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解析(摘抄好句8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解析(摘抄好句8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解析

1、(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2、(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4、(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6、赏析:我自己拥有车马,和华美的裘衣,愿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7、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8、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9、(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0、译文:孔子评价《韶》乐:“美极了,也好极了。”评价《武》乐:“美极了,却还不够好。(有武力)”

11、(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3、(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4、(释义)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尽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老师传授的学业可曾用心温习?

15、译文:君子将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9、(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0、(赏析)这是曾子的话。他告诫人们,使“民德归厚”的做法,要从“慎终追远”做起。注重丧祭,目的是强调仁、孝。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仁、孝,民间的风习就自会淳厚,而不是刁顽。

21、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2、(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23、(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24、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25、(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论述君子与小人的人生志趣与追求的不同。君子追求的是道德高尚,而小人想到的是个人发家致富,沉溺于个人居处的舒适、豪华;君子想到的是国家大事,而小人想到的只是别人给了他什么好处。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别。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2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28、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29、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30、(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1、(释义)烂的木头不能再雕刻,肮脏的土墙不能再粉饰。

32、如果你觉得有收获,希望你能分享给更多人看看,能帮助到他们哦!

33、日本捐助词的背后,隐含了太多秘密!(深度)

3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36、君子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厌恶,就举荐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会随意否定一个人正确的言论。

3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8、  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对吗?臣子服从君主就是忠贞,是吗?”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39、(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40、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4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42、言内之意:我每日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信可靠?师之所传是否有学以致用?

4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4、怎样给孩子讲清“冠状病毒”、疫情?看看这画册就简单了

45、辅导孩子寒假作业真的难!这个或许能帮忙肺炎肆虐,你还傻到呆在家真的一动不动?

4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7、(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48、译文: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49、2022高考作文:时评类引议提联结经典示例

50、做官的人,在办完公事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继续研究学问。读书的人,在学问丰足以后,就要出来做官,为天下苍生造福。

51、(释义)不忧愁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52、(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晰,脸色要考虑是否暖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53、2022作文素材:祈愿世界和平(真题+解析+范文+素材)

54、赏析:君子不可以像容器一样,只在某一方面有用处。君子要博学多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并且对人类的整体命运与未来,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

55、(释义)见到了应该挺身而出的正义行为,却不肯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56、(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5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后候有求学问的志向(懂礼仪,),三十岁能懂事明理,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别人说什么,就可以分辩真假,判断是非;到了七十岁,就可随心所欲,任何行为都不会越出规矩。”

59、(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6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2、病毒能在超市的蔬菜、肉、水果上存活吗?听感染科医生怎么说

63、(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64、(赏析)《论语》多次提到如何对待学习的问题。孔子对学习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学,少说话多做事。他还对自己的弟子颜回身处陋巷、“箪食瓢饮”却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加赞扬。

6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66、(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67、(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68、赏析:勤奋好学而永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69、译文:孔子说:“有贤德啊,颜回这个人。一箪饭,一瓢水,居陋室。别人不能忍受这样的忧苦,颜回却不改变自得之乐。有贤德啊,颜回这个人。”

70、(赏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君子的修养方式:严格要求自己,常思己过不责备他人。

71、(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72、(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7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74、(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75、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特别有智慧和特别愚笨的人,往往都是可造之材,能够坚定不移老老实实地去做事,只有中间的人,才会高不成低不就。

76、(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7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8、(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7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