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名言
1、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2、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论语》)。
5、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6、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7、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8、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劝孝》宋·赵与泌意思:我们都知道里面有孝顺的人,至今他的名号都让人觉得欣慰。
9、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10、一位高学历父亲的儿子已经长到10岁了,这位外表光鲜的父亲从来没有为儿子花过一分钱,根本没有父亲的责任感和亲情,慈道尽失。因为他心中只是希望为前途成功而奋斗,原来指望妻子家资助他,妻子发现丈夫根本没有亲情爱意,心中只有前途金钱,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于是这位高材生对亲生儿子视为路人。这不是个案,华人不愿意宣扬家丑而已。
11、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1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3、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14、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1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6、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7、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18、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当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
19、尧舜所行之道,就是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罢了。
2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出自孔子)。
21、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22、 2) 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3、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24、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弟子规》
2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6、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27、(相比而言)以儿女忘记双亲是容易的,让双亲忘记儿女是极难的。
28、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9、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3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1、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3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4、(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3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6、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37、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39、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40、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41、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4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43、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44、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