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作品
1、《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部代表作,讲述富兰克林从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长经历。
2、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在一家小印刷厂里工作,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那里,因为他特别想得到为议会印文件的工作,但他却受到了另一个议员的干涉。那个议员既有钱又能干,是印刷厂里的重要人物,他非常讨厌富兰克林。
3、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告诉我们: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4、贞节:少行房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便全无用处。
6、富兰克林自小喜欢读书,但他并不偏爱浪漫热情的浮华作品,他的阅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那就是要有利于人的才智的发展,有助于养成人的理性思维与良好的品格。富兰克林喜欢的作家作品有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班扬的《天路历程》、笛福的《论计划》、科顿·马瑟的《论行善》、罗亚尔港先生们的《思维的艺术》等。这些书让富兰克林百读不厌,他晚年仍然认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极有价值。《论计划》与《论行善》甚至扭转了他的思想,影响了他未来生活的一些重大事件。他所提出的国民经济改良计划就是受到《论计划》的影响,“共图社”俱乐部的成立则得益于《论行善》的启发。
7、少年演讲训练营把演讲、阅读、写作融为一体,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8、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这样形容富兰克林:“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出生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拥有不以自己的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借这勇气成为了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最出色的人。”
9、富兰克林个人执笔的《富兰克林自传》只写到1757年,后续一直到1790年的政治生涯网上有大量材料可以参阅
10、通常情况下,他还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些新词语,只有在需要与诗歌的韵律和声律模式相一致时,才会努力搜寻并匹配使用。
11、地球的寿命一共十八小时,我已经活了7个小时了,说起来时间也真不少,足足有四百二十分钟呢!我们之间有几个能够如此克享高寿的呢?我看见好几代蜉蝣出生、长大,最后又死去。我现在的朋友只是些我青年时代朋友的子孙,可是他们本身,咳,现在是都已不在‘虫世’了,我追随他们于地下的时侯也不远,因为现在我虽然仍旧步履轻健,但天下无不死之虫,我顶多也只能再活七八分钟而已。
12、故居的房子经历200多年早已面目全非,其实是照以前样子重建的,这条路是当年富兰克林每天出门和回家的必经之路。
13、例如,和富兰克林交往颇为亲密的是布里伦夫人,一位财政部官员的妻子。那时她不过三十几岁,风情万种,满怀愁绪。老哲学家对她讲述的美洲印第安人的神奇故事,像奥赛罗对苔丝德蒙娜讲述的摩尔人的英雄传奇,使得这位少妇神思渺渺,如痴如醉。据说布里伦夫人几乎一下子就爱上了善解人意的富兰克林博士,将其视若己父。在夏天,他们每星期两次互访,或在门廊下喝茶、下棋,或在室内听她或她女儿弹琴。等到布里伦夫人到巴黎过冬,他们就通过鸿雁传书倾诉衷肠。他们在书信里时常谈到在天堂里他们将重逢,并且永不再分开——当然不是作为父女。
14、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
15、 该报语言清晰易懂,用凸版活字印刷,配有大量插图,加之富兰克林善于经营,发行量迅速扩大。《宾夕法尼亚报》很快成为该地区发行量最大、版面最多、广告收入最高、文化修养最高的报纸。这份报纸一直出版到 1748 年,使富兰克林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16、富兰克林的启蒙书籍是班扬的《天路历程》,描写的是一个名叫“基督徒”的人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天国的故事。书的开头写道“当我走在茫茫的旷野中……”奠定了书中启迪人们通过实践获取智慧,不断前行,战胜困难,自我完善的基调,这一自我奋斗的“历程”也成为富兰克林一生的追求。在十几岁的年龄,富兰克林通过读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认识到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并非不可改变的。笛福的《论计划》和马瑟的《论行善》也对富兰克林立志成为有用的公民和后来建立社会公益组织有着极大的影响。
17、邹晓霞老师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西瓜小猴读书会发起人,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15年以上语文教学经验,多次获得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18、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阅读、仿写,创造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透过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把“记忆”进行匹配连接。
19、它们似乎在讨论什么东西——你知道我是善知虫语的;我和你往来这么久,可是你们贵国美妙的语言我学来学去,始终进步很少,我如何能替自己解嘲呢?只好说我研究虫语用心过度了。现在这批小虫在举行辩论,我好奇心动,不免凑上前去偷听一番;可是虫虽小,它们的心却大,开起口来,都是三四个一起来的,因此听来很不清楚。偶尔断断续续也可听清一两句,原来它们正在热烈讨论两位外国音乐家的优劣比较——那两位,一位是蚋先生,一位是蚊先生:讨论得非常之热烈,它们似乎忘记了“虫生”的短促,好像很有把握可以活满一个月似的。
20、富兰克林用几种方式来回应父亲的评论。首先,他找出几个明显比自己写得好很多的作品,例如非常精彩的合订本期刊《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做过类似的事情,而富兰克林则着手进行一个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的计划。
21、备注:本篇文章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22、我现在还是辛辛苦苦地在这片树叶上搜集蜜露,可是这有什么用呢?我所收藏的,我自己是吃不到了。回忆我这一生,为了我们这树丛里同胞的福利,我参加过多少次政治斗争;可有法律而无道德配合,政治仍旧不能清明,因此为了增进全体蜉蝣类的智慧,我又研究过多少种哲学问题!‘道心惟微,虫心惟危’,我们现在这一族蜉蝣必须随时戒慎警惕,否则一不小心,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变得像别的树丛里历史较为悠久的别族蜉蝣一样,道德沦亡,万劫不复!
