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全文带拼音打印版(摘抄好句57句)

论语全文带拼音打印版(摘抄好句57句)

论语全文带拼音打印版

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17) 子Zǐ曰yuē:“巧qiǎo言yán令línɡ色sè,鲜xiǎn矣yǐ仁rén。”

3、zǐ yuē  rú yǒu zhōugōngzhī cái zhī měi   shǐjiāoqiě lìn  qí  yú  bù

4、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5、zǐ yuē   dà  zāi  yáo zhī wéi jūn yě   wēi wēi hū   wéi tiān wéi dà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翻译〗(论语全文带拼音打印版)。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论语全文带拼音打印版)。

8、(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9、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回复(上册背诵)免费领统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背诵闯关表

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详解(文末可以下载打印版)

13、(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4、有子说:“那种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15、lǐ  zé luàn  zhí ér  wú  lǐ  zé jiǎo  jūn zǐ   dǔ  yú  qīn  zé  mín xīngyú

16、(8)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17、凤fèng兮xī凤fèng兮xī何hé德dé之zhī衰shuāi。

18、梁冬、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全集(65集)

19、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

20、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1、(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2、孔子讲究孝道,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孝道也已经有些褪色。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皆能有养。不散,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现在的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这样是很不够的,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3、 you peng zi yuan fang lai , bu yi le hu ?

24、zǐ yuē shī sān bǎi yì yán yǐ bì zhī yuē sī wú xié

25、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7、zǐ yuē  xīng yú  shī  lì  yú  lǐ   chéngyú  yuè

28、wú zhī miǎn fú    xiǎozǐ

29、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0、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32、(诵读经典)《论语-雍也第六》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33、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34、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5、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D)

36、(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37、(25) 子Zǐ曰yuē:“唯wéi女nǚ子zǐ与yǔ小xiǎo人rén为wéi难nán养yǎnɡ也yě,近jìn之zhī则zé不bù孙xùn,远yuǎn之zhī则zé怨yuàn。”

38、☞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39、是啊,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渐渐的只是提供父母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对父母的情感,我认为对待父母和长辈我们应该真正的了解父母的需求和情感,同样,如果我们让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行孝,所以我们要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才对父母真正的敬孝。

40、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1、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2、☞语文、数学、英语1-9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可下载打印

43、yu peng you jiao er bu xin hu ?

44、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翻译〗

45、gōng jìn yú lǐ yuǎn chǐ rǔ yě

46、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8、zǐyuē:“qiǎoyánlìngsè,xiānyǐrén!”

49、十四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评析)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十五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十六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注释)  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  肆:放肆,不拘礼节。  荡:放荡,不守礼。  廉:不可触犯。  戾: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评析)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上古时代有所区别,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都变本加厉。从孔子时代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三千年了,这三种毛病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已,愈益加重,到了令人无法理喻的地步。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也希望有这三种毛病的人警醒。十七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  本章已见于《学而篇》第一之第三章,此处系重出。十八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译文)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十九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二十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注释)  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礼。(译文)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二十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注释)  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期:音jī,一年。  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  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译文)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评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二十二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还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二十三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二十四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注释)  恶:音wù,厌恶。  下流:下等的,在下的。  讪:shàn,诽谤。  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徼:音jiǎo,窃取,抄袭。  知:同“智”。  孙:同“逊”。  讦:音jié,攻击、揭发别人。(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二十五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评析)  这一章表明孔子轻视妇女的思想。这是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后来则演变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二十六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译文)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50、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

51、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52、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53、(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4、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55、z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érbùzhōnghū?yǔpéngyǒujiāoérbùxìnhū?chuánbùxíhū?”

56、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