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在线阅读(摘抄好句85句)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在线阅读(摘抄好句85句)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在线阅读

1、这个世界并非慷慨无私,我们能从中得到的东西并不多。生活充满了痛苦和不幸,就算你侥幸逃脱,无聊也会无孔不入,即刻找上你。邪恶总能赢,愚昧最喧嚣。命运是残酷的,人类是可怜的。

2、财富的本意是过剩!只有超出日常需要的,才叫财富。为了守护财富,还得耗费我们原本不多的精力,让人不得安宁。即便如此,致力于追求财富的人,还是要比追求思想文化的人多了无数倍。大多数人每天从早到晚奔波,费尽心思钻营。很多原本无须为生计发愁的人,和生活在底层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一样感觉不幸福。他们头脑空洞、想象力贫瘠、精神空虚。当试图用财富去弥补内心的不足时常常徒劳无功。

3、所以佛说,要苦渡众生。人生的智慧读后感范文2花了一天的时间,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4、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第一部第五章里,掺进过简短的幸福论方面的论述。

5、似乎她要的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一个被大家认可,被大家看得到的爱情。

6、“我们可以把那些琐碎的、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存心给我们做练习和锻炼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这种观点是不是比“心灵鸡汤”更为实用?

7、懒人标注:痛苦另外一端就是无聊。在文章: 部分过往经历 里聊到本科时候在“暴富”后的纸醉金迷某种程度也是无聊的表现,中学时代压抑的性欲也在大学时得到解放,“暴富”后在外面租车租房,白天和当时的女友一起扶腰上课还是有点魔幻的,即使那时不到二十岁,腰好也经不起放纵。所以当时的小懒也是level不够,没有节制。相比穷困潦倒,还是富余的生活更爽,富余了才有时间进行精神活动探索和思考。(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在线阅读)。

8、怎样才能规避风险与避免痛苦?那就是牢记人生的终极意义。换而言之,如果提前给自己写一个墓志铭,你希望怎样定义自己的一生。

9、可以说,叔本华在30岁时就形成了自己完全成熟的哲学体系与思想,后来的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补充阐述。

10、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的哲学家。主要的哲学理论是:悲观主义哲学和唯意志主义。《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的晚年之作。他在30岁左右已经奠定了哲学思想,一生都在完善他的理论。这本书是对他哲学理论的解读和补充。叔本华不被同时代的人所认可,到了晚年才获得肯定。既然是晚年之作,所以,在生命的最后的时光里,叔本华的人生像一本书一样,已经阅读到了最后,要怀着尊敬的空杯心态另外再带着一点点的怀疑心态来读这本书。

11、其实,除了有数的亲人好友,谁又真正关心你呢。将做事的标尺放在那些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人手中,是一种既愚蠢又软弱的做法。

12、另外,年轻人不要总把“人脉”,“利益交换”挂在嘴边。知道友谊怎么消失的嘛,从你称之为人脉的那一刻。交个朋友嘛,whysoserious。

13、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的要求,因为如果这样做,我们幸福所依靠的基础就变得太广大了。依靠如此广大的基础才可以建立起来的幸福是很容易倒塌的,因为遭遇变故的机会增多了,而变故无时不在发生。在基础方面,我们幸福的建筑物与楼房建筑物正好相反,后者因其广大的基础而变得牢固。因此,避免重大祸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考虑到我们的能力、条件,尽可能地减低我们对生活的要求。

14、而从情绪层面来看更是如此,社交带来的纵情短暂而靠不住。再有趣的灵魂,也拯救不了一个匮乏的灵魂,只有自身精神富足,才容易从容快乐。所以,亚里士多德才说,“想要快乐就得自给自足”。

15、“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

16、叔本华说,意大利医学家数学家卡丹奴斯的《论逆境》与他这本箴言书大同小异。

17、在叔本华看来,具备这类良好素质的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贵族。

18、叔本华认为,思想平庸的人会时不时陷入无聊状态,而无聊又是导致痛苦的直接根源。

19、现代主义大师兰茨卡夫卡曾说过:“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了。“

2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uF3K7luMa68n8q6PykBDA提取码:GPYS书名:人生的智慧

21、尤其是渐渐步入中年之后,我更加体会到这其中的道理,我也努力让自己践行这个忠告。

22、在厘清了这两者的关系后,叔本华提出了“智慧”获得人生幸福的方法。本书探讨的问题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生中所有的问题,人是什么?

