元素周期律的论文,又被一顿狂殴!
55、它虽然占了空气体积的78%,可是既不能供人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它甚至还有点懒,不太愿意和别的元素反应。
56、莫瓦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多少个日夜的苦苦思索和等待,在这一刻都变得非同寻常。他立刻将实验成果汇报给了法国科学院。由于莫瓦桑是成名已久的著名科学家,法国科学院在没有再次验证的情况下直接向外界宣布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研制出了人造金刚石。欧洲沸腾了,各大科研机构以及钻石经销商纷纷拥向莫瓦桑的住所,想第一时间购得相关资料,但是莫瓦桑却是秘而不宣。当时所有的人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莫瓦桑一定可以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掌握了“点石成金”的秘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莫瓦桑对金钱并不感兴趣,当他制成了人造金刚石之后,并没有大量生产,而是立刻转向了其他科学研究。
57、砒霜和鹤顶红的化学成分是什么?银针验毒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皇帝服用的到底是仙丹还是毒药?片中都会一一揭晓。
58、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让人类逐步认识了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既远离了不必要的伤害,又开创出一个造福自身的化合世界。
59、化学应该是门很好玩的学科,但任何事情只要和学习考试一沾上边,立马就……不好玩了。
60、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77412?bsource=baidu_aladdin
61、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莫瓦桑的助手却向他们讲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由于莫瓦桑坚信自己设计的第二种制取金刚石的方案是“完美的方案”,他就和助手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但毫无例外的都失败了。助手就劝他放弃这个实验,很可能方案在理论是就是错误的。但偏执的莫瓦桑根本不理睬助手的建议,只是催促他继续改变条件,继续进行实验。助手的耐心在这一遍又一遍的失败中被消磨殆尽,他觉得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而莫瓦桑看上去好像不达目的是不会罢手的。就在这痛苦的反复折磨之后,助手毅然决定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买了一颗很小的金刚石。
62、后来,陆续有科学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金刚石之所以在高温下燃烧,就是因为它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燃烧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从而消失的。科学家们还证明了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只是结构不同。
63、如果你和孩子对化学抱有畏难情绪,那么我们强烈推荐你们一起看看这部豆瓣8分的国产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它会颠覆你对化学的印象。
64、不得不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风格轻松诙谐有趣,用了大量的动画呈现,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例子,将印象中“高冷”的化学拉下了“神坛”,让你兴致盎然地被科普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一定能引起你和孩子对化学的好奇和兴趣:原来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原来化学这么有趣!
65、他把元素的名称和性质写在扑克牌上,来来回回地摆弄,用原子量给他们排序,竟然真的找到了密码!
66、门捷列夫生于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他是第14个孩子。父亲是一个中学校长。门捷列夫出生的那一年,他父亲突然双目失明,不得不停止工作。门捷列夫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不久,父母亲先后去世。门捷列夫是在一个边远城市上中学的,那里的教育水平很差。在大学一年级时,全班28名学生,期终考试时门捷列夫第25名。门捷列夫奋起直追,在大学毕业时,跃居第1名,荣获学校的金质奖章。23岁时,门捷列夫成为副教授,31岁时成为教授。
67、亲爱的门捷列夫先生没能等到给自己正名的一天,却给全世界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元素周期表。
68、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和古中国的五行说开始,人们就试图解释构成世界的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69、它向世人证明,自然界的万物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70、他制成这样一个表格把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排列成12个横列和8个整行。其中有些空位是由于当时还没有适当的元素可填,但又预想到将来一定会发现的元素,所以专为它们留下了空位。1875年8月27日,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比利牛斯山的闪锌矿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为“镓”(Ga)。 经过研究证实,与门捷列夫所预言的“类铝”的性质完全一致,更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不仅在主要点上完全一致,即使在一些次要点上也无任何出入。“类铝”得到了证实!
