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诗小学二年级
1、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节古诗词小学2《浣溪沙·端午》
2、浣江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3、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5、年轻时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如此艰难。北望中原大地,热血沸腾气壮如山。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于大散关。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矣鬓发斑白,想起数次北伐立志匡复汉室的诸葛亮,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千百年来有谁可与他并肩?
6、天地间英雄气概即便千秋万代后依然令人肃然起敬。蜀主刘备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一生事业为汉室复兴。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蜀亡后,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前歌舞,唱起凄凉的蜀地旧曲,可叹刘禅竟毫无羞意。
7、日长蛟虚问祭,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8、 班主任老师详细为学生们讲解了折粽子和制作龙舟的全部过程。二年级一班和三班进行了折粽子活动,在体验过程中,孩子们精准裁剪、细心折叠,虚心请教,积极提问,一个个手捧小粽子的求知笑脸,可爱至极。二班四班制作了端午节立体龙舟,对折好的龙舟进行了细致的装饰,一只只小画笔尽情地在龙舟上尽情飞舞。学生们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真切的感受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感受了节日气息。
9、前军夜战洮tá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ù浑。
10、行路难:乐府旧题。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直:通“值”,价值。投箸:丢下筷子。茫然:无所适从。太行:太行山。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路:岔路。安:哪里。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
11、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2、《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3、《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4、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5、《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6、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7、孤灯伴着我没有做完的梦,楚国千里迢迢还远在天涯。月儿落下,杜鹃也不再啼叫,只见庭院里开满了山杏花。
1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杜甫·《端午日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