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简介100字
1、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2、价格:1000元,转发该文章到朋友圈集赞20可优惠200元。
3、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我们很可能穷尽一生,最终发现自己才刚刚能够望到浮士德的起点。(歌德简介100字)。
4、萧伯纳(GeorgeBernard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
5、该库拥有百万电子图书全文,图书涵盖各学科领域,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和工作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参考资料。目前本校订购图书120万种,并且不定期更换一批图书。
6、 “一开始是被它的外表吸引,走进来更加体会到它的与众不同,逐渐地爱上了这里。”余女士如此形容她就餐的这家书店。这就是东北地区首家24小时书店,国内第一家以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命名的书店——歌德书店,它坐落于沈阳市和平区著名“欧风街”上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内。歌德书店的总策划是著名的出版营销专家、书店文化策划专家、书店空间设计师三石,他曾成功策划“中国最美欧式书店——哈尔滨果戈里书店”“中国边境最美国门书店——黑河普希金书店”“中国第一家红色书店——井冈山红色书店”等“爆品书店”,而歌德书店作为他的第七个作品,也延续了他作品一贯的风格,被沈阳市民公认为“沈城最美书店”。
7、(歌德与席勒的友谊故事摘自范大灿:德国文学史(修订版)第二卷)
8、2020年已改革,模块化考试,单科可以补考
9、吴晓樵.《中德文学因缘》(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10、 1805年席勒逝世,对歌德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半”。席勒不仅是歌德的亲密朋友,而且也是他创作的合作伙伴;失去席勒,歌德就在思想上和创作中陷入孤独状态。
11、《少年哥德》是上海北新书局于1929发行的一本图书,由柳无忌编写。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歌德的孩童时代、求学时代和在狂飙运动中的经历,并附有歌德、歌德父母等人肖像及其他插图共计17幅。此书中的“哥德”即是歌德的中译名。
12、学科服务网址:http://lib.tsinghua.edu.cn/service/sub_librarian.html
13、1922年2月4日,为纪念歌德逝世九十周年,冰心作了一首诗《向往》,最初发表于《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3月23日,后收入诗集《春水》。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以纪念歌德诞辰269周年,向这位伟大的世界文化巨匠致敬!向为我们留下宝贵文化财富的前人致敬!
14、由于歌德涉猎较为广泛,思想活跃,写作时而捡起,时而抛下,断断续续,其风格也随之变化。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长篇小说《亲和力》《颜色学》《诗与真》等。还写了一些自传体著作,如《意大利游记》《出征法国记》等。晚年又好像焕发了青春,写完了《浮士德》(1831)、《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1828)等。
15、 《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6年,第二部完成于1831年。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德国十六世纪民间传说中一个神秘性人物。相传,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订约,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时间的权利,知识和享受。《浮士德》这个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原本是一个训诫故事,意在告诉人们要戒除欲望,养成虔敬之心,否则魔鬼就会乘虚而入。
16、歌德之所以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遥远的中国,与欧洲在启蒙运动前后兴起“中国热”这一背景密不可分。在17世纪,从欧洲到中国海上航路的开辟,使中西文化交流出现高潮,基督教传教士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儒家“四书”以及多种中国戏剧、小说、诗歌被介绍到欧洲。
17、类型:网课直播/录播+作文批改+录音批改+及时答疑。直播课程也有回放,课程结束后还有六个月回放期,有效期内无限回放。
18、德福班学员半年内18分且单科无TDN3通过德福考试可获得1000元奖学金。
19、三石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3stonebook
20、本书是一本极具真性情的传记,多领域立体解读黄霑各种作品。透过黄霑,能读懂香港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
21、·《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复印
22、1910年,民国时期国学大师辜鸿铭用笔名“汉滨读易者”出版了笔记小说《张文襄幕府纪闻》,其中有一篇《自强不息》,节选如下:“辜鸿铭部郎曾译德国名哲俄特《自强不息箴》。其文曰:‘不趋不停,譬如星晨;进德修业,力行近仁。’卓彼西哲,其名俄特。异途同归,中西一辙。勖哉训辞,自强不息。可见道不远人,中西固无二道也。”此文中的“俄特”即是歌德的中译名。
23、据钱钟书考证,在中国文字里第一次公开出现的关于歌德的记述,是在驻德公使李凤苞出版的《使德日记》中,提到了“德国学士巨擘”和“诗伯”果次(即歌德)及其小说《完舍》(即《少年维特之烦恼》)。但李凤苞对歌德的生平介绍,存在一些事实上的差错,更谈不上对这位德国“诗伯”有多少了解了。第一个真正懂得一点歌德的中国人是曾做过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他曾将不断进取的浮士德精神解释为中国的“自强不息”精神,并以此作为“中西一辙”的证据。
24、中国最美“国门书店”——"黑河•普希金书店"
25、1827年是歌德与中国文学发生关系最多的一年,也是他最频繁地谈论“世界文学”的一年,可见中国文学在其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即是歌德对中国文学的重视,其实是在他“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框架下进行的,不一定是对中国文学本身有特别的兴趣。
26、我们的B1课程效果很好,课时量足,老师授课水平好,中外教上课,应试效果好,学生都是一次性高分通过B1考试。
27、《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戏剧),散文版1779年,1787年复印
28、都说了是VIP课程,所以,任课老师由你来定?!
29、 《浮士德》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古典名著。它的创作延续了将近六十年之久。
30、(1)vonGoethe,J.W.(2012).FaustIundII.BeltzVerlag.
