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1、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业成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克制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情绪稳定;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社会适应维度上表现为责任心强。他们克制力强、自我监控意识强、成就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强。
2、18--20岁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进入法律上的成人阶段。害怕情绪与爱占据重点。他们即将脱离父母的掌控,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他们对未来要独自面对的生活很担忧、害怕,又对即将脱离父母的掌控暗自欢喜、充满期待。父母应带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到全国各地多转转,领略各行各业的人生百态、增加其人生阅历、拓展孩子的见识面、树立胆识。(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3、为什么?我常听许多家长说,某某人家孩子家长没文化,辅导不了学习,也没报辅导班补课,却考上名牌大学了!原因就是家长身传身教的结果。我教过的一位学生,父亲去世早,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除下地种田外,以卖豆腐为主要经济收入,供孩子上学。教育孩子的只有一句话:“好好上学,俺不能干了就指望你了!”他上小学时每天还要帮母亲推磨子,干家务活。七十年代上中学住校时,大部分学生吃食堂,他却吃黑窝头沾䒦麻盐水吃,高中毕业以优异成考入名牌大学,现在是正处级公务员。我问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他说:“看到母亲为我上学,这么劳累辛苦的干,我再不努力学习就没人性了!”
4、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时代划分为“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后喻文化时代”。所谓的后喻文化,就是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
5、运用沟通技术良好地表达和倾听,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非常重要。核心观点就是爱与接纳,包容中改变,尊重个性差异,允许与矛盾共存。
6、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7、(2)要培养孩子救死扶伤、救人危难、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
8、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9、专家的研究认为: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就孩子心智的发展来看,3岁以前孩子自身占30%,父母及环境影响只占70%。在3岁-7岁的阶段,孩子自身占比70%,父母及环境影响占比30%。什么意思呢?虽然孩子越大越不好教,但7岁之前,父母的影响还是起明显作用的。
10、指遵守集体规则的教育。遵守纪律是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也是任何活动取得成效的保证。纪律教育对孩子的社会化、人格的成熟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其基本方法有:
11、二是长期性。家长不仅是孩子的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长期的学校,家长的一颦一笑、思想品行、知识才学在孩子的一生中都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渗透效果。
12、每次在搬进新家之前,我都先要考虑在家里的合适位置弄一个书架。这个书架尽量大,一个不行,就弄两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让孩子随手可拿、随时可读。当然,书架一角也放有我爱读的书籍。在空闲时间,我会和孩子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之中,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学龄前的时候,我们会有亲子阅读时间,现在更多的是互不干扰,各自阅读自己的爱书。
13、为了营造阅读的氛围,家里一直没有安装电视机。对于这点,孩子会有比较和抱怨,因为小伙伴家都有电视机。但慢慢地,由于有了书籍的陪伴,孩子不再抱怨没有电视机了。现在,孩子好像忘了似的,再也不提电视机了。
14、但是,为了迎合上一级专家,为了迎合更多的家长,适合更多的人,不得不加以修饰。孩子的差异性天生都有,无奈我们的家长总想走捷径,不思考,照抄照搬,希望一本万利,这是不行的。如果有家长不赞同我将要谈的观点,不要攻击我,因为不适合你的孩子,不等于不适合我的孩子。如果我的观点和你看到的某些书上的不同,也不要攻击我。
15、孩子的阅读习惯如果不能尽早建立起来,孩子总有一天会像我们一样,以忙为借口,太多太多的想要读的书最后都没有读。(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16、所以让孩子睡好了,让孩子吃好了,即使他犯了错,你也要找到一个更为恰当更为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教育。这其实就是对孩子做善事。
17、凡事都要有度,批评教育也是如此。诚然,孩子犯错,理应批评,但如果家长把话说“绝”,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丧失信心。孩子的自信力很重要,一旦丧失,影响其一生。
18、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都知道孩子的成长靠学校,也靠父母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嘛?但父母具体应该注意什么?几点建议: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既要以身作则,又要多陪陪孩子 对孩子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几乎不可抗拒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无一不是父母的翻版。家庭和谐的是这样,就算哪个孩子对父母不是那么亲近,或者说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但他长大以后还是深深地打上了他父母的烙印。常言说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是对这一规律的总结。家庭教育不全是学习辅导当老师的都知道一句座右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9、 总起来说,小孩子不论年纪大的小的,不论男女的,大都喜欢野外生活,我们做父母或做教师的,虽不能十分注意到此,多少总须领小孩子到野外去玩玩才好。
