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摘抄好句65句)

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摘抄好句65句)

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

1、袁隆平爷爷享年91岁,一位刚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一位人类的巨星陨落了。想到这儿,我不免有些难过。(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

2、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3、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d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8月,公示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4、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歪果仁们对东方大国刮目相看。袁隆平院士不仅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还解决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吃饱肚子。尤其是东南亚和印度,包括非洲等许多国家种了杂交水稻,都获得了不错的农业收成。

5、“霍金去世了,可我看不懂空间;金庸去世了,可我看不懂武侠;袁隆平去世了,可最笨的人也要吃饭。”一条评论上是这么说的。袁隆平的逝世,令无数人哀恸。毕竟,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他,养活了大半个中国,解决了全世界的饥荒。让人民不再挨饿,是袁隆平一生的追求与奋斗目标,他做到了,所以他此生无憾。

6、袁隆平生前有一段采访,记者问道:“您是不是特别害怕那样的场景(指饥荒)再次出现?”袁老的回答只有简短的四个字:“那不可能。”如此坚定的语气,因为袁隆平亲身经历过饥荒,直到晚年想起也还是心有余悸,不愿让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坚信自己的杂交水稻可以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在他瘦小的身躯里装的下一个伟大的梦,里面满载全人类的希望。

7、袁隆平院士是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为了研究杂交水稻水稻的高产和丰产、提质降耗,从最初的简陋科研环境起步,一步一步走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实现了亩产超过吨粮田的惊人目标,不能不说就是人间的奇迹。

8、“我有两个愿望,一是禾下乘凉,二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9、最后愿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赞美袁隆平征文3一粒稻米,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一个民族的希望。(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

10、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征文吧,征文具有标题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的特点。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赞美袁隆平征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赞美袁隆平征文1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个世界。

11、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袁隆平

12、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誉满全球的大师,一直以来坚持亲自带博士,坚持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坚持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如今,在他的身后,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担。

13、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袁隆平

14、袁爷爷高大的形象,永远刻在了我的生命里。赞美袁隆平征文5突如其来的一个消息,袁隆平爷爷去世了。明明并不熟悉袁老,但是,袁爷爷的离去还是使我的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

15、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

16、殊不知想不到cctv新闻公布一条消息证实袁隆平在13点07分离去人世间,这名一生为国家赤胆忠心的名人确实始终地离开大家。消息证实后很多人发文悼念,现阶段现有多名明星发文悼念袁隆平工程院院士。蒋勤勤分享人民日报的新浪微博而且提及袁老一生让任何人避开挨饿的追求完美,而且表明不愿意坚信这一死讯,期待袁老一路走好。

17、确实袁老一生为杂交稻工作赤胆忠心,他自小就志向一定要从业农牧业,大家都了解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遭遇着粮食危机的困境,袁老也就是在这时候发觉了杂交稻,自此他就一直在科学研究这历经数十年的勤奋,袁老为整个世界作出了无法磨去的奉献,他的存有让很多人无需再饿肚子。冉莹颖在悼念的文本中也提及了袁老一生的2个理想,他科学研究的成效惠及了成千上万人。

18、智利网友对袁隆平的贡献表达了感谢:“感谢袁隆平院士发现了杂交水稻,愿他安息。”

19、“电视上直播了袁隆平院士的送别仪式,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爱戴。因为他的贡献,我们如今才能吃上一盘‘智利炒饭’,向他致以拥抱。”

20、袁隆平让世界亿万人民免受饥饿之苦,他梦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执着于心中的一个追求。他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因此享誉世界。

21、每当我们低头看碗里的米饭时,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人,他和蔼的面容,弯着腰朝你微笑,怎么也抹不掉。以后每当“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候,纪念的便是袁隆平爷爷。虽然伟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永不灭在这片热土上代代相传。

22、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23、袁隆平的一生,获得了那么多的奖,却没有因此而迷失自我。淡泊名利,无论什么样的奖,他从来都不在乎,而他真正在乎的,也很少会有人去关注。袁隆平曾把600万元的奖金全部捐了出去,用于培养人才。他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用一生的时间改变了大半个中国人的命运,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

24、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共产d优秀d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25、国士无双,当是袁隆平爷爷,我辈幸福,当忆袁隆平爷爷,袁爷爷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26、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袁隆平开发的水稻品种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尼、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地普及,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27、“袁爷爷还是放不下我们,等到大家都吃过米饭之后才离开。”

28、爷爷走的时候应该不遗憾吧?爷爷看着我们吃完午饭,看着全中国的人民都有饭吃了,应该会很开心吧?他为祖国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爷爷的笑,一定不止是新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还因为更多的人能吃饱饭了吧?