23、因为对人而言,现在的和过去的一切事情,向来就直接是他的意识中现有的和曾经有的一切,所以,很明显,意识本身的特性才是首要的、关键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识本身比呈现在意识中的具体事物更重要。一切美妙有趣的事物,经过一个蠢蛋笨拙意识的反映,都会变得枯燥乏味;与之相反,在一个简陋的牢房里,塞万提斯却创作了他的《堂吉诃德》。

24、人生最本质的元素是我们的个性。只有个性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持续发挥作用的。歌德说:出生之际,命运就已分配完毕,不可更改,人只能沿着星象预示的轨迹前行。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是,最大限度利用我们所具有的个人品质,并遵循个人品质的方向去追求发展,选择最适合我们个性的人生位置、职业和生活方式。

25、叔本华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不被认可,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理念与天赋。他从默默无闻到登上名誉高峰只是一夜之间的事。如同他所说“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26、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27、《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

28、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人生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尽量避免痛苦,而不是追求幸福。因为根本没有幸福那样的一个东西。能避免痛苦,幸福自然就来了。

29、个人很喜欢他的这本书。很多地方甚至心有灵犀。达到了深层次地精神交流。不知是悲哀还是可喜。斯人已逝。人类还将生生不息。希望能与大家分享。一起成长。

30、那我们应该如何获得幸福呢?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痛苦和无聊是我们幸福的最大敌人,所以,叔本华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不是如何获得幸福,而是如何避免痛苦,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幸福停留的更久一些。就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说的:理性的人追求的并非快乐,而只是避免痛苦。

31、一个愉快的人总有他高兴愉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痛苦不幸的。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愉快情绪,而愉快情绪又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

32、客体是别人可以给予的,也即意味着可以被拿走。如果拥有它能让人幸福,那失去它肯定也会让人痛苦。幸福就不能算是永恒不变。

33、《叔本华美学随笔》选译了叔本华关于审美和美学方面的议论,如论阅读和书籍、论建筑美学、论音乐、论大自然的美、论雕塑和图画美等十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

34、总之,在现代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内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时髦论点”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观点,在本书中都可见端倪,且更为简练、精辟,不愧为《人生的智慧》。人生的智慧读后感范文4近来阅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颇多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35、另外,无论男女,及时止损。在一段糟糕的感情中,只会不断沉沦,学会在一段不能给双方带来进步和快乐的关系中脱身。

36、不快乐的死敌有两个——痛苦和无聊。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像是钟摆一般,在痛苦和无聊的两端之间或激烈或温和的来回摆动。匮乏的环境和贫穷会导致痛苦,而一个人衣食无忧就会无聊。当社会底层的人迫于生计疲于奔命时,他们正在为摆脱痛苦而挣扎。而此刻上层的人则和无聊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且时常陷入绝望的鏖战。这说明人对于痛苦的感受性和对无聊的感受性成反比。

37、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

38、那么,叔本华是谁?他,就是影响了后世很多东西方文学巨匠和艺术大师的著名哲学家,比如托尔斯泰、弗洛伊德、鲁迅、郭沫若等,他们作品里或多或少都有叔本华的影子。

39、在歌德和拜伦创作的、取材于真人真事的许多诗篇中,这些情形昭然若揭。愚蠢的读者会羡慕诗人能拥有那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而不是羡慕诗人所具有的伟大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凡成伟大。同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所看到的一场悲剧,在一个乐天派的眼里则是一个趣味盎然的冲突,可在一个冷漠的人那里又被视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40、人生终归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最难的也是得到自己的接纳、认可和欣赏,而自我是幸福人生的基础,而我们总是会被财富、名誉、名声等绑架,反而忘乎自我。

