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摘抄好句41句)

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摘抄好句41句)

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

1、译文为:对别人所畏俱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对此有一颗敬畏之心。

2、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诚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会辩解,巧说的人不善良。有智慧的人并不是无所不知,什么都知道的人并不智慧。圣人从不吝啬,而是尽力帮助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加丰富。上天的准则是,施利与万物却不伤害它们。圣人的准则是,帮助,给予他人却不与他们竞争。

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实可信的话语往往并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往往不会狡辩争执,狡辩争执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不会卖弄、吹嘘,喜欢吹嘘的人往往没有大智慧。

8、注: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9、(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1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经典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12、(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13、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14、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识渊博,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此言有智慧与知识渊博不能画等号。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有没有智慧,那是与天赋有关;而知识渊博与否,则与后天学习努力有关。

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16、这场人伦危机的根源何在呢?老子宣说是:“六亲不和”,亲情爱意的天性丧失是这场人伦危机的根源。庄子说和有“人之和”和“天之和”二种,只达到“人之和”而未达到“天之和”,则不是全德之人。

17、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8、(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19、(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20、27)死而不亡者寿。(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肉身虽死但精神不被忘记的人才叫“长寿”。

21、(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

22、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2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2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5、孟子说过:“仁者无敌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无敌。“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26、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27、(译文)最善的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时。

28、3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译文)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

29、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30、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31、2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数不用筹策。(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说话的不会给人留下话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任何工具就算得很精准。

32、1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4、(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35、《道德经》精选十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6、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7、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知道知足的人,经常都是心满意足的。在西方的观念中,往往赞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知足常乐,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为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欲望,往往会带来灾祸,因为你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满足,比如校园贷中的裸贷等等,或者去抢劫、杀人,走上歪路。

38、3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译文)大的地域没有边角,贵重的器具最晚成xf,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大的形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39、(译文)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

40、了解、通晓别人的人算是很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明白人。战胜别人的人算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时有本事的强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