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过的名言
1、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5、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如是这个人,就拼命努力还房贷,一晃三四十岁了,都没有结婚。如果当初他没有打算在农村买房子,估计早就结婚,还生孩子了。在大城市买了房子,也看不起农村你的女人,心也高,想要找个好看的,最后却还被好看的女人嫌弃有房贷。
8、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0、“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老子
1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 《道德经》
1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5、天地造化万物众生,虽生生不息,循环不止,其不外乎一阴一阳之道,人得阳而生,阳尽而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此乃天地自然之道,无人能逆。
1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2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 《老子》
30、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1、感悟: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 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到愈难过。 所以,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 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 生活得更长久。
32、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没有厚哪来的薄发?
3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3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7、夫哀乐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过也
3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5、大意: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这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这样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其实,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们多少次被困意给打到。
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47、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48、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
49、最后拼命努力几年,付个首付,在大城市买了房子,每个月要还房贷,过着房奴的生活。有房贷,去谈女朋友,希望女朋友结婚后,跟自己一起承担房贷。可哪里知道现代的女孩子,太多,都太现实,要现成的,有房贷,都不愿意嫁给你。
5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5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2、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5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老子的名言警句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5、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5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7、天地无人推而自行, 日月无人燃而自明, 星辰无人列而自序, 禽兽无人造而自生, 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老子
5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0、道者,天地之祖,万物之宗也。其形也虚,其象也无,其性也自然。天地因之而生,日月因之而行,人物因之而成,不以人之好恶而改之,它是天地万物一切变化中永恒不变的。
61、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64、(译文)这几句话就是人们常说的:“缺什么,强调什么。”
6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6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8、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 《道德经》
6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0、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7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2、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7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7、(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78、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的名言警句篇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79、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8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8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82、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墨子》
83、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5、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8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8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9、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
9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9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