71、门捷列夫从小就喜欢打牌,把元素制成了扑克牌卡片,经常像占卜师一样摆弄他的纸牌,玩着玩着竟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72、其中,他最痴迷的就是造船并用自己造的船前往北极探险,作为一名学者,他为自己的北极冒险生活留下了40多篇科学论文。除此之外,门捷列夫也参与到了Ermak号北极破冰船的建造工作中,并于1898年顺利竣工。
73、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详解与评析——非选择题1
74、四大天王:认识对于宇宙和我们最为重要的氢、氧、碳、氮元素;
75、然而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在欧洲各国的实验室,四个空格中的三个元素相继被不同的科学家发现,它们全部被证实与门捷列夫预言的性质完全吻合。
76、别看信息量超大,但其实每集时长不到半小时,对孩子眼睛也比较友好。
77、高冷的贵族和吓人的暴君:最活跃和最不活跃的金属、非金属元素的特质;
78、门捷列夫还研究了石油的成因,他认为碳氢化合物是非生物的,而是在地球深处形成。他写到:“石油诞生于地球深处,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找到它的起源。”这无疑和主流学界的认识相悖。
79、满屏的弹幕:“假期化学课作业”“XX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欢乐,回想自己的求学时期,如果早点看到这部高分科普纪录片,有多少同学可能会因此爱上化学!
80、免费高考真题|2019年全国卷ⅠⅡⅢ、天津,北京、江苏、浙江65个word可编辑版(含答案)
81、接着门捷列夫在桌子上列出一个牌阵:竖看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分别各一列,横看七种颜色的纸牌就像画出的光谱段,有规律地每隔七张就重复一次。周围的人都傻眼了。
82、以学为中心(who),以教为辅助(whom),倡导新型学教合作关系;
83、等到门捷列夫先生在19世纪闪亮登场的时候,科学家们已经认识了63种不同的元素,并且许多科学家都隐约感觉到,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但就是没人能说清楚。
84、门捷列夫遗憾地与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更为令人遗憾的是,1907年门捷列夫就因病逝世了,不知道这与上一年憾失诺贝尔奖有没有关系,他失掉了再次被评选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诺贝尔奖历史上一次重大遗憾。
85、碳不仅是撸串必备材料,更是整个生命体系的核心。
86、84的主要成为是次氯酸钠,与洁厕灵反应的结果会生成氯气,一不小心,你可能在家里就把“化学武器”制作出来了。
87、 本集门捷列夫先生将带我们了解改变世界的元素——碳、铁、硅。
88、门捷列夫最大的贡献当属元素周期律,在化学领域,还有什么比这张表更堪称“基石”呢?
89、碳还是个“变脸”高手。它可以是取暖的黑炭块。
90、注重能力输出output,解决现实和未来问题(why);
91、梵高的精神失常,塞尚的糖尿病,莫奈的失明,据说都和它有关。
92、②他发明了“莫式电炉”,并熔炼了钨、钛、钼、钒等高熔点金属;
93、作为一名教授,门捷列夫认为必须按照一个科学的系统来编排元素,讲授化学;如果只是孤零零地遇到什么就讲什么,那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但这个系统该如何编排呢?元素的性质多种多样,有热学的、有光学的、有电学的,等等。元素的性质往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经常能够保持固定数值和稳定性质的,则是原子量。于是,他便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人而周密的研究。
94、 只见门捷列夫三两下便将乱糟糟的牌整理好,大家这才发现那并不是一副普通的扑克:每张牌上写着一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性质、原子量等,共63张,代表着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更怪的是,这副牌中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95、还可以是软软的石墨,或者blingbling的钻石……
96、接着,道尔顿通过提纯氧气而提出“原子论”。
97、他发明了“莫式电炉”,并熔炼了钨、钛、钼、钒等高熔点金属;
98、 在人类元素开发史中,有几种元素对人类文明演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碳从取暖冶炼的原料,发展到今天成为新型材料的大热元素。碳纤维、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这些充满未来感的材料都是从其貌不扬的碳中发现的。铁曾经大大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今天,我们对铁为什么可以弯折塑形终于有了答案。硅从沙子到玻璃到眼镜到显微镜到望远镜这一系列的演进,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硅作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主要材料,与人类的关系更加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