20、12-18岁,这个时候,要及时跟孩子谈谈未来,喜欢文学,喜欢数字,喜欢空间等,然后带着去对应的地方见识,这样孩子心中有对未来的憧憬,对以后人格和梦想的坚持有很大帮助。
21、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怕。
22、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23、成年人要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而美好的聚会,首先应该在家庭里面。所以不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战战兢兢,最后对食物都丧失了好感。有一些孩子,吃饭非常快,为什么很快呢?就为了使你来不及批评他。他吃这么快,对胃也不好,对食物的吸收也不好,更谈不上有什么餐桌的礼仪。
24、做一个严师,可以保证你所有措施得到有力的执行。应试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不知大家发现这个公式没有:智商不低的孩子强势的家长=孩子成绩优秀。多少年了,我还记得我妈妈把我送到初中时对班主任说的一句话:不听话就给我打!多么朴实的育人道理……我很长时间都以为老师是可以打我的。
25、 第 童书中即便我们为认为幼稚的段落,但对于知识储备还极少的孩子而言,却更容易理解和吸收,那些所谓“幼稚”的表达,恰恰是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阶段的表达方式(家长们忘了自己曾经奶声奶气的哄小婴儿宝宝吃饭了吗?);
26、因材施教的“材”,不单单是某项才能,而是内在的“材质”。
27、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28、13--17岁的孩子:这一时期是孩子的青春期。爱占据情绪重点。家长应指导孩子生理卫生常识,明确告知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指导孩子坚持锻炼身体、发展兴趣爱好;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爱国爱社会爱家之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
29、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
30、我的孩子刚上初期末考试英语满分120分班级平均分117分,孩子得了118分,我以为她会欢天喜地,没想到她却垂头丧气,眼里含着泪花。万恶的分数排序,低水平上的竞争,让孩子内心怎么能够强大起来?
31、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32、 儿童会模仿成人的烦恼与愿望表达方式,此时家长需要注意回应,用尊重的方式回应有助于进一步建构沟通关系,可以用到这样的句型:“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样会使你烦恼”;“谢谢你告诉我”;“我会考虑”;“我会做……,而不是……”。
33、家庭品德教育偏重于后者,一般是指在处理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准则教育。其主要内容有团结友爱、诚实、勇敢、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勤劳节俭等优良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
34、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
35、亲子教育,从来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
36、我认为,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37、这可能是个例,但也说明家教的重要性。往往一个家庭中,姐姐考上大学,弟妹学习也不差。
38、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别太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我教了那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真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39、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霸父经常这样训斥孩子,最终,这位家长就成了学霸之父。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中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庭中,孩子成才率是极高的。所以,请孩子远离喜欢发表意见的爷爷奶奶是非常有必要的。民主自由和谐,是我们家长带领孩子共同追求的目标,民主是要实力来保证的,谁和弱者谈民主?历史上就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真正的民主。
40、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41、我国宪法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的共同义务。对孩子的公德教育要从小抓起,逐渐养成他们讲究公共道德的习惯。家长对子女进行公德教育应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入手。
42、18分钟教育演讲:《不一样的天性不一样的教育》,在腾讯视频的点击数超过600万。
43、以理解、信任为前提,做到严格的要求和真诚的爱相结合。严的程度,就如同拧螺丝一样,要拧紧但又不能滑丝。在物理学上叫临界,那些出了教学事故的老师,就是把学生拧滑丝了,最终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批评要见好就收,再苛刻的语言说一次绝对没事,那些把孩子逼上绝路的老师,都是对孩子多次的伤害和蹂躏而导致的。