41、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两者之间。当距离痛苦越远的时候,我们离无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痛苦,而无聊来自丰裕和安定。普通民众为了温饱和免于饥饿,和痛苦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富人却不得不面对无聊连续不断的袭击。

42、叔本华有严重的厌女情节,然而时至今日小懒仍认为女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关于叔本华哲学主张还有生平,在《人生的智慧》导读里,费勇写的很好,这里就不多言了。

43、当然这样的事例很多,一抓一大把,就不说了。想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有性情温柔的,有强悍暴躁的;有热情如火的,也有冷若冰霜的;有喜欢静的,有喜欢热闹的。不同的性格决定不同的兴趣爱好,也决定了不同的处世风格。《人生的智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顺应自己的性格,选择对的职业和工作。因为性格是天生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4、韦启昌,1962年生于广州,现于澳大利亚行医。

45、现代主义大师兰茨卡夫卡曾说过:“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了。“

46、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刺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

47、在他看来,人的欲望被满足的那一刹那,人们是幸福的。但如果此时新的欲望还没有产生,那么人很快就会陷入“无聊”状态,一旦新的欲望产生,就又陷入了精神的痛苦之中,又忙于为了实现第二个欲望而筹划。

48、“人的内在冲动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我们睡梦的指引,这些梦带着预示的内容”虽然弗洛伊德说自己没有受到过叔本华的影响,真是这样吗?梦的解析,意识和性在叔本华的书中都是有论述的,而且就像这段对梦的描述一样,都相当之精辟。

49、对于同样的事物,头脑庸俗的人可能认为是乏味的,而思想丰富的人却认为带着意味深长的韵味。总之,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人的理解和看法。

50、正如周国平曾说:“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

51、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中得益,我真算是幸运的了。这两样东西就是叔本华的著作和古老的中医。

52、现在的时间包含现实的内容,我们的存在唯独就在这一时间,因为我们应该愉快地迎接现在此刻,从而有意识地享受每一可忍受的、没有直接烦恼的和痛苦的短暂时光,也就是说,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神以致败坏现时。

53、人也是如此: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能力尤其决定了他领悟高级快乐的能力。如果这个人的精神能力相当有限,那么,所有来自外在的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为他做的一切,都不会使他超越对平庸无奇、像动物一样的快乐的迷恋。他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舒适快活的家庭生活、低级的社交和庸俗的消遣。即使是教育,如果说它确实有什么用处,大体而言却也无法很好地拓宽我们的视野。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并最为长久的乐趣,无疑是精神上的乐趣。

54、这就好比买一款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收益多自然好,但如果收益少也不怕,起码本金还在,不至于风餐露宿。

55、懒人标注:我们的国家,官本位的思想还很重。就好像小时候我父母说你好好读书,以后当官了会很多人给你送钱...(原谅目不识丁的他们的认知。有命拿也得有命花)。当然,财富不能只理解为金钱,还有各类资源,包括精神财富。

5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G1d7geEOPf_i8NAsN_Crw提取码:h6va书名:叔本华美学随笔

57、而也有很多不幸的人,还没得到外在的名利之前,已经掏空了身体,毁坏了健康。

58、金钱之于人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人们总是夸大了金钱的作用,以至于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俩。这样做的后果是幸福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伤害了自身,与高贵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尽管名誉对于我们的幸福没有我们的自身和拥有的身外之物更有优势。人们希望得到足够多的钱,好让他们的后半辈子免于因为钱而造成的不幸,然后疯狂地追逐金钱,当赚到的钱能让他们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念头要让下一代能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于是又开始追逐金钱的行动。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因为他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在不断地膨胀。金钱可以为我们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的问题,还可以为我们生病时提供医药费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费。这也是金钱的真正意义。至于购买华丽的服装,闪着耀眼光芒的珠宝首饰,名贵的跑车,还有结婚祝寿宴请时铺张排场,都是浪费金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并没有多么大的好处。

59、《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成了叔本华的哲学核心,内容涵盖大自然物理现象和人的精神现象,讨论了认识论、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方面。德国作家托马斯夸赞“整本著作犹如一部交响乐作品”。

