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含的哲学道理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会不同。
2、解析:这句话表明时间的特点具有一唯性,即不可逆转性。又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也是这个道理。
3、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 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解析:这个成语的错误在于:①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②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照猫画虎”也是犯了这种错误。
7、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8、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
9、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0、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11、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12、那些我们以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我们忘记了。
1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14、“妙手回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5、天降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16、平时,城门和鱼看起来没有任何的联系,可是在城门失火的特殊情况下,平静生活在河里的鱼却意外遭了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事物的联系是复杂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的东西,也许有的东西看起来是个孤立的个体。
17、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0、解析:这个谚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这一对范畴。
21、一轮孤月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22、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23、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利用规律造福于人
24、解析:这句诗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逆境中,要看到光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2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26、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27、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28、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离不开整体。)
29、1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30、解析:这句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静中有动,动中有静;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1、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3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36、怨天尤人:忽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的错误观点,夸大了外因的作用。
37、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38、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39、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40、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41、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42、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4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4、解析:王阳明提出的这个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5、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46、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47、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4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5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52、解析: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有:①联系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53、解析:王阳明的这段话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54、解析:这句话表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这句话里的“基础” 指的就是实践。
55、“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56、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57、自己是蓝色的,音乐是悠扬的,心情是透明的,灵魂是飞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