31、第一部分:根据题目中的两三句话,做一个小的报告(3-4分钟),按照要求完成五个方面的描述,结束后回答同伴提问和考官提问。
32、歌德创作第一高峰在青年时代,主要作品有剧本《铁手骑士》(1773)、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自由体诗歌《浮士德》初稿。
33、文章类型也丰富多样,例如博客文章、广告、信息短信等。共30个题,正确18个及格。
34、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35、《教育公报》(J).1917年第四年第十五期.
36、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37、《浮士德 一部悲剧》(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复印
38、爱迪是团队中的“破坏王“,爱迪喜欢拆开各种东西,但只是研究里面的运作原理,而且他可以修补任何东西。
39、把与TA有关的回忆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最后一次温暖你的五脏六腑,坚信总有一部分会转化成让你更美更强的能量,和全新的自己sayhey!
40、 2016年8月15日,东北三省首家24小时书店——“歌德书店”于沈阳正式开业。
41、4个部分,以判断正误与选择题、信息配对为主。
42、《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节选:“鲁迅这篇文章是为当时我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斗争服务的,对这个革命运动起到了革命舆论的作用。它猛烈地批判了旧传统、旧文化,理直气壮地抨击了洋务派、维新派和复古派。这是我国‘五四’运动前思想界启蒙时期的辉煌巨作,是揭露和批判封建意识形态的檄文,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的文献。它情文并茂,意味深长;所向披靡,令人神往。其中,科学性、战斗性和抒情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不少片断读起来真是琅琅上口,颇富于音乐之美。就其整个认识水平来说,在当时中国文化思想界中毫无疑问是最高的,这只要浏览一下晚清时期有关的报刊、文集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就可明白了。”
43、也就是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温克尔曼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变得伟大,如果可能的话,伟大得无可比拟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
44、1932年5月,德国法兰克福举办歌德百年忌辰纪念会并出论文集,根据此次会议论文集译出中文版《高特谈话:高特忌辰百年纪念》,1935年由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筹备委员会出版。此书中的“高特”即是歌德的中译名。
45、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46、歌德所接触到的有关中国的书,一类是游记和报道,如《马可•波罗游记》,另一类则是中国的哲学作品,主要是儒家经典。根据歌德日记的某些记录,有学者猜测,歌德年轻的时候,在斯特拉斯堡曾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三字经》,虽还不欣赏,但对儒家的教育主张留下了深刻印象,到其晚年,则明白无误地对孔子倡导的孝道表示赞赏。德国汉学家卫礼贤曾指出,中国道德的出发点和歌德的人类教育的出发点是相同的,特别表现在歌德开启成长小说先河的《威廉•迈斯特》中。
47、莫扎特去世2年之后。贝多芬搬到了维也纳。那时他22岁。在这里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海顿。他开始在约瑟夫海顿那里学习作曲。贝多芬因为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开始崭露头角。短短十年间就创造出了c小调交响曲、献给远方的爱人、田园交响曲等著名作品。如同听过其演奏的观众所说“他知道如何去吸引每一位听众,常常让他们热泪盈眶......“因此他也得到了资金资助。
48、李凤苞.《使德日记》(M).商务印书馆,1936年.
49、《教育世界》(J).1904年,第八十二号.
50、-DieFreundshaftvonGoetheundSchiller-
51、馆藏情况:纸版图书(索书号I21Z731C3D20)、《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
52、 不少人认为《维特》是一部爱情小说,这其实是对《维特》的一种误读。因为小说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其本质体现的是对社会的反抗,这是对歌德所生活的时代最真实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53、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与德福考试阅读第一篇相似
54、王国维先生曾撰《格代之家庭》一文,刊于1904年8-9月《教育世界》第八十二号,介绍了歌德的家庭对他的影响。王国维先生的很多文集也收录该文,例如《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等。此文中的“格代”即是歌德的中译名。
55、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56、 《浮士德:一部悲剧》(Faust.EineTragödie)是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57、《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对于授予参加共济会50周年荣誉证书的诗歌形式的谢辞),1820年
58、 走进书店,记者看到,在500平方米的店铺内,装饰以哥特式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为基调,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洁净的地板、精美的壁纸以及无处不在的图书,使记者虽然置身书店却仿佛穿越到了欧洲某位贵族的书房。
59、 歌德书店在开业之初,就联合沈阳市对外友好协会举办了中德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邀请德国沃尔姆斯市市长代表团及德国青少年到歌德书店进行文化交流。书店为德国朋友准备了剪纸、古典戏法、书法等中国传统的文化表演。作为中德文化交流基地,歌德书店充分向德国朋友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中德两国合作发展。
60、三石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stonebook
61、最早向国人翻译德国诗歌的是晚清名士王韬(1828-1897),他翻译的《祖国歌》见于1871年7月由王韬和张芝轩合作编译的《普法战纪》卷一。据学者调查,《祖国歌》原名为WasistDesDeutschenVaterland(《何为德国人的祖国》),作者是德国爱国诗人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ErnstMoritzArndt,1769-1860),阿恩特的母校格莱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大学就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大学(ErnstMoritzArndtUniversityofGreifswald);鲁迅先生《摩罗诗力说》中有一句“于是有爱伦德出,著《时代精神篇》,以伟大壮丽之笔,宣独立自繇之音,国人得之,敌忾之心大炽”,该句中的“爱伦德”即为阿恩特。
62、被评为“2016年中国最美30家新兴实体书店”
63、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支精锐部队,他们是一个王朝或者帝国军力和国力的体现,是光辉战绩、传奇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帝国兴衰起伏的见证者。
64、本书提供解决之道,同时也敲响警钟,职场菜鸟必读,职场达人必备!
65、(1)vonGoethe,J.W.(2012).FaustIundII.BeltzVer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