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写出与战争有关的成语34句集锦

写出与战争有关的成语34句集锦

写出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1、(1)按照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4分)

2、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3、(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属于书信体文章,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写给中国小男孩的。(   )

4、(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形容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5、(赤膊上阵)、(穷兵黩武)、(百战百胜)、(战无不克)、(速战速决)(写出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6、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7、(4)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说一说战争的双重性。(4分)

8、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9、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写出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10、典故:战国末年,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于期的人头及燕国的地图让荆轲他们进献给秦王,秦王十分高兴。荆轲展开燕国地图,露出锋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剑抵抗,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

11、(2)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

12、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3、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4、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15、典故:战国时期,韩国姬公子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改名张良。有一天他在圯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的鞋掉到桥下,他主动拾起并替他穿上。老人家认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细钻研后成为刘邦的谋士。

16、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17、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8、(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

19、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20、(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有勇无谋)、(烽烟四起)、(步步为营)、(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全民皆兵)、(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风声鹤唳)

21、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22、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23、(1)请根据下列提示语写出上面三幅图片对应人物的名字。

24、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5、(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26、典故: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岳飞、李纲等坚持抗金,奸臣秦桧主张投降,就与夫人在东窗下密谋除掉岳飞。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不久秦桧与儿子病死,妻王氏请僧人做法事超度他们,法师说:“太师叫我转告,东窗事发了。”

27、(4)孟子的说法太绝对了。积极方面:因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战争又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国家趋于统一。

28、(打草惊蛇)、(各自为战)、(孤军奋战)、(南征北战)、(骁勇善战)

29、唐代有个学者叫陆质,此人对孔子的《春秋》特别有研究,曾著《春秋集注》《春秋辨疑》《春秋微旨》等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粉”了。柳宗元对陆质的治学严谨深表敬佩,他在陆质死后写了一篇《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纪念陆质,文中有:“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30、  本来很严肃的一件事,却被这几声笑给搅黄了,诸侯与诸侯之间变成了意气相争。这晋国使节团,脸都气黄了,发誓说:“所不此报,无能涉河。”要是不能报今日之恨,我们就过不了河回不了晋国。

31、(5)“图一”的主人公是谁?“楚庄王图强”后打败哪国军队做了春秋霸主?

32、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33、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