23、还有,你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着重关注到底怎么做好它,在哪一方面还有缺陷,以及想办法克服它,并且予以改进。
24、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都去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上为好。一旦我将这个美德培养成习惯,接着再培养另一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够做到全部13条为止。
25、美国国父故居中我还去过了汉密尔顿故居,约翰·亚当斯故居,但是据目前了解,只有富兰克林专门有这样一个博物馆介绍他一生的成就,博物馆图文并茂,并有高科技视频音频触屏和各种互动设备,也非常适合小朋友玩耍,可以学习各种名言,“参与”富兰克林的科学实验。美国国父中只有富兰克林这么多才多艺,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是成功的作家,商人,政治家,公民领袖,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只有他一生的经历才撑得起一个博物馆展示的信息量吧。
26、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27、因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回去之后,富兰克林把论点写了下来,誊清后寄给约翰,双方交换了三四次信件。碰巧这时父亲看见了他的信札,于是趁机和他讨论文章体裁问题,父亲说他虽然在正字和标点方面胜过论敌,但在措辞的典雅、叙述的条理清晰方面远不如对方,并举了几个实例来使他信服。富兰克林从此以后更注意文章的风格,决心力求改进。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文章写作技巧的改进之后,富兰克林的论辩能力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8、 共图共享的读书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头脑”
29、为了突破这个瓶颈,他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记录日记,留意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还通过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以此来增广见闻。
30、当然富兰克林写的有影响力的作品绝不是他的处女作,SilenceDogoodessays。他青年时代的作品PoorRichard’sAlmanac,和老年时期的自传ThePrivateLifeoftheLateBenjaminFranklin对当时的美国人以及多年之后的后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31、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近代闻名海外的“斜杠青年”。
32、我劳碌一生,别无乐趣,惟有想起世间众生,无分人虫,如能长寿而为公众谋利者,这是可以引为自慰的;再则听听蜉蝣小姐蜉蝣太太们的高淡阔论,或者偶然从那可爱的白夫人那里,得到巧笑一顾,或者是清歌一曲,我的暮年也得到慰藉了。
33、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找一个导师教自己写作,比如上一些提高写作课,再比如应聘一些专门是“写作”方面的工作等。
34、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名。
35、“如果你不想一死就被忘记,要么写点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写的事情。”--富兰克林
36、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号召人们完成如此之多的公益事业,离不开他多年锤炼的高尚品德。在早期创建图书馆的过程中,他发现人们并不愿意支持一个功劳加身的公益事业倡导者,所以他学会了“隐身幕后”,不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尽量分享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例如,在提议建立一支消防队时,他先是匿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引起民众对消防队需求的认可,再假装这是一个老人的主意,并号召道,费城有很多高尚的志愿者,从而把功劳分给每一个参与的人,《LeadingChange》的八步引领变革方法论可能是借鉴于此。可见,放下小小的虚荣,可以实现更大的成果,其实好的结果更重要,谁的功劳又如何呢?
37、真相:富兰克林的成就实在是数不胜数。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担任过州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出版了费城第一份报纸《宾夕法尼亚报》、美国第一本医学专著、第一部小说以及其他很多畅销书,在多个科学领域也有很多贡献。(他甚至成了财富的象征)
38、富兰克林以这种温和而谦逊讨论方式为基调创建了“共读社”(JuntoClub),并以24个问题为指南驱动社团的积极讨论和蓬勃发展,为日后推进很多公共事务播下了种子。这种方法也是他在60年后的制宪大会上使用的技巧,在其一生中调停很多复杂的重大历史争论中起到重要作用。
39、富兰克林作为商人,在30多岁就通过勤劳和节俭实现了财富自由,一生中在公益事业上贡献无数,同时作为科学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作为政治家成为缔造美国的先驱。其中他对公益事业的热忱对我这个在中国价值观下长大的人启发很大。
40、在不断地迭代升级的过程中,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大脑回路就会有自己的“知识系统”,可以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还可以在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
41、为了模拟雷电的威力,实验者走进了电力公司的试验中心,这里的高压电可达到100万伏,可是比起真正的雷电1亿伏的电压,也只是1%。他们用组织替代胶制作了一个假人的模型,里面安装了一个模拟的心跳检测器,并用模拟的雨中淋湿的风筝线进行实验。风筝被高压电击中时,在钥匙和假人的“手指”之间出现了明亮的电弧,通过模拟心脏的电流已经超过可以使人心脏停跳的最大电流的很多倍。这个“迷你版本”已经足以让富兰克林英勇牺牲很多次了。由此可见,富兰克林在直接被雷电电击后还毫发无损,并且淡定地说“我可以证明闪电是电”是不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