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小常识
1、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小学生文明礼仪小常识)。
2、(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4、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后(文具盒置于课桌正中,课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离开教室。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5、(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6、(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7、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发言结束后道谢。
8、(3)穿西装时,打好领带,扣好领扣;上衣袋少装东西,裤袋不装东西并做到不挽袖口和裤脚;
9、 说话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会使用“老师好”“客人好”“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10、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11、 (6)所有商品都要付账,不“顺手牵羊”,占小便宜。
12、(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13、 不乱扔垃圾,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14、(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15、(1)头发梳理整齐,不染彩色头发,不戴夸张饰物;
16、 (1)文明行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民警和交通信号指挥。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离护栏,不抢行机动车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拥挤的路段,不追跑打闹,横冲直撞。
17、(2)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属于公共财产,也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18、(6) 不经主人允许,不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
19、(2)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0、(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21、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 坐如钟”。
22、颁奖典礼中,受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入场,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应致谢并回敬队礼。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座)。
23、(2) 进办公室要喊“报告”,不随意打开老师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