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名言
1、 一头雄狮率领着的一群绵羊,会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2、凡战,敬则慊,率则服;上烦,轻;上暇,重;奏鼓轻,舒鼓重;服肤轻,服美重。
3、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教育,振奋民族精神。
4、经济发展不忘国防建设,安居乐业不失国防观念
5、加强国防教育,弘扬奥运精神。加强国防教育,建设和谐社会。
6、1950年5月1日,漫天硝烟中,海南岛解放,海南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7、保家卫国终不悔,驰骋疆场献青春。公民当思天下事,国防强弱系安危。(军事名言)。
8、有勇无谋的硬干,也许不仅消灭不了敌人,而且会使自己的军队反而被敌人消灭。克劳塞维茨
9、●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克劳塞维茨)
10、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山河。——孙武(春秋)□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
11、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卡耐基谁配得到上帝的奖励?
12、学习国防知识,共铸钢铁长城。学习军事知识,掌握卫国本领。
13、——苏辙(宋)●用兵以能聚散为上。——杨时(宋)●凡与敌战,须务持重。
1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5、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着亡。 ——唐代文人 马总 《意林》
16、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1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8、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窈;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
19、凡人之形,由众之求;试以名行,必善,行之。若行不行,身以将之,若行而行,因使勿忘;三乃成章,人生之宜,谓之法。
20、巩固军心,明辨利害,治理纷乱,进止有节,服膺正义,激发廉耻,简约法令,少用刑罚,小罪就要制止,犯小罪的如果得逞,犯大罪的也就跟着来了。
21、凡是作战:不是阵法本身困难,而是使人列阵困难;不是使人列阵困难,而是使人可以使用困难;不是知道困难,而是执行困难。
22、取得战争胜利的军队是精锐的部队,而不是庞大的军队。华盛顿
23、没有任何计划在同敌人交手之后能够保持不变。蒙哥马利
24、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铸牢军魂跟d走,苦练精兵谋打赢。
25、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26、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27、搞好拥军优属,加强军民团结。国防关系人人,人人心系国防。
28、西汉刘歆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术数、方技六类。
29、第五条,别忘了你手上的武器是由出价最低的承包商制造的;
30、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战争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洛西克
31、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中国)
32、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
33、图复兴,强国防,壮国威,保民安。宁可百年无战事,不可一日无国防。
34、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虚实篇》。水会因为地势的高低选择其流向,用兵也要根据敌我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孙子强调用兵作战要不拘常法、临事适变、从宜而行。其核心是灵活性问题。
35、国防建设千秋业,盛世中国万代兴。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6、师多务威则民诎,少威则民不胜。上使民不得其义,百姓不得其叙;技用不得其利,牛马不得其任,有司陵之;此谓多威;多威则民诎。上不尊德而任诈慝,不尊道而任勇力;不贵用命而贵犯命,不贵善行而贵暴行;陵之有司,此谓少威;少威则民不胜。
3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8、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谓五虑。顺天,奉时;阜财,因敌;怿众,勉若;利地,守隘险阻;右兵,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
39、国泰民安必思危,强军备战防未然。海防边防空中防,军民齐心筑国防。
40、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1、(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关于国防和军队的谚语和格言◆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42、凡战之道:既作其气,因发其政;假之以色,道之以辞;因惧而戒,因欲而事;蹈敌制地,以职命之;是谓战法。
43、宋·苏洵《心术》。理:大义。加:施加。节:节制。这几句大意是:知道至理大义,然后才能起兵攻战;知道形势利弊,然后才能施加兵力;知道节制自控,然后才能用兵打仗。在作者看来,身为三军统帅,必须能审时度势,作到“知理”、“知势”、“知节”,才能不为小利、小患所支配,处于“不屈”、“不沮”、“不穷”的有利地位,无敌于天下。这叫作“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是谓为将之道。
44、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5、第十九条,你做的任何事都有可能让你挨枪子儿----什么都不做也一样;
46、●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47、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顾克之。——先秦左丘明《曹刿论战》
48、只知胜利未知失败者,大祸迟早要临身。德川家康
49、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行动:利益和恐惧。
50、《步兵进攻》战术格言:不管武器口径多么小,也不管武器数量多么少,要始终用火力支援步兵攻击。
51、国防意识人人有,国防法规人人守。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52、◆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53、争大义而不争小利,这是为了表示战争的正义性。赦免降服的敌人,这是表明军队的勇敢。能够预见战争开始和结局,这是表示统帅的智慧,
54、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5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6、●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57、《步兵进攻》战术格言:谁先开火,并能进行最猛烈的集中火力设计,谁就能取胜。
58、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废其不欲不能,於敌反是。
59、◆三勤一懒,想懒不得懒;三懒一勤,想勤不得勤。
60、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61、四分法初创于晋代荀勖编撰的《晋中经簿》,确立于唐代魏徵等人编撰的《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兵书被归入()部。
62、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63、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善于带兵打仗的人,没有过人的智慧与名望,没有盖世的战功。真正能成功的人,是不会锋芒毕露的。这是因为一旦你表现出才智超过他人,便会令他人有一种不安全感,甚至招人嫉妒,可以说这是人性的必然。
6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65、唐代杜佑的(),以记述典章制度的形式,汇集了唐朝中期及其以前许多朝代兵制、谋略、边防、军政、屯田等方面的情况。
6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67、上下尊卑之间彼此不相欺凌,德和义不互相逾越,有才技的人不被埋没,有勇力的人不敢违抗命令,这样,大家就会同心协力了。
68、像100年不打仗那样进行建设,像明天就打仗那样进行准备。
69、第十条,那支你不加注意的敌军部队其实是攻击的主力;
70、只有一种对付敌人的手段,那就是击败他,从而战胜他。福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