29、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30、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袁隆平

31、感动中国中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32、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也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表达对袁隆平的缅怀和敬意——

33、有爱好,不但让你的世界更丰富,还可以在知识、文化、精神层面上相互‘杂交’,互相启发。——袁隆平

34、在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很多新来的研究生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都是在稻田。“袁老师经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师李建武说,“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

35、袁隆平是曾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36、袁隆平曾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他从1961年就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中,经过不断试验先后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亩产可破千公斤。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解决了我国人们的温饱问题,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不仅如此,他还将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介绍给了非洲等粮食问题严重的国家,通过“一带一路”,他的研究成果在更多国家得到了推广。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为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的粮食供给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37、袁隆平的研究不仅帮助中国从粮食短缺迈向了粮食充足供应,他和他的团队还与数十个国家开展合作,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即使在晚年,袁隆平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

38、巴西《水稻星球》杂志刊文表示,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袁隆平“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在中国受到人民的敬爱。为表彰袁隆平在水稻产量及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即“袁隆平星”。

39、果不其然,没有过多久,袁隆平院士的助理就发文谴责这些造谣的人,并称袁隆平院士现在并没有离世,他在医院接受治疗,不过身体情况不太好。这则辟谣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的心情都放松了一下,认为还好,不是真的。

40、袁隆平是曾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41、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一辈子只做好事的人。解决人们吃饭问题,这种好事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吗?人活着就必须要吃饭,民间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的说法,可见,粮食对于人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42、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43、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44、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45、可是没有想到,过了两个小时,官方却开始再度发文,公布了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这一次,人们依旧不愿意相信,纷纷等着辟谣,可是一个接一个的权威账号,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公布了这一则消息,大家就知道,我们再也等不到辟谣了。

46、我作为中国人,感到幸福,因为我们有袁隆平爷爷为我们创造了杂交水稻,让我们不会为饿肚子而担心!赞美袁隆平征文2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就在5月22日这天却传来了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此消息一发出,引发了各界沉痛致哀。

47、袁隆平院士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20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48、“人是铁饭是钢。”当时的粮食产量低,人们吃不饱,袁爷爷决定用杂交技术,将种植稻与野稻进行杂交,准备以此培育出高产水稻。但是,以前遍地可见的野稻现在却一株也找不到了。袁爷爷带着他的团队在田间地头寻找,寻找野稻的踪影。“哎!你看看,他仗着自己学了一点破知识,就要造什么高产稻,等着看他出丑吧!”有人在背后这么说。

49、杨迪也在第一时间发文悼念,言语间饱含着对袁老的缅怀及其对国家和同胞们的祝愿。著名演员钟楚曦也分享了相关微博。惠英红也迅速发文,表明袁老的福报可能始终广为流传健在,大家会始终还记得这名伟大的人物。

50、“一定是天上的米不够吃了,神仙们才来找袁隆平爷爷去给他们种水稻了。那爷爷种完水稻之后再回来好不好?”

51、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生护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今年4月初,91岁的袁隆平院士转入湘雅医院治疗。医护人员介绍,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还在时时刻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我们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

52、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53、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54、爷爷走的时候应该不遗憾吧?爷爷看着我们吃完午饭,看着全中国的人民都有饭吃了,应该会很开心吧?他为祖国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爷爷的笑,一定不止是新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还因为更多的人能吃饱饭了吧?

55、爷爷,现在禾下还不能乘凉,那我们就要帮您实现愿望,您都这么辛苦了,那就歇一歇吧,我们一一定替您完成。到时候啊,您在天上看着我们就行了。

56、袁隆平跟钟南山是我们中国的两位国士无双的顶级人物,他们一个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一个解决了我们的病痛问题。之前就有网友戏称他们两个是一个组合,叫做衣食无忧。有了他们两个人,我们中国人民就不会再害怕挨饿,不会再害怕疾病。

57、倘若还有来世,爷爷继续培育杂交水稻好不好?

58、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

59、对于他的尊敬,我记得电视里,一位主持人眼含热泪的跟我们讲,作为中国人,天地君亲师,你们可以忘记和背叛,但谁都不能忘记袁隆平爷爷,谁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爷爷。

60、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袁隆平

61、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62、2009年春,本科即将毕业的李建武正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习,恰好赶上袁隆平院士来查看稻田。在田间,一块长势出众的稻田吸引了袁隆平院士的注意,他立即问身边人这块田是谁种的,大家便把李建武推了出来。正是因为“下田”的本领高强,本科毕业的李建武从很多博士、硕士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这永远激励着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建武说。

63、同时,他带领团队连续攻关,不断打破自己的纪录。为表彰他对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全球粮食产量增长所作的贡献,2019年袁隆平获得中国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

64、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