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全文完整版
1、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2、解下佩带束好求婚书信,我请蹇修前去给我做媒。
3、 第三段落,从“索茅以筵兮”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共117句,内容分为3小节。
4、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
5、云霞虹霓飞扬遮住阳光,车上玉铃丁当响声错杂。
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通:唯)
7、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8、 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狂乱啊,只想走捷径,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d人是这样苟且偷安,他们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而不思反省。难道我担心自己会遭受灾祸?不,我担心的是楚国的车驾将要覆倾!急匆匆,我为王朝的复兴前后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脚印。君主啊,你不能体察我的一片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我明明知道直谏忠会招灾惹祸,但我怎么能看着祖国沉沦!我敢手指苍天让它给我作证,我对你完全是一片忠心!
9、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1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Rkwmgm_5hkQf-B7zz4PoQ提取码:whsb 书名:楚辞全译
11、我用树木的根编结茝草,再把薜荔花蕊穿在一起。
12、鹈鴂(tíjué):鸟名,即伯劳。一说杜鹃。
13、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14、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d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15、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16、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这样解释“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说得简单一点,“离骚”可以理解为遭遇忧患、离愁别绪、志意难平。
17、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18、本来淫秽混乱之徒无好结果,寒浞杀羿把他妻子霸占。
19、驾驭着玉虬啊乘着凤车,在风尘掩翳中飞到天上。
20、我是帝王颛顼高阳的后代,我的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太岁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先父看到我初降时的仪表,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给我本名叫正则,给我别号叫灵均。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德,又兼备外表的端丽姿容。身披香的江离和白芷,编织秋天的兰花当花环。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日月飞驰一刻也不停,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
21、屈原与《离骚》之所以被一代代传唱,究其原因,除了文学造诣,更多的是士子不遇、坚守节操的精神,它既是安抚历代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家园,也是砥砺仁人志士坚贞操守的金石。
22、其后周室衰微,战国并争,道德陵迟,谲诈萌生,于是杨、墨、邹、孟、孙、韩之徒,各以所知著造传记,或以述古,或以明世。而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
23、我拿菌桂枝条联结蕙草,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24、看哭!中印边境冲突视频曝光,4名烈士干掉印军一个连
25、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26、④北极:指北极星。沆瀣(hànɡxiè):夜间的`水气。王夫之《楚辞通释》:“沆瀣,北方清气。”充虚:充饥。
27、忽然我来到这流沙地段,只得沿着赤水行进缓缓。
28、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29、灵氛已告诉我占得吉卦,选个好日子我准备出发。
30、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31、此书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也是楚辞成书以来的第一部全注本。前16卷注释屈原至刘向的作品,第17卷注释王逸自作的《九思》。关于《九思》注,宋代洪兴祖怀疑是其子王延寿所作,《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王逸自作。根据《九思》中“思丁文兮圣明哲”句。“丁”为武丁,“文”为文王,而注竟释为“丁,当也”,看来《九思》注是后人所作的可能性更大。
32、日色渐暗时间已经晚了,我纽结着幽兰久久徜徉。
33、“夏启偷得《九辩》和《九歌》啊,他寻欢作乐而放纵忘情。
34、演奏着《九歌》跳起《韶》舞啊,且借大好时光寻求欢娱。
35、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荃草和惠草也变成茅莠。
36、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