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读书方法100字(摘抄好句36句)

读书方法100字(摘抄好句36句)

读书方法100字

1、同理,我们读书,可以先不讲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哪些是读书的思维误区,不犯错误,就能够更接近正确的方法。

2、每天我会在群内进行点评,大家也可以就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3、读完了一本书之后,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说喜欢,那么,来吧,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还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等的名字都加到故事里面哈。

4、《精进》:不想成为很厉害的人,所以我学到这些

5、(小学语文)1-6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汇总

6、对于想要精读的书,小K从参考书籍中提炼出了下面这些要点,让你面对难啃的书不再有畏难情绪,而且学会加深记忆,提高阅读效率。

7、阅读不一定需要大块时间。一些碎片时间,如交通工具上、早起、睡前的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会有惊人的收获。

8、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通过“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9、精华提炼法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我国三十看代涌现的一大批学术大师都是这样:“不动笔墨不看书”。每阅读一本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历史学家吴晗,特别擅长于做读书卡片。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张卡片上。读了几十年书,做了几十万张卡片。语言学家王力就说:“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是没有好好看。”美学大家朱光潜特别推崇写读书笔记:“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我的体会是,“读破书万卷,真传一句话”。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几句有用的话来,就算没有白读.

10、等到下次再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依据之前的索引去“找”答案,找到相应的内容,学完马上用起来。一本书在你用的时候,价值才能够最大化,以目的为引导的主题式阅读最有效果。

11、跳读,选读都是可以的,一本书的构成多是知识点+例子,当你看懂了知识点,能够迁移就可以,很多书都是触类旁通的,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阅读速度和质量也就自然快起来。

12、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以后,为了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有意地"缠着"孩子请他讲故事或书中的知识,或者以相互给对方讲故事为条件,"引诱"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完后,家长可以大加赞扬,或"缠着"孩子问这问那,询问故事的细节。这会使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也能使孩子产生成就感。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加稳定。

13、我读书的方法也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自己的一些个人习惯,大家可以选择性地接收,这个只是一些推荐,适合自己才最好。

14、答案可以可想而知,重复力,把事情做到极致是这个社会稀缺的能力。量变产生质变,前提可是有效的量变,天天无效率的磨洋工,零散地读书,信息永远都转变不为你的知识。

15、为什么听说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的道理都是别人告诉你的,你自己没有检验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16、他说,“书籍是获取知识最系统、可靠、高效的途径,相比快餐化、速朽的朋友圈文字,经过实践检验的书籍拥有真知灼见,深入透彻,是提升思考境界不可缺的工具。”

17、使用便签在笔记本上做标记。这样在重读时可以快速找到具体的某一本书或者一本书的某一章节。

18、这部分我将会谈到自己的选书方法,以及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19、这本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战争,最终晋国夺取天下的故事。这本书中刻画的个个都是英雄豪杰,但书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几位。

20、高效阅读需要的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灵敏可靠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21、放置了一段时间,仍然经得起考验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东西,常读常新。

22、如果故事发生在室内,就画一张室内的平面图,如果故事发生的地方很多,就可以让孩子画一张大地图。

23、把这条故事线弄清楚,对孩子很有帮助的。因为这个故事是以画为主,配合一些口语表达,孩子会很投入,很喜欢的。

24、将笔记"结构化"。在读逻辑性很强的书时,如果只是一段段摘抄下来,重读笔记并不会对重温书的内容有任何实质帮助。应该用结构化的方式,比如运用箭头、大括号等符号组织不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是因果关系,还是互相促进,是A中包括B,还是A导致了B的发生)。

25、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是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26、说到了输出,也就到了书评的内容,怎样才能够将看过的书形成书评呢?

27、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熟读成诵。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28、就像我们学历史,会画一条历史发展的时间线一样。一本故事书读完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画一张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线。

29、以"能坚持下去"的原则为前提。很多朋友并不是不会做笔记,而是一开始把笔记做得如手账一样精致花哨,但因为的确比较费心力而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导致难以坚持。其实笔记的重点不在于多么精致复杂,而是简练实用。

30、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故事将会如何不同呢?那么,就以大灰狼为主角,从他的角度来说说故事是怎么回事吧。

31、多维研读法从多个角度去读一本书,比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读,还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读。读来意境会大不相同。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数学家华罗庚则发明了“猜读法”,从猜谜的角度去读书。看了书名后先闭目静思,猜想书中的结构与内容,然后再读。如果作者写的和自己猜的一样,他就可以速读。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还培养了他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2、在略读一本比较难懂的书时,碰到极难理解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只注意你可以理解的部分,不要被某个看不懂的章节、注解、评论或参考资料阻挠或泄气。

33、读一本书之前首先明确阅读的目标。也就是要想清楚读这本书究竟是为了学习具体知识点,还是提升文学素养,还是仅供娱乐消遣。

34、0"缠着"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讲给父母听

35、时空穿越法作为一个时空穿梭者,进入书中的世界。一个人不读书的人,生活在他自己的24小时时间和亲身所到之处。当我们读书时,你立刻摆脱了时空的束缚,你可以走进一万年以前,也可以走进500年之后,可以与孔子对话,也可以与奥巴马谈心。正如色列著名作家奥兹所言:“如果你只是游客,你会站在旧城的某条街上,仰望一座老宅,你看见有个女人,正从窗户里凝视着你。然后你便走开了。读一本外国小说时,你便能真切地得到邀请,进入别人的内室,进入他们的儿童房,书房,进入卧室”。其实本质上是穿越时空的束缚,进入比宇宙更浩瀚的精神世界——是读书让我们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