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泰斯
1、但他未能摆脱贵族的习性,这个理想以破灭告终。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第一次尖锐地提出从自己的阶级“出走”,跟贵族社会脱离关系的问题。
2、(每个人的生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活,它的趣味越抽象,它便越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发的群体的生活,个人在群体里不可避免地要遵守那为他预先规定的法则。列夫托尔斯泰)
3、(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列夫托尔斯泰)
4、托尔斯泰曾著《论孔子的著作》一文,虽未完成,但他坚定地推崇中国古老的农耕生活方式,他认为这是与和平的文化紧密相连的。儒家讲求的修身思想与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善思想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主张“爱是人类唯一的理性活动”,既推崇儒家的仁爱,同时也欣赏墨子的“兼爱”。儒家修齐治平主张和倡导仁爱、肯定现世的观点,对托尔斯泰的通过个人道德完善解救人类的理想有着很大的启迪。他非常关注孔子有关如何从道德修养出发达到治国的思想,他因此找到了反对以力治国的理论武器。托尔斯泰受到孔子思想启发,在日记中写道:“真正的权力既不能基于传习,也不能基于暴力,它只能建立在对至高的东西的一致崇尚之上。”托尔斯泰还极为推崇道家哲学,他最注重研究老庄的“无为”思想,他在给妻子的信中称老子为“最深刻的思想家”,亲自翻译过老子的《道德经》,尤其对上善若水思想极为欣赏,这种思想对他以柔克刚的、以自我道德修炼为基础的“不抵抗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在日记中还写道:“孔子的中庸之道妙极了,同老子一样——履行自然的法则,这就是智慧,就是力量,就是生命。”
5、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短篇小说《舞会之后》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6、生2:不可以,如果去掉了,这样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什么味道
7、(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8、托尔斯泰的艺术,不只对俄罗斯文学,至今仍对世界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所发展出来的思想,也给予世界很大的影响。
9、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象《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10、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11、(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消极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泰斯)。
12、(天才是指异乎寻常的忍耐者而言。列夫托尔斯泰)
13、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4、他又让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贩卖的方式,获得大量金钱。
15、(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6、(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列夫托尔斯泰)
17、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名人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呢?
18、(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19、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20、师:可见,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写作时运用。老师这里有三张名人的照片,我们不妨现在就做一下这方面的练习,好不好?
21、温馨提示:火车最好提前90天购买,俄铁官网的价格至少会调升4次,越往后越贵,余票越少越贵!
22、(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列夫托尔斯泰)
23、空间理论是现在非常时髦的一个理论,我们对一个城市的理解,可以把它放到文化的空间里,放到历史的空间里,甚至社会也是一个空间。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托尔斯泰在什么环境中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4、在夫妇之间要有彻底的不和,或是同心一致的爱情,才能在家庭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夫妇之间的关系若是暧昧不清,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能发生一些事情。有许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令人厌烦的生活,那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夫妇之间,既没有彻底的不和,也没有同心一致的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25、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26、人们处于违反自己良心的立场时,不可能受制于他人,再来违反自己的意志。如果你现在位于某个立场,这不是因为他人有所需要,而是因为你自己希望的缘故。《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结语之六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人类当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愚蠢的人、有感觉迟钝的入、有精力充沛的人这样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迷信。人类并不是这样被分类的。我们在看某个人的时候,多半会认为他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聪明而非愚蠢、灵敏而非迟钝,当然也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我们常说某人很坏而且愚蠢,或者说那个人是好人而且很聪明,不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看法吗?然而,我们经常如此来分类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人类就如同河川一样,任何一条河川的水都是水,不会改变,只是有的河川水势很小,有的河川水势很大,有的流速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河水清澈见底,有的却很污浊,有的河水非常清凉,有的河水却很温暖。人类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类都拥有全部特质的种子,有时是某个特质萌芽了,有时则是另一个特质萌芽。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人。《复活》第一部第五十九章
27、托尔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写戏剧,其中《一个受传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对“虚无主义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对剧作发生兴趣。
28、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标志着俄罗斯农奴制社会的崩溃和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在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搜索之后,托尔斯泰终于发起了“战争与和平”。
29、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30、(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列夫托尔斯泰)
31、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32、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33、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34、(既然人生,具有一切乐趣的全部人生,在我面前敞开来,又何必在这个狭窄的,闭塞的柜子里奋斗和劳作呢?列夫托尔斯泰)
35、(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列夫托尔斯泰)
36、他不是象牙塔中的作家,一生中曾数度放弃文学、选择教育,为农民创办了近40所乡村学校,他还从事社会批判,致信沙皇劝其改善百姓的生活。
37、虽然他对于社会的虚伪和伪善,做强力、直接而且真实的抗议,但另一方面,却又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亦即在公众的面前一面拍着胸脯一面演说:我是个肮脏且丑恶的人,但是我不停地在为完成道德而努力。我已不再食肉,现在只吃炸的米食。
38、 0“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39、师:这个词只是指一个人的相貌吗?它还可以描述人的哪方面?
40、《阿尔别特》(1857~1858)和《琉森》(1857)都是写艺术家的。前者的中心思想是“自由创作”问题,作品中宣称“美是人世间唯一无可置疑的幸福”,是作家一度醉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的产物。
41、师:这几个词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
42、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43、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在追索托尔斯泰的思想时,忘却我们潸然泪下的感动。我们被托尔斯泰在八十二岁高龄之时不得不离家的固执,以及托尔斯泰的思想极点中彻底的厌世主义所打动。而且,与托尔斯泰所生存时代的俄国,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的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人们有太多受托尔斯泰思想所感动的机会。
44、这是俄国最高的社会阶级,托尔斯泰就是其中一个。
45、师:好,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很吓人的印象。其实我们能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刻意的去美化列夫托尔斯泰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留给人们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呢?
46、师:这句话是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须发特点,文中第1自然段还有二句同样是描写须发的特点,有同学发现了么?
47、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48、师:嗯,是的,这段描写出现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这个段落中,作者描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令人失望。
49、(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列夫托尔斯泰)
50、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