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郑的名人历史名人
1、前17年冬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发郡中兵及蜀郡兵共计三万,击败郑躬。
2、补充: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祖籍福建省南安人。
3、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
4、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四川、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姓郑的名人历史名人)。
5、902年杀死舜化贞,孝哀帝及蒙氏皇族八百人,并夺取政权,建立大长和国,自称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建年号安国。
6、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周穆王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
7、郑国,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出生于韩国都城新郑(现在河南省新郑市)。成年后,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8、郑三生少将,(1916年-1990年),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江西省石城县小松镇人。建国后历任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新疆军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9、继位后郑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打击新兴势力,周平王很想向郑庄公下刀,废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知后,针锋相对,利用郑国的优势,威胁周平王,逼使周文王与郑国派人质,后周对郑用兵,被郑所败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扫地,郑国国威大振。
10、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郑樵对史学的贡献:「宋郑樵生左(左丘明)丶司(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
11、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
12、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13、参加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担任“先锋”(即敢死队员),随队进攻督署,勇敢顽强。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幸被同志救护脱险。
14、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
15、作家,文学史家,着名学者,字西谛,有郭源新丶宾芬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
16、郑源焘:清乾隆皇帝重臣.二品衔.总办苗疆军务。
1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18、《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19、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20、韩国现代集团的创始人,出生在朝鲜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经过不断的努力,使自己从一个移民劳工变成韩国最大商业集团的创始人。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的建设和六十年代的工业化发展给郑周永带来一个又一个获利丰厚的合同,他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到汽车、轮船和机械制造,还有半导体与电子产品。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郑周永雄心勃勃地参加1992年总统竞选,但未能当选。自从1998年金大中总统上台执政,郑周永赶了一群牛走过板门店,并给朝鲜送了一船粮食,领导韩国商界扩大与朝鲜的联系,对南北朝鲜改善紧张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21、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22、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
23、姓氏起源: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中部大人慕容,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源于高辛氏,出自秦汉时期鲜卑族慕容,属于以部落首领名号称谓为氏。
24、郑氏族人倡导仁义爱民、尊师重孝、亲友和睦,家族文化经历住了淘沙长河的流转考验,时至今日仍木秀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郑氏祖训微言大义,一字千金,字字珠玉,更是为郑氏族人的齐家修身之良言警句,为郑氏的昌盛发达敦实了基础。
25、生于富阳的郁达夫曾在杭州就读中学,1933年,为躲避当局对进步文化人的迫害,37岁的郁达夫举家迁居杭州,后来在杭州大学路上购地建造了由自己设计的“风雨茅庐”。
26、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传子郑仁(),926年服金丹暴卒。子郑隆亶继位,公元928年,被剑川节度使贞所杀,国亡。
27、主要名人: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等。
28、1939年底率师镇守广西昆仑关,与日寇多次进行惨烈的血战。次年初遭日寇飞机空袭,不幸以身殉国。毛泽东、朱德在延安主持召开了追悼会,并电唁死者家属。葬于南岳。
29、子产(?~前522),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是我国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
30、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郑氏一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依然熠熠生辉,郑氏家族名人辈出,人才济济。
31、郑 国 少将,(1919年—1983年),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湖南省石门县人,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炮兵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炮兵师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顾问。
32、郑买嗣(?—909年),汉人郑回七世孙,世为南诏清平官(即宰相)。郑买嗣曾为南诏重臣。乾宁四年(897年),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起兵杀死隆舜之子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
33、前806年,受封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伯爵,故称郑伯友。前774年,担任周王室司徒。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迁徙其国民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遇害,谥号桓,故称郑桓公。
34、个人润例。写字画画,斤斤计较于酬金,自是俗不可耐。但板桥毫不隐讳,而且明定出一则可笑的怪润例:“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心中喜悦,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犹恐赖赈。年老神疲,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自郑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35、郑恩:字子明,据说是宋朝开国大将。青年时与柴荣、赵匡胤结为兄弟,郑恩排老三。
36、正史仅载郑和为云南人,并无其他生平事迹传世。据云南昆阳《故马公墓志铭》载,郑和为马哈只(佚名)第二子,长子马文铭,姐妹四人,然此说为孤证,学界存疑。吴晗据此推测,郑和或于洪武十三年(1381年)为明军进攻云南时所掳,遭受“宫刑”;(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14岁的他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其一生笃信佛法,广造佛经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