60、叔本华的《人生的两种痛苦》一文中,总结普通人的两种痛苦产生的状况(两种定理),以与众不同的天才人物相对照,提出解除痛苦的方向。

61、对于肉体上的痛苦,一般是由病痛带来,需要通过医治减轻。而精神上的痛苦是一种感觉,“我们感觉到欢乐还是痛苦,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内涵。”人的思想意识所能达到的程度,决定了你对事物的感知级别。

62、深刻而因此挑剔的哲学家尼采对他的哲学一度推崇备至。

63、如果一个擅长思考的人,做着一份不需要脑力的工作,会是多大的人生悲哀?如果一个内心丰富的人,选择了一个粗俗暴戾的人共同生活,会是多大的人生悲哀?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可能掉入这样的生活陷阱。

64、人的显现,这显然可以理解为:人在他人眼中所显现的样子,也就是人们对他的看法。由此他人对这个人的认识产生了,并且这种认识是通过荣誉、地位和名声来体现的。

65、叔本华(Schopenhauer,Arthur,1788-1860)生于但泽,被称“悲观主义哲学家”。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

66、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刺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

67、我们依恋这一生存,是因为因为这一生存本身。而非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作的妥协。而是主动地享受生存。并且渴望这一生存能够永恒地延续。生生不息。

68、每个人都被禁锢在自己的意识局限之中,无法逃脱、更难超越。

69、看综艺节目,伊能静不停地问婆婆:“妈,你觉得昊子到底爱不爱我?”当婆婆给出毫不迟疑的肯定答案时,伊能静列举了一连串秦昊对自己的好。最后她很不甘心地告诉婆婆,秦昊就是不会表达爱,她甚至让婆婆告诉秦昊要学着表达。

70、人生的智慧,就是教你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这一生。因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生来就是来遭受痛苦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到对策。那就是以快乐对付痛苦。

71、懒人标注:上大学后才开始享受到外貌带来的福利。主要是在择偶,获得异性芳心上。还有生活方方面面。不过外貌不能带来一切,人和人直接交际终究还是归于内在和才华。优质的外貌会遭受更多的诱惑,曾信赖王尔德的“唯一抵制诱惑的方法是屈服于诱惑”。所以以前对于好看又有才华的女生是来者不拒,那时分不清欲望还是喜欢,干脆全都要

72、如同圣经旧约中所说,“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烦恼。”

73、主体是自身拥有的东西,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真正拥有幸福。因为人们感觉快乐还是痛苦首先是你的思维和意识的产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肤浅还是富足深刻完全在于他理解事物的禀赋。

74、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75、解决方法就是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要求,要求越多幸福所依托的范围越大,遭遇变故的机会变大,建立的根基也容易倒塌。而要尽可能地保持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关系,即将范围缩小,要求越少越容易满足,越有助于增进幸福感。

76、在书中叔本华还有句名言:“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77、那么精神能力的优异取决于哪些方面呢?主要在于修养。如高贵的品格、超群的智力、良好的性情、渊博的学识等。这是一个人价值与个性的体现,是属于人的美好素质。它们让一个人具有超出常人的神经力量与感觉体验,更容易身处愉悦氛围中。

78、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以前发生过的,以后还会发生。

79、懒人标注:在  部分过往经历 里小懒说过“穷人乍富,腆胸叠肚”,因为穷人对于财富的态度是,大不了就回到以前的状态咯。还有就是虚荣了,比如本科时小懒外面租房就在学校旁边,租车就是因为虚荣。

80、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81、不仅是爱因斯坦,包括其他的许多人,在自己人生的艰难时刻,读到这里又重新坚定自己的方向,风雨兼程、义无反顾。

82、被赋予了高度精神力量的人,过着思想丰富、多姿多彩、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意义的人生,其自身就承载着最高尚的乐趣之源。他的头脑只为有价值、有趣味的事物所吸引,

83、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84、卢安达说:灵魂的财富是唯一真正的财富,其他的财富都伴随着更大的烦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