44、第四让孩子拥有诚实守信的品格。“狼来了”的故事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让孩子早早就明白诚实守信的品质,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45、(3)培养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46、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内心的压力与苦楚吗?你能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吗?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之前还好些,10岁之后,几乎就不知道怎么交流了。
47、(4)作风上,言行一致,讲真话,不弄虚作假,不欺骗说谎,有了错误,大胆承认,不文过饰非。
48、其次,也说明你比较“记仇”,喜欢翻旧账。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方式不对,教育一定没有效果。为人父母,所有的权力都意味着责任,这样的责任逼着我们要改变。
49、 邻人的小孩子,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一定要别人站在他的旁边,倘使别人离开他,他就哭,一看见有人来就不哭了。
50、无论你了解或者不了解遗传学,有一件事儿毋庸置疑,你的孩子一定会像你。
51、班级成立之初,师生感情还没建立,所以也不存在伤感情,这是严格的最佳时机。
52、一番反思后,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是我作为成年人,单方面企图偷懒(或美其名曰节约时间)的做法,进一步我发现了更多阅读时不省略文字的好处。
53、然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在此,小编略略地把儿童心理述之如下,以资施行家庭教育者之参考。
54、现在发现,喜欢阅读不仅对学语文有直接的作用,对数学、英语都有促进作用。所以,在阅读方面,我们一定不要吝啬,多买书和多读书,绝对是“花小钱办大事”。同时,家长做好表率,做一个爱阅读和学习的家长,比任何说教都强。
55、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56、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
57、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孩子能否成材,很大程度上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
58、身教胜于言教。家庭是孩子第一个生活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学习影响很大。
59、 这种赞许心,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时应当利用的,然而不可用得太滥,一滥就失掉它的效用,反不若不用为妙。
60、其实,养育孩子是父母的必修之路,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为他的人生引导者。
61、我也调查过我的优秀学生,小学得双百分的真的很少。
62、一是早期性。“万丈高楼平地起,百年树人家庭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具有早期的启蒙作用和奠基作用。
63、所以,所谓家庭教育,只要家长自己以身作则,注意多陪陪孩子就行了,并不需要刻意做什么。
64、 在与年幼儿童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烦恼与愿望的模式,“当你……的时候,令我烦恼,我希望你可以……”。在使用句式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道具魔法棒和虫子,当说到烦恼的时候用虫子表示,当说到希望的时候用魔法棒表示,也可以用儿童喜欢和厌恶的其他东西代表,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用具象物品,令儿童明白感受,易于儿童进行换位思考。
65、教孩子学会爱,孩子的爱不是从教科书里学来的,是从父母那里、亲戚朋友那里、小动物那里以及带孩子的人那里学到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地表达对孩子的爱,注意,这里的爱不是纵容,是爱的感觉。同时父母对孩子经常要面对的人也要做出挑选。对孩子没有爱、爱很少的人或者用冷漠和怒气表达爱的人,尽量让她远离孩子,这是因为孩子会受到这样的人影响,轻者学不到爱的正确表达方式,重者学不到爱。
66、学生上课前要先运动,把身心打开,准备好条件,通过哈哈习武声热身。
67、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发现,父母的“冷嘲热讽”对孩子尤其是幼童伤害很大。以孩子的年龄,很难理解父母话语中的隐藏含义,从而造成困惑。所以,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们都不要“冷嘲热讽”、“一语双关”,而是要尝试与孩子沟通,让其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68、就餐时间应该是家庭的一个温馨时刻,应该是我们能够健康、美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感恩的时刻。吃饭就是一种享受,吃饭就是一种交流,美好的交流,美好的聚会。
69、 总而言之,小孩子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70、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71、---------------------
72、和学生打成一片而班级整体成绩很好这一现象,我只是在一些班主任的报告中听说过,我至今没有真实的见过。我觉得应该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让学生看透你。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73、狭义家庭教育:指一个人成年之前,父母或家里的长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74、要知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中求得,也应在自然界获得,什么“动物学”,什么“植物学”,什么“地理”,什么“常识”,大概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得的。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死的山水,不如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
75、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